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推紅色旅游城市發展,“延安號”衛星(天啟星座19星)于2月27日上午,搭載長征八號遙二運載火箭于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
“延安號”衛星將主要應用于氣象、環保、地震、林業、水利、海洋以及船運、貨運、輸變電、應急等行業用戶的目標位置、狀態等信息的采集回傳。后續將在延安等城市和地區的城市公共安全、智慧農業、智慧林業等方面發揮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作用。
“延安號”是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電高科”)建設和運營的天啟星座的第15顆衛星,該星座計劃由38顆衛星組成,是我國首個組網提供數據運營的低軌物聯網星座。2月28日上午,在延安市舉行了天啟衛星“延安號”冠名儀式,這也是“紅色城市天啟衛星冠名”活動發射的第三顆衛星。
文化和旅游部原黨組成員王曉峰,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紅色旅游指導處處長黃海亮,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郭明歷,延安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楊光遠,延安市副市長嚴曉慧,國電高科董事長呂強等領導和嘉賓出席了冠名活動。
在活動儀式上,文化和旅游部原黨組成員王曉峰表示,天啟星座是我國低軌衛星領域的先行者,以紅色旅游城市命名天啟星座衛星讓紅色文化與航天成就交相輝映。本次紅色城市衛星冠名活動,能夠有效提升延安等紅色旅游城市的影響力,將進一步挖掘紅色精神內涵,創新紅色旅游產品,厚植紅色歷史情懷,持續提升紅色旅游的政治效益和社會效益。有利于紅色旅游城市來建設航天愛國主義產學研基地,助力大國重器的科普和宣傳,推動大國重器與紅色旅游的融合發展,為新時代紅色旅游發展探索新的方式。
文化和旅游部原黨組成員王曉峰致辭
延安市副市長嚴曉慧在致辭中說:“天啟衛星‘延安號'的冠名,體現了國電高科支持革命老區發展、傳承紅色基因的社會責任擔當。延安市將以此次冠名為契機,更好地把紅色資源和現代科技手段結合起來,充分挖掘延安精神內涵,提升紅色文化品質,創新紅色旅游產品,在更深層次、更多領域促成與國電高科的合作,共同譜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國電高科董事長呂強表示,國電高科用不到5年的時間,完成了項目啟動、衛星研制和發射、初步運行、第一階段14顆衛星完成組網等重大里程碑。 “延安號”衛星的發射,再次顯示出對天啟星座建設持續推進的信心,和對未來“萬物互聯,天啟護航”的不懈追求。國電高科愿意和各地政府、各行業、各企業一起,為工業與信息化融合,為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做出自己的貢獻,用實際行動,迎接中國共產黨二十大勝利召開。
在現場領導及嘉賓的見證下,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與國電高科舉行了簽約儀式
國電高科向延安市贈送“延安號”衛星模型,延安市副市長嚴曉慧(左)與國電高科董事長呂強(右)共同揭幕
“延安號”衛星配備了新型的物聯網通信載荷,在兼容在軌天啟系列衛星物聯網通信網絡的基礎上,系統容量增大了5倍,最高通信速率增加了1倍。衛星安裝有面積更大的太陽能電池板,供電能力增加了1倍,有效支撐更大規模的載荷應用。同時衛星還在國內首次搭載了最前沿的碘離子電推進系統,主要服務于衛星壽命末期離軌,為國電高科履行空間碎片減緩義務提供新的更高效的解決方案。
為慶祝建黨100周年,在文化和旅游部指導下,國電高科聯合陜西延安、江西瑞金、浙江嘉興等市人民政府,發起了“紅色城市天啟衛星冠名”活動。“延安號”衛星的發射,代表獻禮中國共產黨百年誕辰紅色冠名活動的圓滿成功。呂強表示,國電高科還將繼續與各個冠名的紅色城市,共同探討在紅色圣地推動衛星物聯網應用及產業落地,服務于當地產業發展、促進老區轉型升級,助力智慧城市、應急管理、生態環境監測、自然災害監測等領域建設,彌補地面網絡覆蓋盲區,構建空天地一體化通信體系和一張圖綜合治理平臺,提升當地政府的數字化基礎設施水平和綜合管理能力,以“紅色城市+商業航天”為主題,攜手打造革命圣地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