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子訴訟平臺日益普及,案件線上審理逐漸成為常態,電子證據如何有效收集、存儲并獲得較好的證據效力,逐漸受到重視。而區塊鏈作為一門高精尖的技術越來越被社會所認可,電子存證則是作為區塊鏈技術重要的應用場景之一。
一、什么是區塊鏈存證?
簡單來講,區塊鏈存證是利用區塊鏈去中心化及分布式存儲的特點將電子數據存儲在可信的聯盟鏈上,保證上鏈數據不可篡改,真實有效。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以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突破應用。其中,區塊鏈技術因去中心化、防篡改、可溯源等特點,與司法場景具有天然契合性,在處理司法信任層面具有天然優勢。
二、區塊鏈存證核心優勢
1.全流程電子合同服務
提供實名認證、意愿認證、合同簽訂、電子簽名和文檔存證等全流程電子數據服務,提高核驗證據效率,降低成本。
2.存證同步無法篡改
電子文件通過哈希值運算后在鏈上存證,一旦存證將同步到各聯盟節點,無法篡改和偽造,增強了數據的可信度。
3.去中心化安全穩定
依托區塊鏈去中心化的技術特性,存證服務高度去中心化,沒有中心存儲方,能夠確保存證服務的安全與穩定。
4.分布式儲存可溯源
電子數據在加密后將在鏈上進行分布式存儲和容災備份,即使被破壞或刪除,也可溯源,提升數據的安全等級。
電子數據作為證據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在司法實踐上廣泛應用,但其與生俱來的易篡改性也給證據的認定帶來了挑戰。區塊鏈技術以分布式數據為基礎,通過共識算法實現了電子數據不可篡改、全程留痕。
三、區塊鏈電子存證獲最高法認可
2021年6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人民法院在線訴訟規則》(以下簡稱《規則》)。《規則》是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首部指導全國法院開展在線訴訟工作的司法解釋,于2021年8月1日起施行。《規則》中規定了區塊鏈存證效力范圍和審查標準。
《規則》根據區塊鏈技術的特點,確認了區塊鏈存儲數據具有推定上鏈后未經篡改的效力,并分別明確了上鏈后數據真實性和上鏈前數據真實性的審查認定規則,首次對區塊鏈存儲數據的真實性認定作出規則指引,這將有助于當事人積極利用區塊鏈技術解決電子數據“存證難”“認證難”的困境,提升人民法院證據認定效率,推動完善互聯網時代新型證據規則體系。
電子證據、區塊鏈存證、電子簽章等為大量在線訴訟群眾節省了成本,同時也提高了司法審判的效率。《規則》實施以后,必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法院采信區塊鏈存證,對區塊鏈電子存證技術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