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英特爾公司宣布在美國俄勒岡州的D1X工廠擴建30億美元,該投資旨在加速技術開發,以重新獲得芯片行業的領導地位。
這家最大的計算機處理器制造商重申了其計劃,即到2025年擁有比競爭對手更好的生產技術,并提前一年實現工廠與競爭對手持平。
英特爾高級副總裁Sanjay Natarajan表示,擴建面積為27萬平方英尺,將D1X工廠的規模增加了20%,表明這家芯片制造商愿意提前投入資金,以加快使用更先進的生產技術。他說,D1X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實驗室,現在更有能力開發多種并行制造方法,并將它們轉移到英特爾網絡內的大規模生產同行。
芯片的制造方式決定了它的性能,包括能夠儲存多少數據,處理這些數據的速度有多快,以及在處理這些數據時消耗了多少能源。英特爾曾是該領域毋庸置疑的領導者,這使得它能夠生產主宰計算領域的產品,并開出高價。
芯片制造的進展是通過節點來衡量的。英特爾的10nm節點晚了幾年,并沒有帶來預期的好處。這使得臺積電和三星電子等公司能夠提供比英特爾工廠產出更好的外包生產。如臺積電和三星的客戶,如英偉達和AMD已經推出了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并占據了市場份額,擠壓了英特爾的盈利能力,抑制了增長。
D1X是帕特·基辛格扭轉這一趨勢的首個計劃。從一個生產節點到更先進的技術通常需要18個月到兩年的時間。英特爾的目標是在4年內通過5個節點來趕超其亞洲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