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打壓我們的科技發展,已經不是什么新聞了。可以說美方一直以來就是這樣做的,像之前美方主導的42個西方國家參與的《瓦森納協議》,就是在封鎖技術的出口。
后來,這個協議的范圍又進一步擴大到半導體方面。目的就是要限制相關技術或設備出口,以保證它們能夠領先于我們兩代以上,像ASML的EUV光刻機就受到限制。
雖然有《瓦森納協議》的限制,但美方覺得力度還不夠,于是又運用美企的供應鏈地位,不斷將中企加入到所謂的“實體清單”,限制我們進口美企的設備、材料等。
像之前先后針對中興、華為、中芯國際等,這些操作雖然給我們的企業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但卻使我們徹底覺醒了,開始加大自研力度,反而掀起了芯片建設熱潮。
半導體相關促進政策不斷出臺,大量資金不斷涌入,大陸芯片產業開始飛速前進。
對此,美方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為雖然半導體發展較早,占有的優勢不小,但在芯片制造方面已經從原來的占全球37%下降到現在的12%,也開始依賴亞洲。
為此,他們開始重視提升本土芯片制造能力,出臺芯片法案,拿出520億美元補貼。
同時,還想要牽制大陸半導體。為此,據外媒消息,美方又想出了個新招,提議建立美、日、韓和中國臺灣地區的半導體產業聯盟,以牽制正在迅速崛起的大陸半導體。
首先,將會影響韓企利益。此提議的意圖非常明顯,就是看到了近年來大陸半導體的快速發展,想要進行牽制。但提議一出,韓國方面首先反對,表示完全無法接受。
韓媒更是直接表示,這簡直是針對我們!因為韓國的兩大半導體企業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他們都在大陸建有半導體工廠,還有很多核心設備,且產能占比也非常大。
美方的提議將會直接影響他們的半導體企業,難道是想重現當年壓制日本半導體嗎?
其次,大陸市場非常重要。另外,韓媒還提到,目前中國大陸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每年半導體的消費量在2991億美元,幾乎占到全球總量的一半,且不可替代。
重點是,大陸消費的半導體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韓企,是他們的主要營收來源。
不僅是韓企,美企也是如此。美方之前對中企的打壓,已經讓美企飽受了斷供的苦果。因此,后來才陸續發放了出口許可。現在這個提議,顯然會讓韓企也會蒙受損失。
對于大陸市場的重要性,美企應該表現得更明白,蘋果、高通就是例子。庫克一直想要把產線遷出大陸,但大單生產還是在大陸工廠,因為大陸的市場讓蘋果賺翻了。
還有高通,芯片主要靠大陸手機廠商,為了給華為出貨,積極呼吁并申請相關許可。
最近,當問到英特爾為什么不把大陸工廠關閉,其CEO直接回復大陸的市場對他們公司意義重大,其實最重要的是主要收入來源。美光更直接,為獲得更多的銷售收入。
再者,大陸產業相當完善。顯然美企也明白,他們都離不開大陸市場。因為你們的技術再先進、芯片再好,還得能銷售出去,除了大陸哪兒還能消費那么多的芯片呢?
更為重要的是,我們雖然在半導體方面相當落后,但我們還有一大優勢,那就是芯片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有涉及,雖然水平還不高,但在關鍵時刻足以支撐自我發展。
基于這個優勢,我們只要繼續努力,不斷加大研發力度,自然能夠實現更大突破。
關于限制,ASML總裁曾發出警告,出口管制并不能阻礙大陸技術進步,只會加快大陸自主研發速度。比爾蓋茨也說過,限制只會讓中國自給自足,而我們失去高薪工作。
可見,限制只會反噬其身。對此,韓媒也算明白,美方的提議會直接影響到韓企。而對于我們來講,不要害怕限制,這只會讓我們更強大,我們已習慣在炮火中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