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起新車必須配備EDR,相當于汽車里的“黑匣子,隨著新規的落地,勢必將帶動EDR上下游產業鏈高速發展,類似于2019年的ETC產業。
今年上半年,特斯拉女車主維權一事鬧得沸沸揚揚,而雙方爭論的焦點就在于,對車輛事故發生的真實原因無法達成共識。
而在上海車展事件之后,特斯拉于4月22日提交了事故發生前后的車輛數據,顯示事發前涉事車輛時速高達118.5km/h,為超速狀態;在駕駛員采取制動措施至發生車輛碰撞前,車速已降低至48.5km/h;特斯拉據此認為事故的發生是駕駛操作不當導致。而維權女車主則認為事發時涉事車輛沒有超速,事發前已采取制動措施卻剎車失靈,才是導致事故發生的真正原因;同時,該車主還認為特斯拉提供的數據并非原始數據。
新能源汽車由于整車的智能化,天然就對安全性有著更高的要求,傳統取證方式已經無法滿足車輛事故認定需求,此次的特斯拉事件或將助推EDR加速落地。
而就在近日,《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第2號修改單發布,明確要求自2022年1月1日起,新生產的乘用車需配備符合GB 39732規定的EDR系統或配備符合規定的DVR,在新規實施后,一旦車輛發生故障或事故,有關部門就可以調用黑匣子數據。
據了解,EDR設備能完整、準確地記錄汽車的行駛軌跡和行駛狀態,并通過專用軟件在電腦上再現。
EDR全稱為“Event Data Recorder”,也就是“汽車事件數據記錄系統”,能夠記錄車輛事故前后數據,常常被稱為汽車中的“黑匣子” 。
EDR硬件部分主要包括主控芯片(MCU)、電源模塊、存儲模塊和傳感模塊:傳感器負責數據采集(數據包括車輛速度、駕駛員安全帶狀態、轉向信號開關狀態、制動踏板位置等),主控芯片將采集的狀態信息解析壓縮后寫入存儲單元中,通過汽車CAN數據總線接收和發送實時數據。
該技術最先為大眾所知的是飛機上的“黑匣子”,“黑匣子”能夠記錄飛機運行實時狀態,為飛機事故原因的調查分析提供可靠而全面的數據。
而隨著汽車行業的發展,汽車上配置的電子設備越來越多,會使得汽車整體的軟硬件系統變得更加復雜,如果沒有可靠的安全監控數據記錄系統,事故究竟是駕駛員的操作失誤導致的,還是因為某個電子設備突然失效造成的,或是汽車本身設計的缺陷產生的就變得難以分析和定責。
從汽車廠家的角度看,能夠獲取真實可靠而全面的事故時器件狀態的數據,更快速的尋找出汽車設計的不足之處,也能為后續的設計改善,增強汽車可靠性的設計帶來極大的幫助。
與大部分行車記錄儀只記錄車輛行駛中的視頻數據不同,EDR能夠記錄車輛碰撞前、碰撞時、碰撞后的數據,包括:車輛行駛速度、方向盤轉向角度、發動機運作狀態、油門踩踏位置、安全帶使用狀態、氣囊狀態、駕駛輔助系統狀態、駕駛人在事件發生時的反應動作以及車輛發生碰撞后的車速變化等信息。
例如,EDR能夠記錄駕駛員踩了幾次油門,轉了多少個彎,每次轉彎的時候方向盤轉動的角度等數據,這都是行車記錄儀做不到的。
這些被EDR所記錄的數據是十分重要的,可應用于多個方面,如:道路交通安全領域對事故車輛的調查分析,可以從EDR中獲取到事故發生時駕駛人員的操作狀態和車輛行駛狀態,對事故鑒定分析起到關鍵作用;還有在刑事案件偵查中,對于案發現場中的車輛分析,也能夠獲取重要的車輛事件數據,為案件處理提供重要線索。
今年6月,在司法部印發的《法醫類 物證類 聲像資料司法鑒定機構登記評審細則》中明確規定了對《交通事故痕跡物證鑒定機構和人員專業能力要求》和《交通事故痕跡物證鑒定實驗室和儀器設備配置要求》,其中對車輛速度鑒定是重要的評分內容。
而與其他評分事項不同的是,車輛速度鑒定都是基于車輛電子數據(含視頻資料)的提取與應用,尤其汽車行駛記錄儀數據和汽車事件記錄系統(EDR)數據,對事故鑒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否具備車輛速度鑒定的能力成為事故鑒定從業人員的一項能力要求。
根據高工產業研究數據,2020年國內新車中搭載EDR設備的新車僅135.71萬輛,市場滲透率僅為7.12%。
目前,國內家用車上配置EDR系統的燃油車主要集中在奔馳、寶馬、奧迪、雷克薩斯等豪華車型;新能源車方面,也有多款車型中標配了EDR設備,如長城旗下哈弗、小鵬 G3/P5、比亞迪漢 EV、蔚來等。
而國外燃油車早已對EDR的安裝有政策要求:通用汽車于1974年首次在選定的車型中引入了EDR,主要用于控制和記錄安全氣囊狀態;美國國家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也于2006年發布了EDR的定義和相關標準 (49 CFR Part 563—EVENT DATA RECORDERS),要求從2012年9月1日及之后制造的安裝有事故數據記錄系統的車輛需要滿足相關技術要求;2012年12月,更是強制要求美國2014年9月之后生產的輕型車都要安裝EDR。截至2019 年,美國上市的新車中99%都裝有EDR。
韓國自2015年12月強制安裝EDR(包括存量車)、歐洲要求于 2022 年 3 月新車強制安裝,2024年3月后存量車也要安裝。
所以,國內的普及也是迫在眉睫,機動車對于EDR的需求也迫在眉睫。
此項新規開始實施后,2022年新生產的車輛必須得在EDR設備與DVR設備之間二選一加裝。由于符合GB/T 38892規定的DVR設備在成本與裝備復雜程度上均超過EDR設備,從工信部《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判斷大部分車企均選用EDR方案。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信息,2020年,我國汽車產量達2522.5萬輛,而2021年1至10月汽車累計生產量達2058.7萬輛,其中10月生產233萬輛,環比增長12.2%,若以環比增速12.2%計算可得11月、12月汽車生產量分別為261.43萬輛;293.32萬輛。2021年全年生產汽車為2613.45萬輛。依此為基數,5.4%為年度汽車生產增長率,則可以預計2022年全年汽車生產量約為2754.6萬輛。
目前,國外EDR單價數千美元以上,國內EDR的價格也在千元級別,如布爾科技EDR設備的市場報價為1000元,隨著EDR未來的普及,國內EDR的價格有望降至500元左右,那么類比得到國內整個市場體量在數百億至千億級別。
同時,隨著EDR國標的實施,需要EDR記錄的行車數據增加,要求相關公司增加產品回路配置,并進一步細化相關信息記錄的精度,提供更加準確的被動安全解決方案。因此,后續EDR單車ASP(Average Selling Price)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當前,EDR產業鏈主要參與者包括車規級MCU芯片公司、汽車安全氣囊公司、車聯網相關公司,這項新規的實施,類比于幾年前的ETC,應當能夠帶動整個產業鏈一段時間的繁榮。
由于乘用車EDR采用前裝模式,對于車規級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較高。目前,國內有些公司已經有了車載EDR的成熟產品或者相應的技術能力,比如:啟明信息、鴻泉物聯、啟明星辰、美亞柏科、得潤電子、國民技術、全志科技等。隨著新規的出臺,整個EDR版塊和相關概念股也走出了牛市的感覺。
過去,傳統燃油車事故通常是由人為因素導致,如超車、疲勞駕駛、醉駕等不正確駕駛行為;而新能源汽車駕駛中,如果汽車電控系統出現問題,也有可能會導致引發駕車安全事故發生,如剎車系統失靈、部分車機功能宕機等。
此次實施的新規,將對整體的汽車行業安全規范將起到重要的推進作用,也是汽車電子數據取證和車輛數據分析一個重要的機遇。
參考資料:
1.美亞柏科迎汽車取證新機遇:國標新規-2022年汽車“黑匣子”EDR成標配,中國經濟新聞網
2.火熱的EDR概念能否成為下一個ETC,中國財富網
3.新千億賽道來了?汽車上的“黑匣子”EDR,引互動平臺火爆關注,晨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