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科技行業經歷深刻變革,創新機遇走向市場深水區,數字化落點步入產業更深處。隨著國家“碳中和”“碳達峰”雙碳政策的出臺,特斯聯重點聚焦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技術賦能碳中和智能城市發展。位于西部(重慶)科學城的特斯聯AI CITY先行區——AI PARK,目前已成為首批運用AIoT技術全生命周期監測碳排放的生態園區,運營階段即已實現“凈零碳排放”。
日前,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支持、中國科技產業智庫甲子光年主辦的2021甲子引力大會如期舉行。特斯聯高級副總裁劉斌受邀參會,在“智慧城市智慧之路”主題圓桌論壇上發表觀點。
劉斌表示,特斯聯的城市智能化解決方案在短短六年內,已走過三個階段——在經歷1.0硬件即服務(Device as a Service)、2.0解決方案即服務(Solution as a Service)階段后,特斯聯已于3.0城市即服務(City as a Service)階段,在重慶、德陽、武漢開展AI CITY(人工智能城市)建設和運營服務,打造城市級智能生命體,樹立人工智能城市標桿。
▲特斯聯高級副總裁劉斌(右上)參加“甲子引力”大會
時下,數字產業化占比逐年下降,產業數字化占比逐年提升,產業數字化成為經濟增長更強動力。硬科技正成為資本顯著聚焦的朝向。政策方面,“數字經濟”四度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十四五規劃六次提及“數字化”。
針對“新基建概念提出后,市場對于新型智慧城市的理解、需求有何明顯變化”提問,劉斌表示,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均可植入新型智慧城市,下一代智慧城市將更加注重頂層設計。隨著“城市大腦”“城市中臺”“數字底座”“城市操作系統”等新理念和架構不斷提出,城市智能化進程中的技術含量大幅提升。而國家“碳中和”“碳達峰”雙碳政策出臺后,特斯聯重點聚焦用AIoT賦能碳中和智能城市發展——無論是大數據中心,還是基于園區、樓宇建筑體的智能化升級,特斯聯將會運用過往不同場景中所積累的AIoT應用經驗,深度踐行低碳目標。
預測未來最好的辦法就是創造未來。特斯聯重慶AI CITY首期項目已開始進入運營階段,基于人工智能物聯網、雙碳技術,實現科技對產業的創新和賦能。AI CITY將成為產業升級的載體和科技能力的超級實驗室,通過前沿技術在全場景中的融合落地,實現未來城市的創新突破。
同時,特斯聯基于多年積累打造了TACOS(特斯聯人工智能城市操作系統)智能化技術底座,以此整合“政產學研用”各類生態合作伙伴的能力。在AI CITY中,每個角落都不斷產生數據;TACOS能在運營過程中對城市產生的數據不斷地進行自我分析和自我學習,以此實現整個城市持續的進化和更新,不斷提升城市的智慧化體驗,讓城市更綠色,并提升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競爭力。
位于西部(重慶)科學城的特斯聯AI CITY先行區——AI PARK,目前已成為首批運用AIoT技術全生命周期監測碳排放的生態園區,運營階段即已實現“凈零碳排放”。這座金屬墻排列組合而成、100%使用清潔能源、隨地勢靈動起伏的“綠色智慧生命體建筑”,每一角落均在生產數據,其設計之初便充分植入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理念。
▲位于西部(重慶)科學城的特斯聯AI CITY先行區——AI PARK
關于未來,特斯聯希望每一城市、每個空間單元都能通過AI,實現持續的更新和進化,使每位公民均能享受數字化的最新成果和由此帶來的科技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