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南水北調、西電東送、西氣東輸之后,“東數西算”也來了。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近日聯合印發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了張家口集群等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至此,標志著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
東數西算工程中,“數”指的是數據,“算”指的是算力。簡單來說,東數西算是指將東部的數據傳輸到西部進行計算和處理,與南水北調、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屬于同系列工程,都是全國范圍內的資源調配。東數西算有利于帶動西部的經濟發展,同時支持東部地區的企業日益增長的算力需求。
目前,“東數西算”產業聯盟已經在甘肅省蘭州市成立,成員包括省發改委、國家信息中心、上海市閔行區政府等政府機構,以及華為、騰訊、滴滴、移動等企業及高校。阿里巴巴、百度、快手等行業頭部企業云計算數據中心也已經在烏蘭察布、貴州等西部城市落地建設。
在人工智能時代,數據量在呈現指數級上漲,各種AI算法和模型對于海量數據的處理能力和算力的大小密切相關,算力儼然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基礎設施,未來對它需求還會繼續增加。根據《先進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中所顯示,用于AI測試的全球的算力需求每3.5個月就會翻倍,遠超當前算力的增長速度。而隨著數字技術向經濟社會各領域全面持續滲透,全社會對算力需求預計每年仍將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
而目前,我國的數據中心大多分布在東部地區,由于地價高企、能源緊張等問題,只有像BAT、抖音、快手等人才密集型的公司,才能夠實現持續發展和生存,而在東部大規模發展數據中心則難以為繼。但我國西部地區資源充裕,特別是可再生能源豐富,具備發展數據中心、承接東部算力需求的潛力。
截至目前,我國數據中心規模已達500萬標準機架,算力達到130EFLOPS。同時,數據中心作為高耗能行業,用電量已占我國社會總用電量的4%。降低能耗、提升綠電使用率是新能源戰略的重要環節。東數西算也對數據中心的能耗、平均利用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各樞紐節點數據中心的建設要求為上架率不低于65%,電源使用效率(PUE)不高于1.2或1.25,有利于提升行業資源利用水平。
對于8大樞紐來說,依托它們則有利于集中政策和資源,著力優化網絡、能源等配套保障,更好引導數據中心集約化、規?;?、綠色化發展,促進東西部數據流通、價值傳遞,帶動數據中心相關產業由東向西有效轉移。
同時,在8個算力樞紐內,還進一步規劃設立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
每個集群是一片物理連續的行政區域,具體承載算力樞紐內的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建設。這些集群能夠有效減少數據繞轉時延、降低長途傳輸費用、保障數據中心能源供給并積極協調安排能耗指標。
實施“東數西算”工程,還能夠為企業帶來很多利好:
對于提供算力的企業來說,能夠加快實現云網協同,提升算力服務的品質,也能降低網絡、電力等成本,規劃算力資源更有針對性,提升資源使用效率。
對于使用算力的企業來說,能夠享受更為便捷、易用的算力服務,進一步降低上云用數成本,加快實現數字化轉型。
而除了算力相關的企業以外,國家發展改革委新高司相關負責人還表示,數據中心產業鏈條長、投資規模大,帶動效應強。相比于西氣東輸、南水北調等早期的基建工程,數據中心產業鏈既包括傳統的土建工程,還涉及IT設備制造、信息通信、基礎軟件、綠色能源供給等。更符合未來的發展趨勢,將有力帶動產業上下游投資。
同時,由于算力的獲得具有高投入、高風險、強外部性和高壟斷特征,決定了算力的國際競爭是大國和大企業參與為主的競爭,在未來的具體實現過程中,將能夠體現國家這種頂層設計的正確性。
參考資料:
1.新基建大項目來了!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數據中心產業鏈全面受益,科創板日報
2.一圖讀懂 | “東數西算”工程解讀,國家發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