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燈塔工廠”數量由103家上升到114家,位于中國的“燈塔工廠”增至42家。
2022年10月11日,世界經濟論壇(WEF)公布11家最新“燈塔工廠”名單,并授予4座現有燈塔“可持續發展燈塔”的稱號。自此,全球“燈塔工廠”數量由103家上升到114家,位于中國的“燈塔工廠”增至42家。
“燈塔工廠”有智能制造“奧斯卡”之稱,是由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和麥肯錫咨詢公司共同遴選的“數字化制造和全球化4.0示范者,代表全球制造業領域智能制造和數字化最高水平”。
入選“燈塔工廠”,需要對產業有明確的價值創造。在制造成本降低、生產效率提升以及綠色環保可持續等方面,需集成至少5個達到世界級領先的技術應用,并搭建可擴展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支撐用例的規模化復制。此外還需要有匹配的數字化管理模式、人才隊伍和企業文化。具體來看:一是要以數字化生產為主,逐步實現從研發、采購、制造、物流、供應鏈和客戶服務的全價值鏈數字化;二是要實現有效制造,能在關鍵運營指標上展現出卓越的改善成效,如生產效率、能耗、上市速度等方面;三是要可復制,能在多個工廠進行復制推廣,推動其生產、管理、研發轉型升級。
探究這42家中國“燈塔工廠”的成功經驗,可以發現,工業互聯網在幫助不少企業打造“燈塔工廠”,實現全價值鏈數字化以及智造經驗的復制和推廣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年3月,BOE(京東方)福州第8.5代半導體顯示工廠入選全球“燈塔工廠”,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入選的顯示企業。
京東方利用半導體顯示領域近三十年的產業實踐,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中祥英”(北京中祥英科技有限公司)構建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將物聯網轉型過程中積累的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核心技術優勢和智能制造領域沉淀的可復用的平臺能力及系統能力,借助BOE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產業鏈上下游,并進一步開放智能化運營管理經驗,加速推動各行業數智化升級。
今年3月獲評全球“燈塔工廠”的美的冰箱荊州工廠,結合工業互聯網、大數據、智能仿真等技術應用,工廠數字化轉型辦公室整合數字化資源,交期縮短25%,質量缺陷降低了64%。
通過美擎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工廠訂單交付周期下降56%,渠道庫存同比下降40%;通過物聯網技術和NB-IOT模塊,實現運行狀況實時監控,勞動效率提高52%、單臺制造成本降低26%,單臺能耗降低20%;通過端到端的柔性供應鏈控制塔,實現對內外銷全流程、不同維度數據的可視化透明管理,最大限度降低發貨風險,客戶滿意度提升11%。
三一重工樁機工廠受制于其離散制造生產模式以及早期網絡和信息化技術的限制,數字化轉型困難重重。
依托樹根互聯“根云平臺”,樁機工廠透過設備互聯及5G攝像頭36000多個采集點收集工業大數據,將所有設備運行情況盡收眼底,樁機設備作業率從66.3%提升到86.7%;通過5G+工業互聯網建立管理駕駛艙后,8臺激光切割機只需2人巡檢,加工任務的開始、復位、尋邊操作均可遠程無人化操作;首創的采用5G精準授時、激光slam定位、舵輪雙車聯動重載AGV,實現超長超重物料的雙車協同搬運,讓單節桿長度27米、重8.0噸的鉆桿自動化運輸不再困難。
截至目前,海爾已擁有5家“燈塔工廠”,成為擁有“燈塔工廠”數量領先的中國企業之一,而海爾卡奧斯COSMOPlat工業互聯網平臺已賦能6家工廠入選“燈塔網絡”,包括5家海爾互聯工廠和青島啤酒廠,形成了成熟的“燈塔工廠”建設方法論。
在卡奧斯的助力之下,擁有100多年歷史的青啤通過柔性生產變革與以工業互聯網為核心的數字化平臺的建設,不僅實現了降本增效,更作為行業典范成為啤酒飲料行業首座“燈塔”。青島啤酒依托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技術實現了全面轉型:定制平臺、供應商制罐平臺以及制造平臺、分揀平臺得到了打通,數據成為驅動生產銷售的“指揮棒”,客戶訂單的交付時間和新產品開發時間降低50%,定制化啤酒的份額和營收則分別增長33%、14%。
未來,隨著5G、人工智能、數字孿生技術的不斷完善,技術瓶頸逐個突破,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場景將加速拓展,持續賦能中國企業的智能化和數字化轉型,中國制造業將會涌現出更多的世界“燈塔工廠”,引領世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