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十年以上的紅利期后,消費互聯網的發展速度已經減緩,如今的很多企業正在經歷“脫虛向實”的結構性變化。而工業互聯網若想成功接棒,實現類似于消費互聯網往日的輝煌,助力中小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或是必經之路。
當我們在搜索引擎中鍵入“工業互聯網”這一詞條進行搜索時,會看到很多先進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和高大上的數字化工廠,這往往會造成一種錯覺——就是工業互聯網產業已經到了爆發前夕,甚至會像消費互聯網對個體的改變一樣,對生產制造也產生顛覆性的改變。
而這種錯覺產生的原因,就在于大家的目光往往會被極少數的大企業吸引,殊不知卻忽視了被大企業光環所遮擋住的廣大中小企業。
從整體來看,見諸于媒體報道中的標桿企業和案例僅僅代表了我國數字化轉型的“0-1”階段基本完成,但面向各行各業以及中小企業“1-N”的階段才剛剛開始。而這些聚光燈外的中小企業,是影響整個中國工業數字化升級的關鍵環節。
工業互聯網這團“火”還沒溫暖到中小企業
早在2012年時,通用電氣就提出了“工業互聯網”的概念,其指出“工業互聯網就是把人、數據和機器連接起來”,也就是說,人、數據、機器是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關鍵三要素。由此可以看出,工業互聯網的本質和核心就是利用工業互聯網平臺將設備、生產線、工廠、供應商、產品、客戶進行連接,從而讓整個鏈條能夠緊密融合。
或許對大型的工業、制造業企業來說,得益于技術的長期積累以及管理層的超前認知,利用工業互聯網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中遇到的阻力較小,但對廣大的中小企業來說,邁出這一步卻是困難重重,想要徹底實現從大型企業的標桿案例到中小企業的規?;瘡椭七€有一場“硬仗”要打。尤其是在當前復雜的宏觀環境下,中小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本就不高,如今更是面臨著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
在今年上半年,動蕩的國際局勢使得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存在堵點,能源運輸也受到了較大制約,各類原材料價格均大幅上漲;國內則因為疫情防控導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中小企業面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需求疲軟、同質化競爭嚴重等問題。對此,國家和地方政府都已經對中小企業提出了多項紓困幫扶措施。
此外,去年底工信部發布的《“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中也提出,到2025年,中小企業要實現整體發展質量穩步提高,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顯著提升;今年4月發布的《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2022年工作計劃》也鼓勵大型企業打造符合中小企業特點的數字化平臺,開展數字化服務,推進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
積極擁抱工業互聯網是中小企業轉型的“最優解”
作為我國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企業數量占全部市場主體90%以上,并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吸納就業的人數占全部企業就業人員的70%。不過,雖然數字化轉型升級已經提出多年,但在中小企業這里,似乎只是泛起了一點漣漪,并沒有激起巨大的浪花。
究其原因,雖然很多工業互聯網平臺可以提供很強的能力,但對絕大多數行業來說,基礎的信息化能力還很薄弱,中小企業僅僅是利用AIoT來“連接”的這一步都還沒有完成,更不必說后續的其他步驟。
以電氣行業為例,在輸配電工程建設和配電設備的服務過程中,配電站電流、電壓等主要組件的參數對于判斷設備的狀態相當重要,但因為既沒有配備相應的傳感器采集數據,也沒有相應的軟硬件和信息處理系統,這些數值往往都是缺失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來進行點巡檢,如若遇到突發的設備故障,這種“慢一拍”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會拖慢搶修的進度,而以卡奧斯COSMOPlat平臺為代表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提供的能力則正好可以彌補這些方面的不足。
2020年9月,卡奧斯COSMOPlat與與德佑電氣共建了“智慧能源服務平臺”,使得德佑電氣的全線配電設備和工程項目均搭載了智慧化服務,并建設了多個無人值守的智慧變電站?;谄脚_帶來的差異化優勢,德佑電氣在智能配電設備領域的銷售額有了三倍的增長,產品溢價也平均提升了5%-7%。
如果以結果導向來看,廣大中小企業想要進行轉型升級的根本動力就在于降本增效,節約下來的成本都是真金白銀,而其升級動力不足的原因則是多方面的:
中小企業自身并不具備在主業之外的研發和產品設計能力,前期從0到1建立起數字化能力的投入產出比不足,轉型升級耗費的成本較高且效果欠佳
沒有與數字化轉型相配套的創新的商業模式,轉型升級后在本質上依然在“走老路”
能夠吸引到的數字化人才不足,中小企業建立起數字化能力后對于現有人員培訓的門檻較高
不同的軟硬件和系統導致不同企業、不同部門之間本可以互通的數據沒有打通,數據依然存儲在“孤島”當中,獲取信息的壁壘較高
不僅如此,在提出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早期,不僅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對此感到無助和迷茫,就連大型企業對于這條路該如何走也沒有達成一致,大都按照自己認為的方向前進,沒有形成合力。而如今,上述問題的存在使得一批批跨行業跨領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得以涌現,工業互聯網也逐漸成為一種全新的“共識”。
在去年工信部公布的15家跨工業互聯網平臺清單的基礎上,今年5月,工信部再次新增14家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中國最早探索工業互聯網的平臺之一,卡奧斯COSMOPlat在2019年時就登上了“雙跨平臺”榜單的首位,而憑借著自身跨行業跨領域生態賦能實踐,如今已經連續四年蟬聯雙跨平臺榜首。
基于多年來對工業、制造業等領域的全要素、全流程、全價值鏈需求拆解,卡奧斯COSMOPlat將不同企業的具體需求進行抽象提取,將企業最急需的共性能力模塊化,建立了能夠靈活組合、快速部署的專業化云平臺和應用,幫助中小企業以極低的成本高效實現數字化轉型。
構建工業互聯網新生態,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與消費互聯網平臺的“野蠻生長”、一心想要做大不同,工業互聯網平臺自成立之初便更加側重在不同行業進行深耕,深度挖掘不斷變化的用戶需求,在不斷“修煉內功”的基礎上將自身能力賦給更多中小企業。
不過,不同行業里的中小企業的數字化程度有所不同。例如,在汽車、電子和醫藥等行業,數字化整體水平較高,但對金屬、制造、化工等傳統工業行業來說,數字化在整個產業鏈及生產流程中的占比還較低。
針對這種情況,海爾集團基于“人單合一”和“大規模定制”的模式打造了卡奧斯COSMOPlat,致力為不同行業和規模的企業提供基于場景生態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在長期的摸索和實踐過程中,構建出“大企業共建、小企業共享”的產業新生態。
對于卡奧斯COSMOPlat等工業互聯網平臺來說,中小企業的數字化基礎雖然薄弱,但在生產制造等流程中依然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是一筆寶貴的“財富”,而工業互聯網平臺通過與大企業聯合構建行業相關的知識圖譜,可以讓中小企業快速掌握和構建某些共性的能力,從而降低中小企業的數字化門檻。
對于氯堿等化工行業來說,因為原材料危害性大、制作工藝風險高,整個行業全流程的安全問題是重中之重。今年3月,應急管理部印發的《“工業互聯網+危化安全生產”試點建設方案》也正式提出要推進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深度融合,提升工業生產本質安全水平。
而宜賓天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內氯堿化工行業的頭部企業,經過近80年的發展和沉淀,在企業基礎設施、環境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均積累了完備且先進的經驗??▕W斯COSMOPlat通過與天原集團等多方合作,打造出了氯堿行業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SaaS化服務平臺,不僅幫助化工領域的中小企業在極低的操作難度下完成了安全管理的規范化與智能化升級,也讓天原集團得以突破自身的發展瓶頸。
除氯堿化工行業外,目前卡奧斯已經打造了15個行業生態,賦能范圍覆蓋29個行業大類、全國12大區域以及全球20多個國家,連續兩年入選國家工信部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未來,卡奧斯等工業互聯網平臺也將繼續深入到更多行業中去,讓千行百業“煥然一新”。
寫在最后
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數字化轉型大多會經歷兩個步驟:先是做好連接,基于連接來獲取數據,再利用數據進行分析,從而讓數據產生價值。在此過程中,中小企業大概率會經歷某種陣痛期,一旦通過這個階段,大量的中小企業將融入到整個產業鏈當中,從而連點成線,進而結成網狀,構建出更大的產業生態。而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蓬勃發展,有希望讓這種陣痛變得“無痛”甚至“無感”,并快速落地智能生產、個性定制、網絡協同、數字管理等全新模式,讓更多的中小企業跟上工業4.0的步伐。
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基石,多年來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有目共睹,不僅融合了新一代信息技術,將整個工業體系的各環節連接起來,形成全流程的解決方案;更提升了物理世界的運行效率,讓企業有機會創造出更大的價值,成為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為中國特色的工業互聯網走出國門、引領世界提供新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