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是 5G 商用的第三年,大家有沒有覺得自己周圍的生活因為 5G 而發生了改變呢?
可能有些小伙伴覺得感知不大,因為 5G 技術和應用本身還在不斷演進過程中。雖然說“4G 改變生活,5G 改變社會”,但想要改變社會,需要 5G 在增強型移動寬帶、超高可靠與低時延通信、大規模物聯網三大業務上都得到廣泛和成熟的應用,尤其是大規模物聯網的普及,的確還需要時間。
而好消息是,2022 年,隨著 R16 標準下的 5G 產品開啟大規模商用,萬物互聯的時代會真正拉開序幕,因為 5G R16 標準的重點之一就是推進垂直行業的應用,催生全新的數字生態產業,換言之,5G + 物聯網領域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機遇。
5G + 物聯網,構建智能互聯的美好世界
相信很多人都想象過科幻電影中的、同時也是 5G 致力于為我們構建的美好世界:
工作一天的你乘坐著自動駕駛汽車,在回家途中就可以讓家中的智能廚具準備好晚餐,路上有智慧信號燈在條不紊地梳理交通,幾乎不會堵車。回到家享用完晚餐,你想看球賽放松一下,才想起啤酒剛好喝完了。但好在冰箱提前發現你最愛的啤酒庫存耗盡,便自動下單為你新買了幾瓶。商店的配送很高效,送貨上門的還是萌萌的機器人。看完球賽后,你隨手讓電視播放一些新聞,聽到“在智慧農業的幫助下,國家的糧食產量又增長了幾番”……
這樣充滿科幻感的場景,其實并不遙遠,它背后的本質在于高度的數字化和智能化。事實上,目前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浪潮也正席卷著千行百業,而數字經濟也成為了我國正在著力規劃的發展戰略。
從十二五規劃到十四五規劃,我國就在不斷加深對于信息化和數字化的強調。經過多年發展,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取得了新的突破,2021 年數字經濟規模達到了 45.5 萬億元,較“十三五”初期擴張了 1 倍多,同比名義增長 16.2%,高于同期 GDP 名義增速 3.4 個百分點,占 GDP 比重達到了 39.8%。可以看出,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更加穩固、支撐作用更加明顯。
在數字經濟發展戰略的指導下,各行各業都在積極擁抱數字化轉型。而以 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恰恰就是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最重要的驅動力。其中,物聯網是實現萬物智能互聯的關鍵技術,5G 則是實現物聯網的基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則主要在應用層發揮重要作用。
物聯網,就是海量終端的互聯互通、彼此協同,從手機、電腦平板、汽車到可穿戴設備,從虛擬現實到環境監控設備,從家用電器到工廠機械等,都可以在同一張網絡下進行聯網數據交互。5G 網絡能夠為物聯網帶來低時延、高速率、海量多終端交互等關鍵能力,有了這些能力的加持,前面我們描繪的美好圖景,就不只存在于想象中了。
事實上,就我國來說,物聯網的發展也是以 NB-IoT、4G 和 5G 協同發展的綜合生態體系。因為物聯網面向的是海量終端,有非常復雜和多樣的場景,不同場景對網絡的需求不同,也對應了不同的技術。比如像水表、共享單車等低速率業務,會使用 NB-IoT,像 10M 到 100M 的高速業務,比如可穿戴設備、工業傳感器和視頻監控等,則引入了 5G RedCap,它可以理解為“精簡版”的 5G,至于自動駕駛、智慧醫療等對時延、速率極度敏感的業務,則由 5G NR 專門負責。
由此,在 5G 網絡的加持下,物聯網配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應用層技術,就可以真正為人們的美好數字生活插上翅膀。
物聯網的美好未來,其實已經在路上
正如文章開頭所說,5G 商用的步伐已經邁向第三年。這三年很短,它還不足以為我們構建真正成熟的萬物互聯世界;但這三年也很長,足夠各行各業的領軍者為這智能互聯的美好世界打牢地基、構建磚瓦。
比如在醫療領域,東集基于工業級高標準驍龍 690 5G 移動平臺打造的智慧醫療手持終端“小碼哥 Cruise2 5G-HC”,正在為海內外醫療服務機構提供高品質的數據采集終端,無論是輸液、查房、藥房管理,還是生物標本、體檢報告配送等,均能快速、精確地完成操作,保障醫護人員的高效工作和患者的就醫體驗。
還有在零售領域,超嗨科技采用內置驍龍平臺的移遠模組打造的智能購物車,讓消費者僅通過購物車就能實現用戶登錄、掃碼、結賬等流程,無需排隊、便捷購物,幫助國內外商超運營降本增效。
在離我們比較近的辦公領域,釘釘基于高通物聯網解決方案推出了視頻會議一體機 F2,實現全高清畫面覆蓋,高性能 AI 可支持自動取景、發言人跟蹤、多畫面自動導播等功能,為企業用戶提供了遠程音視頻溝通、協同能力,幫助企業節約差旅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再如很多女生比較關注的消費電子美妝領域,移遠通信和欣響智一起,基于驍龍 845 移動平臺和驍龍 X55 5G 調制解調器及射頻系統打造的美發魔鏡 Magic Mirror,強大的影像能力將人臉高度還原并映射至魔鏡中,方便用戶通過 AR 實現虛擬試色等功能。
以及在工業領域,基于搭載高通 MDM9x07 物聯網解決方案的美格智能模組,映翰通推出了機器人遠程維護系統,能及時提醒用戶在停機前進行針對性的維護維修,從而減少停機時間,實現連續生產。
5G + 物聯網,正逐步改變我們的生活、娛樂、工作、生產 —— 不僅僅是更便利那么簡單,而是很大程度上重構了我們的行為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小伙伴們可能也發現了,上面舉的眾多例子中,有一個名字反復出現,它就是高通。沒錯,高通正是 5G + 物聯網應用和普及的重要推動者之一。
近期,高通發布了《揚帆出海 ——2022 高通物聯網創新應用藍寶書》,其中著重介紹了中國企業利用高通的物聯網解決方案,為全球不同國家、不同行業提供創新產品與解決方案的 58 個案例故事。IT之家上面舉的例子,也都在其中。事實上,除了中國,高通目前已經與全球 13000 多家企業合作,共同推進物聯網核心技術在眾多垂直領域的應用。
除了變革生產力,萬物互聯還有更多社會價值
萬物互聯時代除了能夠給我們帶來更美好、更便利的生活,還有更重要的社會意義。綠色、可持續的技術變革,才能真正推動社會文明的進步。
5G + 物聯網是千行百業完成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技術,而數字經濟的一個天然優勢在于,它能夠以更加精細、更加智能的方式,幫助人類優化能源的使用,讓社會運轉更加高效,進而大大減少資源浪費和碳排放。
比如一項基于 GSMA 發布數據的獨立研究顯示,在美國,到 2025 年,5G 有望助力減少 3.74 億噸溫室氣體排放。這相當于美國 8100 萬輛乘用車停開一年所減少的碳排放量。
還有在農業領域,智能物聯網加持的無人機可以監測殺蟲劑使用情況。埃森哲的一項報告數據顯示,借助計算機視覺等技術,預計能夠將殺蟲劑使用量減少 50%。
再比如蜂窩車聯網,能夠讓車輛與車輛、城市基礎設施、行人、以及云端之間實現無縫通信,助力優化交通流量,提高燃油效率,讓出行更環保、更安全。蜂窩車聯網賦能的車道和交通管理系統可減少高達 20% 的燃油消耗。。
上述取得的成就,其實都離不開 5G 及物聯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共同努力。例如高通便是以安全可持續方式開展工作的代表:高通在國內無錫的工廠就通過實施各種節能計劃和項目,減少了約 280 萬千瓦時的電力使用和超過 2000 噸二氧化碳排放當量。
此外,高通還在去年設立了 2040 年實現范圍 1、2 和 3 溫室氣體全球凈零排放的目標。2014 年以來,高通已經減少了約 20% 范圍 1 和 2 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并實現將旗艦級驍龍移動平臺的功耗每年降低至少 10% 的承諾。
相信在高通以及產業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一個健康、綠色、可持續的萬物互聯的未來,很快就會到來。
結語
看了上面的介紹,大家是否驚覺,原來 5G 商用三年,萬物互聯的推進速度竟已遠超想象?我們日常使用手機解鎖汽車,用可穿戴設備監測健康,用智能音箱控制家電,從消費者的角度,也許大部分朋友覺得物聯網就是這樣,但其實這只是冰山一角。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看,5G + 物聯網正從底層慢慢地重構我們的生產方式,海量復雜且深入的應用正被挖掘,讓我們所處的世界得以更高效地運轉。
這些成果的背后,是很多像高通這樣在 5G 研發、商用與規模化應用中作出貢獻的企業,在過去這些年不斷努力的結果。未來,它們也將繼續攜手變革世界連接、計算和溝通的方式,為我們智能互聯的美好世界插上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