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3GPP宣布5G R17標準完成。歷經R15、R16和R17三個版本,5G技術的全貌已經呈現在我們面前。
如果說R15版本是5G技術標準的“毛坯”,那么R16版本可以理解為“精裝”,而剛剛完成的R17版本就是“精裝”之上的“軟裝”,起到了點睛添花的效果。
5G技術也從最開始的追求“驚為天人”回歸到“平淡是真”,力求解決更真實、更迫切的用戶和行業需求。
R17標準版本具有如下三大特點。
一是標準與應用的閉環。R17是在5G規模商用之后制定的,汲取了實際部署的經驗和不足,標準與應用閉環協同。
例如,中國移動就提出了幾十項源自其商用網絡實踐的技術提案。工業控制時延敏感網絡的空口同步精度在R16的±540ns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到R17的±145ns至±275ns,可以有效解決工業控制的同步精度問題。
針對運營商反映的5G無線資源利用率統計不準確問題,R17基于空分復用統計量的PRB利用率,可實現更準確直觀的無線網絡負載評估。
此外,R17基于速度的小區重選、異頻和多載波測量與解調增強等高速優化方案,可以有效提升高鐵場景下的用戶體驗。
這些都是R17標準與應用閉環的典型技術。
二是引入新成員。為了進一步拓展5G的應用場景,R17引入了“新終端”、“新網絡”和“新功能”。
通過降低終端的帶寬和天線數目、簡化雙工傳輸、裁剪協議流程功能、減少功耗開銷等技術手段,打造了新型輕量級終端,滿足低成本、低功耗、中等數據速率的物聯需求,適配工廠傳感、視頻監控及可穿戴設備等多種應用場景。
天地一體新網絡技術的衛星天鏈中繼與地面通信相輔相成,共同構建空天地一體化立體融合網絡,為用戶提供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通信服務。新設計的多播廣播功能通過靈活的傳輸模式及反饋機制,實現多播廣播業務的高效可靠傳輸,服務于公共安全、賽事直播等多種場景。
三是探索新方向。5G組網靈活,拓撲復雜,傳統網優面臨成本高、建模難的問題,亟需通過人工智能等跨域技術來解決。
3GPP RAN在R17首次探索了5G與AI的融合,制定了統一的功能框架,為R18 5G+AI標準化奠定了基礎,加速實現自智網絡。
標準與應用的閉環、新成員的引入和新方向的探索交織在一起,匯成了R17標準全貌。
當前,3GPP完成了Rel-17標準的功能部分,后續還要開展代碼檢查(ASN.1 review)和遺留問題修訂等工作,預計2022年12月發布符合商用開發的版本和代碼。
隨著R17標準的加入,5G家族進一步壯大,規模化應用進一步提升,在助力行業數智化轉型,推動我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勢必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