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區發展多年,經歷了從早期社區O2O概念到治安防控體系的智慧安防社區,再到社會綜合治理數智化社區的概念變遷。但發展到目前階段來看,智慧社區在建設過程中仍然存在不少痛點。
▲智慧社區痛點,制圖:a&s Research
標準不一
目前階段,全國范圍內智慧社區建設只是在大方向上規劃了相對統一的建設目標,但各地仍以地方標準為主導,每個區域建設細則標準不一。比如在感知層,前端物聯感知設備涉及到視頻監控、門禁、停車場等各類傳感器設備,但僅有部分相對成熟的設備采用了國家出臺的相關數據傳輸標準,一些新興的智能設備還沒有通用標準,這對后期的設備互聯工作產生了一定的挑戰,導致需要做的對接工作比較多。
標準問題也直接影響到各地區智慧社區建設的整體情況。由于智慧社區是一項系統性建設,涉及的方面非常廣,由政府統一出資建設完全不現實,引入社會資本建設,由于涉及的相關利益方太多,服務、產品、解決方案層出不窮,所以往往各地智慧社區建設差異性很大。
重建設,輕運營
智慧社區建設參與者眾多,早期主要集中在基礎硬件設施的部署方面,由于參與建設的企業不同,面向物業管理以及社區網格化管理的管理平臺之間很多時候也互不相通,導致智慧社區系統無法真正發揮高效運維管理的作用。
各方勢力的布局確實有效推動了社區的智能化,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安裝部署在新建或改造的社區中,采集了大量的數據資源,可受限于算力和算法的短板,這些數據沒有被智能化分析處理。很多時候也只是一味的堆砌服務,導致智慧社區的“智慧化”普遍浮于表面,無形中犧牲了用戶體驗。
高投入、低產出
不論是物業或政府管理者及居民用戶,對于智慧社區的認知并沒有達到一定高度或充分挖掘智慧社區系統的應用價值,從而使得智慧社區系統即使建設得相對完善,但也始終存在著高投入、低產出的落差。
需求碎片化
智慧社區本身是一個區域化、定制化、需求高度碎片化的領域,尤其在制定智慧社區AIoT解決方案環節。這樣的行業特性使得智慧社區AIoT方案的可復制性難度大大提高,可謂一區一套方案,由此也抬高了智慧社區建設的成本投入。
AIoT智慧社區建設完善方向
綜合而言,智慧社區建設無疑是主流趨勢,產業鏈上的參與企業也都在積極尋求最佳解決方案,從多家企業推出的AIoT智慧社區解決方案綜合來看,要解決目前智慧社區現存的痛點問題,AIoT智慧社區的建設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繼續完善:
1、需深入場景打磨產品,讓技術貼近用戶需求,更好地實現產品化,并兼顧社區的各個角色,比如物業、業主、訪客等;
2、AIoT一定是云邊結合,且算法計算使用邊緣計算為主流,云端多為打通數據;
3、AIoT是要為社區業主等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各類傳感器數字化、在線化的數據結合人的信息,讓系統對用戶更加了解,從而能更好地提供服務。
智慧社區未來建設趨勢
對于未來智慧社區的展望,隨著技術發展,相關標準的陸續制定,未來的智慧社區首先將陸續完成基礎設施的建設;其次,社區類各智慧子系統之間將實現高度集成,大致可以總結為以下幾個趨勢:
▲AIoT智慧社區未來建設趨勢 制圖:a&s Research
一、網絡全覆蓋,通過完備的社區局域網絡、物聯網絡實現社區機電設備和家居設備的互聯和遠程監控;
二、系統高度集成,各平臺之間的信息孤島會被打破,社區系統的集成度提高,充分利用各類信息和數據資源,提高系統的服務能力;
三、設備更智能,更多的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將應用到各類場景中;
四、生活更安全,近年來,除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國家也越來越重視數據安全性,智慧社區建設中相關數據的安全性也會得到解決;
五、設計更友好,隨著環保、生態、仿生學等相關學科的發展,生態化理念和技術也在逐步的融入到建筑領域,智慧社區建設也會由解決需求問題向提升體驗過渡。
簡單歸納起來,主要包括:促進子系統的融合,解決信息孤島問題;打造智能化的運行管理,降本增效,引領行業趨勢;擴展業務能力,豐富社區服務種類;推進智能化的應用,使信息更為精準化,服務更為個性化;構建開放的包容模式,解決第三方業務系統之間的數據交互、資源共享等問題。
小結
智慧社區的建設未來將不再局限于部署單一的智能設備或系統,而是圍繞公共安全、公安管理和公安服務需求形成系統化、體系化的深度應用。也正是人工智能技術逐漸落地、物聯網技術的規模化應用促使智慧社區由單方面的應用向綜合應用擴展,由“粗放型社區”向“精細化社區”轉變,從而實現以人為核心的智慧社區新形態。這也正是當下智慧社區的建設需求和運營需求。
可以預見的是,智慧社區的建設仍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依賴于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居民的積極配合。與此同時,也需要更多相關的專業技術人員和高層次的管理人員的參與,多方力量的協同推進,才能驅動智慧社區建設走向更好的明天。真正實現為社區居民提供一個安全、便利的生活環境;為政府部門提供人口信息等業務支持;為物業提供更科學、便捷的社區管理途徑的多重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