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就能知道,公交車還有幾分鐘能到達離家最近的站;動動手指,就能在線辦好社保卡;生病了可以線上預約掛號、遠程會診;在線就能收看名校名師的公開課;智慧城管“線上巡城”……電子信息技術正在帶來時代變革,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聯網、智能制造、云計算等創新,正在悄悄改變我們的生活,助力城市更便捷,社會更美好。
去年我省確定了太原、大同、陽泉、晉城等8個省級新型智慧城市試點市縣。山西新型智慧城市如何打造?智慧社區如何建設?2022山西省兩會期間,省人大代表就此積極建言獻策。
“社區作為社會管理的最小單元,包含了民眾吃、穿、住、行各類生活活動,涵蓋居民出生、成長、教育、醫療、就業、養老的全方位、多維度的生活動態,是政府各項民生服務下沉的末端,也是解決民生難題的關鍵性的核心落腳點。通過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讓居民真正享受到‘家門口、指尖辦、一網通’的貼心服務!”1月23日,韓建明向山西晚報記者描繪了未來智慧社區能給民眾帶來的便捷。
在今年的兩會上,多年致力于用科技改變民生的他,帶來了《關于加快推進智慧社區新模式建設的建議》,這是他第二次在兩會上為智慧社區建設建言獻策。
“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目前已梳理打通了社區居民需辦理的計生、老齡、社保、民政、低保、殘聯、統戰、黨建等8大類27項業務,實現圍繞居民生老病死、吃穿住行的動態行為數據資源分析,為社區居民提供更方便、更快捷、更優質的民生服務。此外,還有社區重點區域內澇監測、生活垃圾分類、井蓋智慧云監測、智慧樓宇防盜系統、路燈智能控制、微圖書管理、社區公共區域免費WIFI全覆蓋、智慧養老服務等。”韓建明說,我省在各市開展的智慧社區建設已初見成效,太原通過建立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解決了社區養老以及社區層面中大量繁雜性、行政性、臨時性的社會事務以及日常開展中的諸多問題,為全省各市、縣的智慧社區建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應。
如何推動5G時代全省智慧社區建設?韓建明建議,我省需通過“5G+智慧社區”頂層設計,統籌建設5G相關基礎設施,同時與交通、衛健委等部門進行數據打通,在協同推進下,向下打通智慧家庭,向上對接智慧城市,構建出良性運營的社區新業態。
“數據”賦能智慧社區創新發展,以山西省大數據管理局牽頭,破除原有管理格局的限制、建立信息共享管理機制,打破信息孤島,逐步形成“大數據”基礎庫,讓數據信息不僅能夠在政府部門之間共享、流通,提高政府部門在社區治理上的效率;同時也能有效銜接社區各個智慧應用,促進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更好地支撐理想智慧社區建設。
通過山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牽頭建設5G基礎相關設施,讓5G能夠在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建立起流量更大、范圍更廣、反饋更快的感知、監測和識別服務。
我省搶抓新基建和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全面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在綜治、交通、醫療、公共安全等領域加碼城市“智慧力量”。在《山西省“十四五”新基建規劃》中,明確指出要“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2021年6月15日,我省確定了太原、大同、陽泉、晉城等8個省級新型智慧城市試點市縣。
我省如何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步伐?韓建明通過深入調研分析山西省新型智慧城市發展現狀和面臨形勢,提出《關于加快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建議》。
韓建明認為,首先要探研聚“科”,打牢新型智慧城市數字底座。以具有產業支撐能力的科技基礎為導向,集聚省內外優質科研院所、企業,圍繞區塊鏈、大數據、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領域開展技術攻關和融合應用,推動城市建設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最終以技術智變,創城市質變。
其次,要凝心聚“智”,以科技之光賦予城市新溫度。要把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作為重要著力點,通過深入實施“大融合”戰略,匯聚各方優勢資源,因地制宜部署契合區域發展的智慧治理、智慧社區、智慧醫療、智慧政務以及智“腦”等應用,實現“一圖全面感知、一站智享生活、一體運行聯動、一號走遍山西、一鍵可知全局”發展目標,讓建設成果惠及全民。
第三要匯本聚“融”,培育壯大本地資源產業優勢。發揮政府在新型智慧城市頂層設計、標準制定、政策保障等方面職能作用,鼓勵社會資本積極參與投資建設,鼓勵本地企業發揮自身優勢參與建設運營。
整合數據資源,加快推動跨區域、跨層級、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數據整合聯通,打破數據孤島、拔掉數據煙囪,優化部門系統和市縣平臺,促進政府、社會數據有效融合,構建數據大腦,推進數據開放共享。
在我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市縣,加快“城市大腦”和移動應用的建設推廣,重點圍繞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社區、智慧旅游等領域,規劃建設一批新型智慧城市基礎項目,打造一批特色鮮明、集聚和輻射帶動作用較強的試點樣板,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領跑”經驗。
豐富優化現有應用場景,著力開發智能化應用新場景,構建城市數字駕駛艙體系,推動實現一圖全面感知、一號走遍全省、一體運行聯動、一屏智享生活,讓市民、企業和游客在城市各個角落都能便捷享受數字服務、體驗智慧生活。
圍繞城市運行、企業經營、市民生活等層面的數據安全需要,建立從邊界安全到業務安全、數據安全、價值利用安全的安全保障體系,加強對云數據存儲及應用場景、數字駕駛艙開發運維過程的安全管控,提升“城市大腦”硬件設施和要害系統的安全標準,確保核心數據絕對安全,推動智慧城市在安全和法治軌道上長效運行。
“未來我們的城市,將是一個智慧之城,也是一個生態之城,更是一個健康之城!發展到最后的話,就是全面滿足每一個人在城市中的需要!我覺得這是我們希望去構建的未來城市的一種途徑。”2021年年底,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推出系列主題視頻,對未來真正的“智慧城市”進行了闡述。
2022年已來,我們期待,未來的新型智慧城市快點來到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