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運輸部就《自動駕駛汽車運輸安全服務指南(試行)》(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鼓勵和規范自動駕駛汽車在運輸服務領域應用,保障自動駕駛汽車的運輸安全,促進我國自動駕駛立法體系進一步完善。
該《指南》對包括公交車、出租車、道路客運、道路貨運在內的自動駕駛車輛,做出了服務規范要求,是一份面向產業發展未來的政策,可進一步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創新和落地,通過實踐和時間來檢驗技術的可靠性。
自動駕駛之所以能夠推動并實現商業化落地,政策支持必不可少。近年來,中國連續發布了10余項國家級政策,從數字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智能網聯標準、道路測試等多角度保證自動駕駛的全方向發展。
除了國家層面立法體系的不斷完善,各地方也陸續出臺相關政策措施,促進自動駕駛相關產業發展。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武漢等40余個省市積極出臺相應管理辦法或實施細則,從道路測試、載人測試、示范運營到無人化等多個階段開展積極探索。
8月1日,《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正式施行,自動駕駛汽車在深圳合法上路,為自動駕駛未來大規模商業化奠定了合法合規的基礎。
8月2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智能網聯汽車高精度地圖應用試點有關工作的通知》,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重慶6個城市開展智能網聯汽車高精度地圖應用試點,要求相關部門支持不同類型地圖面向自動駕駛應用多元化路徑探索,支持不同主體就不同技術路線、不同應用場景開展測試驗證和應用推廣。
與此同時,重慶、武漢兩地日前發布自動駕駛全無人商業化試點政策,并向百度發放全國首批無人化示范運營資格,允許車內無安全員的自動駕駛車輛在社會道路上開展商業化服務,這意味著自動駕駛商業化正在進入實質性的“無人化”質變階段。
國內各主要城市競逐“自動駕駛第一城”的賽跑,在過去幾年里一直在加速。重慶、武漢此次實現全無人商業化政策的突破,在這輪政策賽跑中贏得了一定的先機。而各大城市積極的政策推動,也將在更大的范圍內起到標桿示范作用,推動更多城市政策落地,加速我國自動駕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