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應用,正在成為賦能千行百業加速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驅動力。2月16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省“實事惠民生 聚力謀出彩”系列第七場發布會,重點介紹2021年擴大5G網絡覆蓋面民生實事落實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河南累計開通5G基站9.71萬個,實現了鄉鎮、農村熱點區域全覆蓋,5G網絡規模位居全國第5位。目前河南全省5G應用推進情況如何?是否有一些典型案例?另外,下步有何工作打算?
“目前,全省信息通信業正在推進的5G重點行業應用共402個,主要涉及5G+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車聯網等13大類應用領域。”據省通信管理局黨組成員、一級巡視員孫力介紹,2021年計劃投資8.1億元,完成投資8.17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0.2%。省通信管理局在“2021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上發布《河南省十大5G建設應用案例》,組織編印《河南省5G建設應用典型案例選編》,總結經驗做法,挖掘特色亮點。在全國率先開設以5G應用為主題的案例講堂“河南5G講堂”,由生產企業負責人遠程介紹5G應用解決企業難點、痛點問題、取得的實際成效,切實加大對省內重點企業5G應用的培訓和引導力度,強化引領示范作用,推動5G應用在更多領域取得新突破。
可喜的數字背后,是一個個真實可感的應用場景。在發布會上,孫力介紹了3個5G應用典型案例:一是焦煤集團千業水泥5G+綠色無人礦山項目,通過5G技術應用,實現了礦山“零排放、零停工、零傷亡”3個目標,礦車調度效率提升了15%,原材料開采效率提升了20%,人員現場工作量減少50%,目前已在全國13個礦山推廣復制。二是鄭州格力電器5G智慧工廠項目,通過5G改造,使產品質檢準確率提升至99%以上,運維成本降低了15%,產線布線成本降低100余萬元,目前已在全省5家制造型企業推廣復制。三是三門峽神通碳素5G+智慧工廠項目,這家公司曾經飽受環保問題困擾,通過5G改造,加強對環境指標數據的在線監測,累計減排各類污染物223噸,每年節約成本300多萬元,企業由原來每年虧損600萬元,實現扭虧為盈,每年盈利1000多萬元。
“下一步,全省信息通信業將按照樓陽生書記關于加大5G應用場景拓展的廣度和深度的要求,深入實施數字化轉型戰略,扎實推進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著力打通5G應用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打造5G融合應用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服務支撐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孫力表示,通過實施5G融合應用四大行動,持續提升5G產品供給能力,完善5G應用生態,夯實5G安全基礎,加快推進5G應用規模化發展。
一是實施5G重點領域深化拓展行動。堅持項目為王,通過開展5G應用項目 “三個一批”活動(即:復制一批、突破一批、推廣一批),推動5G應用在鋼鐵、煤礦、水泥、裝備制造等重點行業領域的規模化應用。
二是實施5G融合應用普及推廣行動。以“一賽、兩會、一講堂”等為載體,持續深化5G融合應用的推廣介,普及推廣5G應用典型案例,進一步擴大5G影響力。
三是實施5G產業生態融通發展行動。依托5G應用研發機構,進一步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加強5G產業鏈的延鏈、補鏈,建立一批重點實驗室,培育一批5G應用解決方案供應商,構建河南5G應用生態。
四是實施5G安全保障能力提升行動。深化5G應用安全的創新,提升5G應用安全保障能力,打造一批國家級5G應用安全創新示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