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是以感知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為主要手段,實現人、機、物的泛在連接,提供信息感知、信息傳輸、信息處理等服務的基礎設施。移動物聯網是基于蜂窩移動通信的互聯網技術和應用。我國移動物聯網基站規模上量,連接數迅速增長,產業生態蓬勃發展,在應用領域和細分市場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態,推動信息服務融入百業、服務大眾,讓“萬物互聯”的愿景真正成為現實。
隨著移動物聯網代際升級和新基建的推進,我國移動物聯網的發展正在經歷從“規模量變”走向“應用質變”。截止2022年第一季度,從工信部數據來看,移動物聯網用戶數規模突破15億。預計在今年年中,中國將成為首個實現“物聯”超過“人聯”的國家?!拔锫摗背叭寺摗保@意味著移動網絡從過去的服務人和信息消費,進一步發展到現在的服務機器和數據生產。這樣的轉變將提升移動數據價值,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完善智能生產和智慧生活新方式,助力產業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這既是里程碑,也是新起點,對中國走向智能社會、推動數字化轉型和物聯網行業發展都極具建設意義。
2022年一季度通信業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自2020年以來,國家部委協同聯動,相繼印發了《關于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2020〕25號》、《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及《“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等政策文件。在國家政策的持續發力下,物聯網被列為7大數字經濟重點產業之一,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并提出2025年實現移動物聯網連接數突破20億的目標。
5G是一次改變社會的信息技術變革。隨著5G新一代通信技術的加速成熟,物聯網產業也將突破瓶頸迎來全面升級,緊密結合千行百業,進一步驅動物聯網從基礎連接向智能感知的高價值躍遷。在NB-IoT、4G Cat1和5G“三駕馬車”協同發展的移動物聯網綜合生態體系基礎上,面向中高速物聯場景,5G進一步演進出RedCap(Reduced Capability)這一優化功能,在帶寬、功耗、成本等方面介于eMBB(增強移動寬帶)和LPWAN(低功耗廣域網,NB-IoT等)之間,補齊5G網絡能力的中間地帶,全面滿足差異化業務需求。
“5G物聯一張網”將堅持針對不同應用場景,構建移動物聯網協同發展綜合生態體系,一張網絡支撐全場景物聯。根據3種不同速率檔位,匹配不同的移動通信技術路線。NB-IoT滿足低速率場景需求,4G Cat1和5G RedCap滿足中速率物聯需求和話音需求,5G eMBB技術承載更高速率、低時延的聯網需求。依托全球移動物聯網技術標準和產業格局的演進趨勢,不同速率檔位的物聯技術匹配行業差異化需求,推動2G/3G物聯網業務遷移轉網,在深化4G網絡覆蓋、加快5G網絡建設的基礎上,打造低中高速率結合的全場景物聯能力,有力推進我國新基建建設、雙碳目標和數字中國戰略的落地實施。
5G,開啟數智社會;5.5G,深化數智轉型。面向未來,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傳輸交互將成為現實,移動物聯網技術為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提供了從物理世界到數字世界映射的基礎支撐,是構筑千億物聯的基石。
在5G物聯網協同發展的綜合生態體系中,中速和高速移動網絡能夠帶來的物聯網連接規模遠低于低速物聯,依托低、中、高3檔不同速率的物聯連接,僅能支撐100億級的物聯網連接規模。所以,若想實現千億物聯網連接的目標,在以上三類移動物聯網基礎上,無源聯接(passive-IoT)將成為未來千億級物聯的主要來源,如何通過網絡化的技術提升無源物聯的識別率、覆蓋范圍、定位精度是5G網絡未來的創新方向。
在剛過去不久的2022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華為提出面向5G-Advanced的“1+1+N”網絡目標。其中1+1,指代一張5G千兆基礎網+一張連續覆蓋的萬兆網,以滿足深化數智社會轉型所需要的“泛在萬兆”。N指代通感一體、無源物聯等新能力。運營商可以根據業務驅動按需疊加部署,滿足“千億聯接”。因此,“泛在萬兆體驗,千億聯接”將成為5G-Advanced的主要特征。
移動通信網絡和無源物聯網的融合創新,讓千億級物聯網的愿景更值得期待。雖然移動物聯網發展面臨諸多困難與挑戰,但是“移動物聯網用戶數”即將超越“移動電話用戶數”這一事實表明移動物聯網不斷突破能力邊界,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未來5G物聯一張網,5G-Advanced ‘1+1+N’目標網,將開啟物聯網的下一個時代,深化數智社會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