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機械化農業向智慧農業穩步邁進,現代科技將物聯網技術運用到了傳統的農業生產中,現代農業建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信息化與農業產業深度融合,實現廣泛智能化,是我國現代農業未來發展的主要特點和必然趨勢。在這一歷史進程中,農業物聯網將作為改變農業、改變農民、改變農村的主力軍,作為農業信息化、智能化的必要條件,發揮巨大作用。
農業物聯網架構可分為三層:感知層、傳輸層和應用層。感知層是采用各種傳感器來獲取動植物以及環境的各類信息,是物聯網識別物體、采集信息的來源;傳輸層由各種網絡,包括互聯網、廣電網、網絡管理系統和云計算平臺等組成,是整個物聯網的中樞,負責傳遞和處理感知層獲取的信息;應用層是物聯網和用戶的接口,它與行業需求結合,實現物聯網的智能應用。
下面以農村污水舉例:
方案一: 現場設備/儀表->PLC->物聯網網關->平臺,適應于小中型
PLC控制器連接現場設備/儀表實現對一體化污水設備的自動化邏輯控制。PLC控制器經串口/網口連接到EG20邊緣計算網關上。網關自動采集數據并上發至EMCP物聯網云平臺。在平臺創建設備組態及其他業務實現對設備的監控。
方案二:現場設備/儀表->CLC-16R->平臺,適應于控制簡單的小型污水設備
通過藍蜂的CLC-16R云邏輯控制器連接現場設備/儀表實現對一體化污水設備的自動化邏輯控制。CLC-16R通過內部聯網模組自動采集數據并上發至EMCP物聯網云平臺。在平臺創建設備組態及其他業務實現對設備的監控。
通過藍蜂EMCP物聯網云平臺將農業與物聯網技術相融合,幫助農業產生經營的數字化,農業物聯網涵蓋的方向有不少,幾乎覆蓋了整個農業從生產-物流-銷售的過程。在農業生產、經營等環節中,通過對農業生產的全要素,包括氣象、土壤、水分、肥料、作物生長狀況等的全面感知,通過EMCP物聯網云平臺,利用大數據傳輸,實施農田管控,從收集作物生長環境信息到流通運輸,最后再到銷售、消費全過程的信息,并以此為依據為農業生產經營各環節提供數據支持。
智慧農業只需要一部小小的手機,就能輕松管理上百畝地的澆水施肥;坐在辦公室電腦前,就能實時查看莊稼的生長等情況,“智慧農業”讓農民搭上了致富增收的科技快車。
加快發展農業物聯網,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舉措,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是提高農村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對于農業發展、農民富裕、農村繁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準確把握農業物聯網的人機物一體化、生命體數字化、應用體系社會化、發展路徑“三全”化的四個特征,樹立系統設計、突出重點,政府引領、企業經營,需求導向、實用高效,左右協同、上下聯動,重視安全、重在持續的五個理念,推動農業物聯網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版權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網絡,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聯系我們,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