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社4月13日報道,有知情人士透露,全球最大的芯片設計軟件供應商新思科技正在接受美國商務部調查,原因是該公司涉嫌向受到制裁的中國公司轉讓關鍵技術。
據報道,由于調查過程尚未公開而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稱,美國商務部正在調查有關新思科技與其中國關聯公司合作,向華為旗下的海思提供芯片設計和軟件以便在中芯國際進行生產的指控。二級市場上,截至美股4月13日收盤,新思科技報306.72美元/股,跌幅為1.32%。
來源:騰訊自選股
由于華為和中芯國際被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認定為國家安全威脅,因此美國公司被禁止向它們出售某些類型的技術。此前,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威脅為由,于2019年5月把華為列入美國實體名單,中芯國際也在2020年12月被列入美國管制名單下,對兩者進行制裁,美國公司因此被禁止向華為和中芯國際出售受管制的技術。
事實上,早在2021年12月,新思科技就曾披露,該公司收到了美國工業和安全局的傳票,事關“與某些中國實體的交易”,但其未說明何時收到傳票也沒有提供進一步細節。當時,該公司表示其遵守了所有規定,并正在就調查做出回復。除了上述最初披露的信息外,新思科技拒絕發表更多評論。
美國工業和安全局在一份聲明中說:“雖然商務部不會就可能存在的調查發表評論,但工業和安全局會積極調查有關違反《出口管理條例》的指控,包括向實體名單上的當事方或當事方之間轉讓受控物項或技術的企圖,調查結束后的任何執法行動都會公開。”
官網資料顯示,新思科技成立于1986年,總部位于美國硅谷,目前擁有14800多名員工。和其他美國科技公司一樣,新思科技通過在中國建立合資企業展開中國業務,在北京、上海、深圳、廈門、武漢、西安、南京、香港、澳門九大城市設立機構,建立了完善的技術研發和支持服務體系。但基于智慧財產權和中國監管規定,其在中國運作的合資企業正逐漸失去控制權。
目前,全球EDA 軟件市場主要由三大巨頭主導,分別是美國的新思科技、Cadence和西門子EDA。對于希望按照政府的目標、降低中國對進口電子元器件依存度的中國芯片生產商而言,它們的產品至關重要。
此前,華為被列入美國實體名單時,任正非就曾表示,華為將會繼續研發自有芯片,以減輕美國禁令對華為的影響,華為也會“很好”,因為“我們已經為此做出準備”。而為了應對美國制裁造成的持續性影響,華為也在不斷嘗試和突破。
在前不久的華為年報發布會上,華為副董事長、首席財務官孟晚舟主持了年報發布會。這是其自2021年9月從加拿大獲釋以來首次在媒體面前公開亮相。未來她將繼續承擔公司管理職能,幫助華為應對美國在科技出口和投資方面的限制,而這些主要在特朗普任期內公布的舉措嚴重影響了華為在英國、印度等海外市場的業務。
在年報發布會上,孟晚舟概述了華為應對這些限制的整體策略,包括聘請頂尖人才,并將大部分收入投入研發,這兩項工作對于華為擺脫對美國技術的依賴至關重要。孟晚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多年來團隊承受了很大的壓力,但公司的戰略變得更加清晰:將繼續在人才和研發方面投入大量資金。
根據華為此前公布的數據,雖然全年營收下滑29%,為6368億元人民幣,但華為凈利潤躍升至1137億元人民幣,目前尚不清楚華為是否將出售榮耀所得款項也計入在其中。據路透社此前的報道,該業務估值可能超過100億美元。由于被列入黑名單使其無法獲得英特爾芯片,2021年華為還將x86服務器業務出售給了一家中國財團。
而當被問及華為希望如何建立自己的芯片制造業務來規避美國的禁令,特別是半導體方面禁令時,華為的輪值董事長郭平則表示,在先進工藝不可獲得的情況下,公司將積極尋找系統性的突破,并從不太先進的技術中找到新的生命力以支持關鍵的網絡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