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報道,青島海爾大云谷片區東區一期已經建成,并入住9大物聯網生態總部。
物物相連,感知世界。在我國,物聯網被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重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指出,要“推動物聯網關鍵技術研發和在重點領域的應用示范”。
2021年5月27日,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在龍亢農場農業物聯網示范應用中心了解農機精準作業與遠程運維服務平臺工作流程。當日,近百名來自中國農墾系統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在安徽農墾龍亢農場就農業生產全程智能化、農機智能協同作業系統等智慧農業技術進行學習實踐、交流探討,現場感受智慧農業的魅力。新華社記者 曹力 攝
農業信息感知是農業物聯網的源頭環節,是農業物聯網系統運行正常的前提和保障,是農業物聯網工程實施的基礎和支撐。農業信息感知是指采用物理、化學、生物、材料、電子等技術手段獲取農業水體、土壤、小氣候等環境信息、農業動植物個體生理信息及位置信息,揭示動植物生長環境及生理變化趨勢,實現農業產前、產中、產后信息全方位、多角度的感知,為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決策提供可靠信息來源及決策支撐。
整體來說,目前一些農業信息感知產品在農業信息化示范基地開始運用,但大部分產品還停留在中試階段,產品在穩定性、可靠性、低功耗等性能參數方面還和國外產品存在不少差距,離產業化推廣還有一定距離。
在大田種植方面,傳感器可以對目標監測區內的空氣溫濕度、土壤溫濕度、二氧化碳濃度、土壤pH、光照強度等農業環境信息進行實時采集,為精準農業環境監測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
在設施園藝方面,可采用不同的傳感器采集土壤溫濕度、pH、降水量、空氣濕度和氣壓、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等作物生長參數,為溫室精準調控提供科學依據。
江西高安市種糧大戶黃敏在展示農機上加裝的自動導航系統
在畜禽養殖方面,運用各種傳感器可以采集畜禽養殖環境以及動物的行為特征和健康狀況等信息。在水產養殖方面,傳感器可以用于水體溫度、pH、溶解氧、鹽度、濁度、氨氮,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等對水產品生長環境有重大影響的水質及環境參數的實時采集,進而為水質控制提供科學依據。
在農產品物流方面,能夠利用射頻識別(RFID)技術快速反應、追本溯源,確定農產品質量問題所在。
鄧家埠水稻原種場農業科學研究所物聯網大棚
國家和政府已經明確提出了物聯網“感知中國”的宏偉戰略目標,同時也為構建農業物聯網“感知農業”指明了方向。農業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將是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助推器和加速器,也將為農業物聯網應用相關新技術及其產業發展提供無限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