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由于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迅猛發展,智慧的大門已向傳統行業打開,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水務等熱詞走進大眾視野。
物聯網雖不如互聯網那樣普及,但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早就在不知不覺間滲透到了我們的生產、生活中,深刻影響著農業生產、水利電氣、安防監控等領域的發展。
物聯網即“萬物相連的互聯網”,是互聯網的應用拓展,與其說是網絡,不如說是業務和應用。從技術架構上來看,物聯網可以分為三層: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那么,在智慧水務領域,物聯網是怎樣發揮作用的呢?
感知層
在水務行業中,可以通過數采儀、無線網絡等在線監測設備實時感知城市供水管網的運行狀態,采用可視化的方式有機整合運營調度部門與供水管網設備,形成統一的智慧水務平臺,并可對采集到的各種管網運行、水質、管理人員信息進行實時分析和處理,以此作為輔助決策建議的依據,提升水務管理的水平。
網絡層
網絡傳輸通信,是實現物聯網數據傳遞和反饋的關鍵。水務企業可以采用各種傳感器,如水濁度傳感器、水位傳感器、水壓傳感器等來獲取設備的各類信息,通過設備控制臺或專用控制箱來采集數據,并且通過網絡傳輸,可提前對異常狀態自動報警,如極限低水位報警和聯鎖保護,高水位報警等。加裝攝像頭可以對設備狀態進行實時和多角度的監測,尤其是偏遠地區和人不容易到現場查看的地方。
應用層
通過建立統一的智慧水務監管平臺,可以實現對供水設備、水處理設備的智能識別、監控和管理,形成集設備在線能耗診斷、水量水質監測、遠程動態監測為一體的設備檢測和監測完備體系。隨著傳感器數量的增多,其數據收集量將更廣、更具代表性,對設備的橫向數據與縱向數據進行統計,有助于設備制造單位和設備用戶進行研究分析,實現設備的集中檢測,推進精細化管理,提升設備的運行效率,實現安全水質、不間斷供水的目標。
智慧水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技術建設、能力提升的過程。短短幾年內,物聯網技術已經取得了飛躍性發展,從物體互聯到半智能化,即將實現萬物互聯的時代趨勢,對促進智慧水務業務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來說無疑是極佳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