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芯片價格雪崩
近日,據每日經濟新聞、上游新聞報道,有多款芯片價格大幅下降。其中,ST 意法半導體旗下型號為 STM32F103C8T6 的芯片此前價格在 200 元,目前售價僅 21.5 元,降幅接近 90%。另一款 L9369-TR 型芯片在去年缺芯最為緊張的三、四季度價格曾暴漲 100 倍,長時間處在 3500 元的高位,但目前的價格僅 671 元,降幅超過 80%。TPS61021 型號的通用消費類電源管理芯片,價格也已從去年 45 元的最高點跌至目前的 3 元左右,降幅超 93%。
據公開數據,在驅動 IC、被動元件、GPU、模擬芯片等八大類芯片中,價格跳水幾乎成為趨勢。
一張來自中國大數據產業觀察網的芯片半導體行情示意圖顯示,當前芯片半導體行情并不樂觀,除價格大幅下調外,產能過剩、市場需求疲弱,甚至已有部分廠商始縮減訂單。
圖:中國大數據產業觀察網
據悉,行業龍頭臺積電日前罕見經歷三大客戶同時調整訂單。手機方面,蘋果將首批原定 9000 萬臺的 iPhone14 訂單砍了 10%;PC 芯片方面,AMD 將削減 7nm 和 6nm 先進制程訂單約 2 萬片;英偉達也被爆因挖礦熱潮消退,要求暫緩明年一季度的訂單交付。
另外據日經新聞上月報導稱,全球最大的存儲芯片制造商三星電子為遏制庫存過剩,暫時停止新采購訂單,并要求一些供應商推遲或削減零部件的出貨量數周。
存儲芯片巨頭美光科技也表示,公司大幅下調第四財季展望中的營收目標,并表示市場“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將大幅走軟。”“我們認為需求已經大幅減弱。” Longbow Research 分析師 Nikolay Todorov 認為,內存芯片周期正在發生轉向,最近的價格下降正是信號之一。
芯片價格坐上“過山車”
有業內人士評價芯片價格“漲得離譜,跌得也離譜”。
有銷售商表示,“我們的報價是跟著市場行情走的。從今年 6 月開始,這類貨突然瘋狂降價。4~5 月的時候,我們報價還在 2 千元左右。”此外,一些型號的芯片“不僅價格大幅下跌,而且現貨充足,下單就可以立馬發貨”。
此前受新冠疫情、上游原材料短缺和國際局勢變化等因素,芯片交貨時間延長,甚至出現“一芯難求”的情況,芯片價格也一度水漲船高。
從 2020 年下半年起,半導體行業開始出現缺貨現象。進入 2021 年,缺芯已從個別企業、個別種類、個別用途的芯片短缺逐步蔓延至全球范圍、涉及上百個行業的全面缺貨。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供不應求的大背景下,各大晶圓代工廠不斷擴大產能,頻頻刷新業績新高,頭部玩家更是借此“東風”賺得盆滿缽滿。
今年 1 月初,據臺灣媒體報道,蘋果已接受臺積電芯片漲價 ,并為其新處理器訂購多達 15 萬片 4nm 芯片。另據央視新聞今年 4 月初的報道,由于全球汽車芯片短缺,過去一年,意法半導體生產的車身電子穩定系統的核心芯片 STL9369,其價格從原來的 20 元,如今暴漲到 2800 元(不含稅),同比漲幅超百倍。
芯片市場現“冰火兩重天”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近期有多款芯片價格雪崩,但近兩年汽車類芯片嚴重短缺,當前車規芯片價格仍處在高位,部分產品在市場上依然維持著超出廠價 10 余倍的高價。
梅賽德斯奔馳首席執行官認為,全球半導體芯片短缺將在今年持續,直至 2023 年。華虹半導體也預計,全球半導體及芯片供需不平衡將持續到 2022 年以后,尤其是汽車電子領域。
當前的芯片市場,一邊是價格雪崩、需求疲軟,一邊是價格高企、短缺持續,可謂是“冰火兩重天”。
知乎用戶鬼谷軍師指出,近期價格走跌的主要是 PC 和智能手機等消費型芯片,而汽車與云計算等領域的芯片需求旺盛,價格仍在上漲。
其中,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旺盛,各大車企仍因“缺芯荒”一籌莫展,而 MCU 就是眾多汽車芯片中最為緊缺的種類之一。據悉,MCU 芯片主要用于車身控制,包括發動機、電動馬達以及燈光等各種控制系統。由于需求量大、車企庫存消耗過快,晶圓廠產能調配以及擴產所需時間長,在芯片市場供需錯配造成的結構性失衡的情況下,MCU 缺貨尤為嚴重。去年,MCU 芯片漲價 5-20 倍,甚至有經銷商囤貨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