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7月20日報道,IDC一位分析師當地時間7月19日告訴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全球芯片短缺尚未結束——這是因為俄烏沖突繼續給所需重要部件的供應帶來壓力。
“半導體供應不會立即增加。生產這些半導體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氣體,”國際數據公司(IDC)亞太區研究主管Vinay Gupta告訴CNBC。Gupta聲稱俄烏沖突的雙方占據了很大一部分半導體生產線氣體原料市場份額——俄羅斯和烏克蘭是最大的氪出口國之一。氪是一種用于芯片生產的氣體。此外,氖氣對芯片制造過程也至關重要,它用于激光光刻,即機器在三星、英特爾和臺積電等公司生產的小片硅上雕刻圖案。分析人士稱:世界上一半以上的氖燈是由烏克蘭的少數幾家公司生產的。
供應鏈中斷和成本上升也意味著“設備的平均售價將上升,基礎設施供應商將把價格轉嫁給客戶。”Gupta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