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給華為4G手機加上一個手機殼,就能享受5G網絡了!5月17日,全球首款實現4G手機秒變5G的“5G通信殼”發布,將率先適配華為P50 Pro,官方售價799元。你覺得這是智商稅么?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近兩年華為旗下的智能手機業務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手機無法支持最新的5G網絡技術成了許多人心中的“意難平”。
筆者曾看到過針對這件事最讓人“破防”的一句話:缺失了5G網絡的華為手機,就像斷臂的維納斯,即便它仍舊很美,但殘缺帶給的遺憾仍舊令人難以釋懷。
的確,已經是2022年的當下,5G大規模部署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根據工信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底,中國累計建成開通的5G基站數量已達142.5萬個,基站總數占到了全球的60%以上,實際5G連接用戶已經超過了5億。
在智能手機圈,即便是不斷擠牙膏維持神秘感的蘋果,也在相較行業行動遲緩的一年后推出了兩款5G手機。因此,很難說一款不具備5G網絡能力的華為手機在當下還能有多少吸引力。
除非,它可以“斷臂重生”……
而現在,曲線救國的招數來了!只要給華為4G手機加上一個手機殼,就能享受5G網絡了!5月17日,全球首款實現4G手機秒變5G的“5G通信殼”發布,將率先適配華為P50 Pro。
5月17日,數源科技(Soyealink)官網上架了一款5G通信殼,可以幫助華為P50 Pro用戶實現5G網絡的需求。根據相關爆料,這款5G通信殼將于6月份發布,零售價格為799元,這對于有5G需求的華為P50 Pro用戶來說,無疑是意外之喜。
受此消息影響,該款產品的研發生產商數源科技股價大漲。
根據官網介紹,目前這款5G通信殼僅有仿金屬灰一種配色,采用PU材質,使用起來可保證輕薄和耐用。該通信殼尺寸大小為164.5 mm x 75 mm x 14.2 mm ,厚度為3.2mm,整體重量約52g,幾乎和一般的手機殼沒啥區別。
除了外觀外,重頭戲自然是5G功能。這款通信殼底部設計了一個USB-C接口,通過該接口可以和手機連接,連接成功后會自動彈窗配對,用戶只要按照提示就能在智慧生活中開通運營商eSIM功能,實現5G上網。
值得注意的是,這款手機殼覆蓋了三大運營商網絡,支持5G SA/NSA雙組網模式,手機主卡會與通信殼eSIM信號融合顯示,并且該通信殼還支持便捷的網絡管理開關,用戶可以依據需求隨心暢享5G網絡。
另外,該通信殼底部還自帶了充電口,支持超級快充。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裝上5G通信殼就能直接讓手機支持5G網絡,用戶還需要向運營商付費才能開通使用。目前,中國聯通針對“5G通信殼”已經推出購機直降政策,用戶可根據使用套餐情況,享受不同金額費用直降。6月初起,中國聯通APP、中國聯通營業廳有售。中國移動終端公司官微也轉發了該消息,相關項目應該也會很快推出。
事實上,早在3月13日,博主@廠長是關同學發布的一則推文就曾很快引起花粉們的注意。當時他帶來了兩條消息,一條壞消息是今年華為所發布的所有手機還將只是4G版本;一條好消息則是華為4G手機可以通過5G手機殼實現5G效果。
具體來說,5G手機殼就是一種通過“物理外掛”的特殊方式,使華為的4G手機可支持5G網絡。
該博主還在微博正文證實了5G手機殼的真實性:華為今年將推出的新機系列為Nova 10系列和Mate 50系列,而這兩款手機大家知道,由于供應鏈的問題早已明確不支持更先進的5G網絡。屆時,推出的5G手機殼具體會搭配哪一款機型,到底可以將5G效果發揮到何種程度,都還需要等待。
不過他也表示,“這也是為啥我早前和你們說今年就算有5G也是殘血5G的原因,畢竟外掛的5G殼子,怎么都不可能有傳統的5G集成SoC強,但是比沒有5G還是好一些的。”
當時華為并沒有正面回應此事,不過如今看來,雖然不是華為親自下場做的產品,但可以證明的5G通信殼并不是空穴來風。另外還要強調的是,根據中國聯通官方頭條號消息,目前這款5G通信殼率先適配華為P50 Pro,后續會持續豐富,適配更多廠商、更多手機型號。
看到這里,不知道有沒有老鐵感覺到好像似曾相似?
沒錯,這不就是當年的“蘋果皮”嗎?
不管是不是手機圈的忠實擁躉,只要使用過手機就一定記得早期的蘋果手機,那是有多豪橫。
蘋果手機之所以在現在仍舊是獨一檔的存在,與當年最開始在全球推廣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就像8、90年代的大哥大,十年前誰揣一部蘋果手機走到哪兒都會是“身份”的象征,著實讓不少愛慕虛榮的青少年狠狠的“裝了一把X”。
不過,拿著蘋果手機“裝X”的代價也是不低的。最初的蘋果手機是實打實的奢侈品代名詞,猶記得當年一部iPhone 4的售價就高達5000元,放在十年前,5000元對于打工人來說著實可以稱得上是一筆巨款了。
當年的蘋果不僅收繳了很多人的“腰包”,甚至還“割了”很多懵懂無知少年的“腰子”。
但虛榮心是不可低估的,如果既舍不得“腰包”又舍不得“腰子”的話,其實也還是有一個辦法得到iPhone的,那就是“蘋果皮”。相比較價格昂貴的iPhone來說,蘋果公司在2007年開始推出iPod Touch可以說是相當的“實惠”了。
如果你對iPod Touch不甚了解,那么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部“閹割版”的iPhone。它是一款在外觀上幾乎與iPhone無差的電子設備,主要滿足了用戶的影音視聽以及娛樂需求,除了在設計上更加輕薄、性能上與iPhone相差不大之外,更主要的因素是其價格更加“誘人”,它的起始價格只有1500元左右,相比大幾千甚至現在上萬的iPhone來說,簡直不要太實惠。
但性價比奇高的iPod Touch并非完美,它便宜也有便宜的缺點,其中最大的遺憾就是不支持通信功能。為了讓iPod Touch也能擁有像iPhone一樣的通話能力,不少牛人都坐不住了。
最早的時候,是河南省固始縣的潘泳和潘磊兩兄弟花費了1年時間以及10萬多元的積蓄才發明了“蘋果皮”。后續包括ZTE中興、坤明科技、艾比酷科技也推出了自己的“蘋果皮”產品,再后來Gmate、SocBlue又推出了藍牙蘋果皮,售價只有幾百塊錢。
“蘋果皮”是一款專門為iPod Touch量身定制的功能外套,通訊功能是靠一個背扣式通信模塊實現的,外形類似iPhone的保護殼,但內置了通信模塊、SIM卡槽和其他配件,可以讓主要用于娛樂的iPod Touch變的像iPhone一樣可通話。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受人追捧的“蘋果皮”實際上一直是非蘋果官方的產品,因而也存在諸多缺陷,比如不支持3G功能,存在通話延遲,不能轉發或刪除短信等等問題。
說回到5G,有了對“蘋果皮”的理解,也就能更加清晰的理解把4G手機變成5G手機背后的邏輯了。
早在2018年5G未到來之前,摩托羅拉實際上就嘗試過通過“物理外掛”的形式讓4G手機變成5G手機,而彼時市場上還沒有一款真正的5G手機。
2018年8月,摩托羅拉發布Moto Z3的同時也推出了一款名為“5G Moto Mod”的電子外掛設備。這款設備極為輕薄,雖然可能導致手機重量有一定的增加,但并不會影響太多,重要的是,摩托羅拉和美國運營商Verizon共同宣布了5G Moto Mod可以連接到移動5G網絡當中。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5G Moto Mod包含了兩個調制解調器:高通的x505GNR調制解調器和它的X24LTE高級調制解調器,當瀏覽網頁或者社交時,會優先使用4G網絡,如果需要下載電影或者適應其他大流量應用時,則會連接到5G網絡,實際下載速度可達350-450Mbps。
另外,5G Moto Mod并不會使用戶產生“電量焦慮”,本身2000mAh的電池加Moto Z3的3000mAh電池,可以讓其為手機輕松的提供一整天的5G網絡服務。
包括此后摩托羅拉又相繼宣布Moto Z4、Moto Z2 Force都可以通過“外掛”5G Moto Mod的方式,在那段市場上還未有真正5G手機的階段搖身一變成為“5G手機”。
不過遺憾的是,從當下看來摩托羅拉的這款產品可能算不上成功,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當時并沒有大規模的5G網絡提供支持。但如果是放在今天,華為通過這種方式能否實現“斷臂重生”也是需要打一個問號的。
從消費者的使用習慣來看,在智能手機追求輕薄的當下,外掛一個雖然稱不上厚重的殼子看起來可行,實際上卻不能太過樂觀。另外,華為物理外掛5G的方式究竟能比摩托羅拉提升多少,這是一個未知數。不要說物理外掛5G,就是在芯片層面外掛5G基帶的方式支持5G都無法和高集成度的SoC相比,可用性也將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門檻。
所以各位覺得,這是智商稅么?你會買它么?
參考資料:
1.《華為將推出「5G 皮」》,果粉俱樂部
2.《那些年我們追過的“蘋果皮”,iPod touch還能走多遠?》,科技環繞
3.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B%B9%E6%9E%9C%E7%9A%AE/8486708?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