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8日,走進西寧市城中區南灘街道辦事處農建社區服務大廳,一塊名叫“眾家智慧社區大數據管理平臺”的大屏幕吸人眼球,屏幕上顯示著不同的圖像數據圖,在這些數據的背后,正是我們此行解鎖智慧社區的“智慧密碼”。
“智慧社區是一種集信息化、智能化社會管理與服務為一體的新型管理形態的社區,而智慧養老是智慧社區其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信息數據平臺提供實時、快捷、高效、低成本、物聯化、互聯化、智能化的養老服務。”在眾家智慧社區運營總監婁海栗的眼里,這個信息平臺便是智慧社區的“大腦中樞”。
伴隨著互聯網和新技術的發展,社區服務已經進入了新時代。2020年6月,眾家智慧社區與試點社區西寧市城中區南灘街道辦事處農建社區簽訂了“智慧社區/智慧養老戰略合作協議”,開始開展“智慧社區/智慧養老”試點項目。
“‘智慧社區/智慧養老綜合服務體系’是以社區網格為基本單位,實施社區老年人基礎信息采集、錄入及更新,實現各部門的數據聯動和資源共享。將線上服務與線下資源融合,做到養老服務的精準化供給,實現養老資源的最優化配置。”婁海栗明白,智慧社區需要長久堅持才能做到“全面開花”,探索從“數字化”走向“智慧化”是他最大的目標。
2021年6月初,隨著“智慧社區綜合信息服務平臺1.0版”的建成,眾家智慧社區協助試點社區建立了“眾家智慧社區”社區級大數據管理平臺,通過信息系統的統計和分析,相對準確地掌握了社區老年人基礎信息。
“轄區28個樓院,常住居民3659戶,大約有1.2萬人,僅靠社區十幾個工作人員挨戶走訪排查是非常困難的。”西寧市城中區南灘街道農建社區黨委書記劉志蕓說,每個樓院都有數據收集志愿者,會進行數據的集中收集,逐步構建起我們的信息網格,我們通過推行“智慧社區”來為轄區居民提供多樣化、便捷化服務,既可以提高辦事效率,也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
在“智慧社區/智慧養老綜合服務體系”中,服務是根本。婁海栗告訴我們,他們會定期組織養老機構、社區居民等想要從事康養服務的人員參加專業的職業技能培訓,包括母嬰、養老、健康管理,并安排其進入社區從事志愿服務,增強其社區實踐能力的同時,也解決了社區專業服務人員不足的問題。
目前,眾家智慧社區通過政府項目補貼培訓、商業培訓、公益培訓等方式累計培訓持證人員350名,“線上+線下”培訓模式累計培訓人數已達1000余人。此外,眾家智慧社區和紅十字醫院合作開展了面向嬰幼兒、老年人及其照護者的健康教育活動。在省民政廳的支持下,推進了試點康復輔具“線上+線下”服務模式,提供康復輔具技術支持和培訓,3個月累計為試點社區居民提供了百余次康復輔具租賃服務。
“下一步,在省工信廳數字經濟發展局的協助下,我們正在積極籌備‘智慧社區綜合信息服務平臺2.0版’,希望通過大家的努力,讓智慧社區和智慧養老變的真正有‘智慧’!”在婁海栗看來,智慧養老就是通過數字化方式為老人和居民提供全方位、無時不在的養老服務,打造出一個有溫度的“智慧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