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簡稱新基建),徹底火了。在國家層面,被視為經濟轉型升級的核心推進器和未來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在行業層面,被視為行業的重大發展機遇,在資本層面,顯然又是一個所謂的“風口”了。那工業物聯網(IIoT),又將如何搭上這輛開往春天的列車?
新基建,新方向
關于新基建的最新消息是,在2020年4月2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司長提出了新的詮釋,即新型基礎設施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
尤其是包括3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信息基礎設施。
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比如,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
二是融合基礎設施。
主要是指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支撐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進而形成的融合基礎設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等。
三是創新基礎設施。
主要是指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對我們工業自動化人來說,新基建似乎很遙遠,IIoT貌似很近。綜合種種信息來看,新基建與IIoT,卻是非常緊密,互相膠著,并可能催化出極其耀眼的結果。
EMCP物聯網云平臺是一個工業級,服務于工業、農業、商業用戶的泛在物聯網云平臺,提供“云平臺+數傳網關+顯示終端”一體化方案,支持多用戶、跨行業、跨設備、無縫接入,企業通過EMCP平臺無需編程、無需安裝客戶端,無需聘請IT工程師,即可快速便捷的實現產品/系統的物聯網升級。
藍蜂物聯網智能網關可實現功能
1、支持大多數主流PLC/工業協議:
無需修改PLC程序,既連即用。電腦網頁登錄EMCP平臺就可快速創建PLC變量和組態畫面。繼承觸摸屏和組態軟件的操作習慣,工程師可以簡單上手、便捷操作。
2、全方位、多渠道報警:
作為設備管家,24小時全方位檢測設備的運行。一旦設備出現異常,將第一時間通過電話、短信、公眾號或者APP推送報警等方式通知工作人員。最大限度地保證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
3、云組態——拖拽、零編程創建數據可視化
和傳統組態軟件/觸摸屏一樣,只需簡單拖拽,無需編程,無需安裝軟件,在電腦網頁.上就可以快速編輯高端大氣的畫面。
4、BI數據可視化
用戶可自行編輯和創建BI數據展示大屏,實現多臺設備數據的匯總展示。以報表、柱狀圖、餅圖、折線圖、雷達圖、視頻和地圖等圖形控件顯示項目整體運行情況。
5、多終端多系統訪問
支持電腦、手機、平板等終端設備通過電腦網頁、手機網頁、微信、APP管理和監控設備。也可以將設備“分享”,實現通過手機掃碼和網頁鏈接快速訪問設備監控畫面。
6、遠程設備調試/程序上下載:
支持主流PLC、觸摸屏等設備的遠程程序上下載和在線監測。即使設備遠在國外,也可實現對設備的跨國遠程調試和程序下載,由此解決設備維護難,出差成本高的問題。
7、回款控制、防惡意拆機/斷網:
通過與下位設備數據加密互傳檢測,一旦設備斷線/斷網將觸發防拆機制,下位設備可進入預設的保護模式(停機/報警/限制功能等),對老賴say no!。
8、多模式多報表存儲:
對數據的存儲可實現“定時”、“條件”、“變化”三種機制。針對不同的數據可以創建不同的報表,滿足多樣化數據在不同場景下的存儲需求。
9、智能省流量描述:
變化上報機制:實時數據采取變化上報機制,數據有變化,網關才上傳
報表數據打包傳輸:報表數據定時,定量,統一打包傳輸,降低數據包體積,減少流量成本
無人監測機制:檢測到無人查看或操作平臺的情況,網關主動停止上報實時數據,只傳輸歷史數據,如再次檢測到人工操作,則恢復上報實時數據,降低無用流量消耗
10、上網/交換機/路由器模式可選:
WAN網口默認工作在上網模式可實現網線聯網,交換機模式可實現觸摸屏與PLC通訊同事實現對PLC的遠程監控,路由器模式可給網絡攝像頭提供上網路徑。
來源:藍蜂物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