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識別層可以對物理世界進行感知、識別和信息數據采集,涉及芯片、傳感器、感知設備的研發及制造;網絡傳輸層能對感知識別層的數據進行高效率、低消耗地傳送,主要包括通信組模、通信網絡及基礎通信設施;
平臺管理層是連接感知層和應用層的橋梁,其中物聯網平臺包括連接管理平臺 CMP、設備管理平臺 DMP、應用使能平臺 AEP和業務分析平臺 BAP,系統和軟件則可以讓物聯網設備有效的運行;
應用服務層主要指各類智能終端硬件,以及系統集成應用服務。用戶根據平臺層匯集處理完的數據,對終端進行遠程監控、控制和管理,實現物聯網的價值。
自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以來,美國加大了對中國高新技術出口的限制,不斷擴大實體清單,影響了中國一些科技主導型企業的發展,這從側面警示了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地位的脆弱性。物聯網通過傳感器把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聯系起來,實現物與物、物與人的泛在連接,實現對物品和過程的智能化感知、識別和管理。
其中傳感器作為數據采集的源頭,已經成為各種應用能力所需的數據來源所在。目前中國國內也涌現出了一些傳感器芯片重點生產企業,如:高德紅外、西人馬、士蘭微、敏芯微電子、博通、全志科技、大唐微電子、復旦微電子等。
物聯網行業產業鏈區域熱力地圖:北京和廣東物聯網企業最密集
從物聯網產業鏈代表性企業的區域分布情況來看,中國物聯網產業鏈重點企業集中于廣東、山東、江蘇、浙江等發達地區。其中,廣東依托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在物聯網領域發展較快,物聯網代表性企業最密集。
圖表3:物聯網行業產業鏈企業熱力地圖
從物聯網產業鏈代表性企業的區域分布情況來看,中國物聯網產業鏈重點企業集中于廣東、北京、上海、浙江、江蘇等發達地區。其中,北京和廣東依托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在物聯網領域發展較快,物聯網代表性企業最密集。
圖表4:物聯網行業產業鏈代表性企業區域分布圖
從我國物聯網行業代表企業2020年收入規模來看,三大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物聯網業務收入規模較大,處于行業領先地位。除此之外,日海智能物聯網業務收入也排名在行業前列。
2020年以來,物聯網產業代表性企業的投資動向主要包括拓展業務、通過對子公司增資的方式、與其他公司簽訂合作協議等方式投資物聯網項目。物聯網產業代表性企業最新投資動向如下: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物聯網行業細分市場需求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