導
讀:從2011年起,部分高校開始了首批物聯網工程專業的招生,至今已有10年時間。然而,彼時物聯網產業規模尚小,生態體系還不完善,很多技術和市場方向都不清晰,高校如何設置課程、如何培養學生,挑戰和難度很大。筆者曾經接觸過多個物聯網專業畢業生以及大量物聯網企業,雙方反饋的差距很大,物聯網專業畢業生仍需企業從頭開始培養。
近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相繼出臺多項政策文件,頒布了針對數字經濟專業技術人才職業技能標準,并啟動了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和培訓教育實施方案。
本次發布的數字經濟專業技術人員職業技能標準涵蓋7個職業,物聯網是其中之一。新標準的頒布,以及后續國家推動的相關人才政策,對于國內物聯網專業技術人才的認定、培訓、考核、就業具有重要意義,為推動物聯網產業發展奠定了人才基礎。
國慶長假剛剛結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官網就連續發布了3個政策文件,文件中均包含物聯網人才相關內容,推動包括物聯網在內的數字經濟專業技術人才標準落地。
首先發布的政策文件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與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頒布的《集成電路工程技術人員等7個國家職業技術技能標準》,包含了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工業互聯網、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和數字化管理師等7個國家職業技術技能標準。本次頒布的7個國家職業技術技能標準均為首次制定。此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已經頒布了智能制造、大數據、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等3個國家職業技術技能標準。這10個職業均是2019年4月以來陸續發布的新職業,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第二大類“專業技術人員”中的職業。
近年來,伴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我國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催生了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集成電路等一批新產業新業態,數字技術領域新職業不斷涌現,市場對數字技術領域從業人員需求較大,但優質人才供給嚴重不足,因此這一標準就為開展新職業從業人員培訓評價提供了基本依據。
第二個發布的政策文件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教育部、中國科學院出臺的《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實施方案》,該方案提出四大重點項目,其中在“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項目”中明確提出“圍繞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數字化管理、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虛擬現實、區塊鏈、集成電路等數字技術技能領域,組織制定頒布國家職業標準,開發培訓大綱和培訓教程,實施規范化培訓、社會化評價,提升從業人員數字技術水平,每年培養培訓數字技術技能人員8萬人左右”。
第三個發布的政策文件是《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項目實施辦法》,該辦法是為落實“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項目”提出的要求,在組織領導、職業培訓和評價、培訓機構和評價機構的遴選、政策保障、服務監督等方面均給出了明確方案。
目前人才市場上存在著結構失衡的格局,一方面,每年大量新就業人員涌入市場,求職競爭壓力巨大,另一方面,絕大多數企業想招到合適的人才難度非常大,供需嚴重不匹配,因此需要符合市場的人才認定標準和培訓體系。物聯網作為綜合性的技術領域,涵蓋多個領域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人才供需不平衡更加突出。本次國家職業技術技能標準的發布以及后續政策推進,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供給方和需求方之間的隔閡,加速擴大我國物聯網人才隊伍。
(1)更加符合物聯網市場的標準,彌補學校教育到就業之間的差距
從2011年起,部分高校開始了首批物聯網工程專業的招生,至今已有10年時間。然而,彼時物聯網產業規模尚小,生態體系還不完善,很多技術和市場方向都不清晰,高校如何設置課程、如何培養學生,挑戰和難度很大。筆者曾經接觸過多個物聯網專業畢業生以及大量物聯網企業,雙方反饋的差距很大,物聯網專業畢業生仍需企業從頭開始培養。
雖然經過10年時間,高校物聯網專業建設已有長足進步,但作為一個實踐型學科,產學研結合仍需進一步加強。
本次國家職業技術技能標準中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標準除了很多高校和科研單位參與外,大量物聯網企業也是參編單位,如新大陸、漢威科技、昆侖海岸、科大訊飛、能科科技、航天物聯網、阿里云、智恒科技、四創科技、中電合創、麥克泰軟件等企業,涵蓋了物聯網傳感器、芯片、平臺、應用等各個領域,真實反映了企業對于相關物聯網人才的需求。
當然,除了彌補高校教育到就業之間的差距外,其他希望從事物聯網技術的人員,也可以根據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國家職業技術技能標準,提升自身技能,成為合格的物聯網專業技術人員。
(2)明確了職業技能等級,為企業和員工能力提升提供參考
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國家職業技術技能標準由低到高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個等級,且標準中對各等級從業人員的工作領域、工作內容、知識水平、專業要求等職業活動進行了規范細致描述。
其中,初級和中級分為三個職業方向,即物聯網嵌入式開發、物聯網應用開發、物聯網系統集成與管理。
物聯網嵌入式開發方向的職業功能包括感知控制開發、物聯網應用協議開發、物聯網組網通信開發;
物聯網應用開發方向的職業功能包括物聯網平臺應用開發、物聯網邊緣計算系統應用開發、物聯網移動應用開發;
物聯網系統集成與管理方向的職業功能包括物聯網設備安裝與調試、物聯網系統部署、物聯網系統運行與維護、物聯網技術咨詢與服務。
從整個標準內容中可以看出,職業等級描述中基本涵蓋了企業實際從事的物聯網業務主要技能需求。明確的等級劃分,給企業對人才引進、招聘以及管理中有了評定依據,也給員工自身職業發展路徑有一定參考作用。
另外,相關補貼政策也是依據這一標準嚴格執行,例如,《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項目實施辦法》就明確指出: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將培訓機構目錄、評價機構目錄等信息納入本地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兩目錄一系統”,制定完善職業培訓補貼政策。
(3)物聯網教育培訓進一步規范
近年來,針對物聯網的培訓市場規模雖然不大,但仍有很多機構開展各種形式的物聯網職業培訓。各個機構專業能力參差不齊,在培訓內容、培訓形式、師資隊伍等方面沒有明確標準,有些機構還打著官方培訓擦邊球,頒發所謂的“權威”培訓證書。
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國家職業技術技能標準發布以及后續培訓配套政策,將進一步規范物聯網培訓市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項目實施辦法》正是專門針對培訓所頒發,明確提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行業主管部門組織相關職業領域的專家學者編寫培訓大綱和培訓教程,要求培訓機構按照國家職業標準和培訓大綱明確的培訓學時、內容和要求,規范開展線上、線下培訓,對完成規定學時和內容的學員進行結業考核,頒發培訓合格證書。《實施辦法》中,尤其對于培訓機構和評價機構的遴選有嚴格標準和要求,必然使現有部分物聯網培訓機構退出市場。
人才是產業發展最核心的因素之一,經過十多年發展,國內物聯網產業規模化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規模化人才需求也日益旺盛,本次人社部和多部委推出職業技能標準以及后續配套政策正當其時,為我國物聯網產業進一步加速注入更強的助推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