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IDC發布《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21第三季度)跟蹤報告》,報告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中國公有云服務整體市場規模達到71.88億美元(約465.11億人民幣)。其中,聯通云第三季度公有云IaaS+PaaS收入同比增速達296.35%,市場份額同比增長了167.67%,市場份額和收入同比增速均位列所有廠商之首。
近年來,隨著我國云計算行業市場規模和滲透率的快速增長,我國的公有云服務市場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并且,政務、金融、醫療、教育等各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進程也在加快進行,云計算廠商的市場競爭呈白熱化趨勢。聯通云能夠實現2021年第三季度公有云IaaS+PaaS 市場份額、收入同比增速雙第一,顯示出了其在行業內領先的國企云實力。
筑牢底座,布局基礎設施建設
作為承接中國聯通大計算業務的統一算力基座,聯通云在2021年底進行了品牌煥新,不斷融入大、物、智、鏈、安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了技術、產品、服務、生態的全面升級,持續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了“安全可信、云網一體、專屬定制、多云協同”的特色能力。聯通云骨干云池已實現覆蓋河北、內蒙古、貴州 等 31 個省、47個地市,在中國聯通的運營商資源支持下,聯通云實現了云資源的就近部署與快速下沉,具備很高的業務服務靈活性,能夠為政企客戶提供端到端的上云服務。
“智”與“量”雙提升,賦能行業數字化轉型
全新升級后的聯通云不斷加強技術創新,持續提升產品競爭力。在核心技術架構方面,以云原生為引領,聯通云推出了操作系統3.0版本,支持云原生+虛擬化雙技術棧及自主研發的CULinux操作系統,全面適配主流國產軟硬件,支持以統一技術內核多形態交付,提供國產化端到端全棧解決方案。
此外,PaaS產品實現數智融合,支持億級IoT連接,提供40余項人工智能原子能力,8種“聯通鏈”區塊鏈通用服務組件,aPaaS組件支撐160余款自研應用,并完成人臉識別、人體識別、物體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環境識別能力等方向的產品研發與上線,實現集約化運營和一體化敏捷交付,提供對智慧城市、數字政府、醫療健康、工業互聯網等重點領域與場景的有力支撐。因此,聯通云不僅可以提供虛擬化和容器類基礎產品,支持雙態PaaS能力,可同時滿足客戶穩態和敏態應用需求,助力客戶全面實現數字化轉型。
在產品服務方面,聯通云可以提供280多款IaaS和PaaS產品,形成物聯感知云、智能視頻云等七大場景云,滿足通用場景下的客戶上云需求,加速拓展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
在客戶服務方面,聯通云通過融合底座技術架構,不斷深耕數字化轉型重點領域。為廣東、北京、浙江、四川等省市提供數字政府產品和服務;文化旅游領域實現省級平臺項目數量行業第一;醫療健康領域實現省級頭部醫院全院上云份額第一,形成了開放包容等聯通云新生態,為政務、醫療、工業、教育等 8 大垂直行業的數字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聯通云作為中國聯通的云計算品牌,一直致力于全面發力數字經濟主行道,助推千行百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未來,中國云計算市場規模必然會持續擴大,云計算產業將不斷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聯通云也將繼續在公有云市場取得更大突破,持續為數字中國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