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協同發展,是當下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方向和趨勢。2021年,乘著新基建東風及智慧城市建設熱潮,借著“十四五”開局之大勢,國家大力推進“雙智”協同發展試點廣泛落地,為智慧城市建設翻開了嶄新的一頁。那么,2021年“雙智”協同發展取得了哪些成效呢?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打通車、路、城協同一體化是未來出行的必經之路,作為“雙智”協同發展的關鍵一環,車路協同已經逐步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和《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均提出加強車路協同研發,多個部委和地方政府也在積極推進車路協同試點示范,部分城市已實現規?;涞?。
智能汽車是智慧城市的重要載體,智慧城市的建設將進一步加快智能網聯汽車的商業化落地?!半p智”試點城市的確定和相關工作的展開,為加快建設“智慧的路”、部署“聰明的車”、建設“車城網”平臺,探索積累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5月份,住建部、工信部公布了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以下簡稱“雙智”協同發展)第一批試點城市名單,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長沙、無錫6個城市入選。12月份,兩部門確定重慶、深圳、廈門、南京、濟南、成都、合肥、滄州、蕪湖、淄博為“雙智”協同發展第二批試點城市,雙智試點城市范圍進一步擴大,為智慧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動能。
在“雙智”協同發展戰略下,智能網聯汽車成為了解城市發展狀況的一個重要窗口。經過半年的發展,首批試點城市不斷提升城市基礎設施智能化水平,建立完善的車路協同產業生態體系,已形成了一套可供借鑒的發展經驗。
北京:北京已搭建形成了完善的“場-路-區”三級自動駕駛開放測試環境,包括多個自動駕駛試驗場。目前北京經開區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1.0階段已建設完成,全面促進車、路、云、網、圖五大體系協同,完成了網聯云控中國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系統搭建,車路協同體系對外服務能力初步實現。
上海:上海市也在積極推進風險等級齊備、測試場景完善的開放道路測試環境建設。嘉定區的智能網聯汽車正從測試向示范應用、商業化運營的目標大步邁進。目前,全區開放測試道路達315公里,將于2022年年底實現全域開放。
廣州:目前一期項目已建設完成,二期正在立項,計劃2022年底完成;番禺車聯網項目將通過道路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車聯網云平臺建設,協同構建車聯網先導應用環境并向全市全面延展,形成廣州城際車聯網系統,計劃2022年底前將完成主體工程建設。
無錫:在分階段推進智能網聯基礎設施全覆蓋,提升基礎服務信息化,推進多元信息互通,強化車聯網與各類應用場景聯動,初步形成涵蓋測試、應用、運營的車聯網產業生態。
長沙:已初步形成上、中、下游齊備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初步建成城市超級大腦基座,正在強化智能網聯云控平臺建設,加快推動智慧公交、RoboTaxi、5G智慧物流等示范應用場景落地應用。
武漢:目前,武漢示范區的道路上已廣泛安裝了雷達、攝像頭、邊緣計算等路側設備,能對整片區域的交通信息、路況信息、車輛信息等進行實時監測和分析,可以實現前向碰撞預警、綠波車速引導、交通信號燈狀態顯示、前方路況信息等多項功能。
12月25日,百度發布了《從智能網聯的技術創新到數字車城的持續運營——百度ACE“雙智”實踐藍皮書》,作為業內首部關于“雙智”協同發展實踐的報告,藍皮書根據百度的“雙智”產業實踐,提出了“適度超前+利舊升級”這一面向未來自動駕駛、服務當下數字交通的道路基礎設施建設的新思路,為“雙智”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
結語: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與智慧城市發展高度協同,兩大產業的深度融合,既有助于為汽車產業轉型“育新機”,又有利于為城市建設轉型“開新局”。2021年,“雙智”協同發展試點廣泛落地,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城市居民出行生態。未來,還將圍繞智能網聯汽車多場景應用,加快自動駕駛應用功能要求和場地、推動自動駕駛與智慧城市建設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