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 日,記者獲悉美國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于 10 月 10 日發布了 2022 年度“全球前 2% 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2)。騰訊共 8 名科學家入選 “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30 名科學家及專家入圍“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其中,騰訊首席科學家張正友博士世界排名 1002,中國排名 Top10。
據了解,“終身科學影響力榜單”更加關注整個學術生涯迄今的影響力,“年度科學影響力”則更聚焦本年度(2022 年)的學術成就。
該榜單由斯坦福大學 John P.A. Ioannidis 教授團隊聯合國際權威學術出版社愛思唯爾發布,基于全球約一千萬科學家的論文引用數、h 指數(全稱“H-index”,用于評估研究人員的學術產出數量與學術產出水平)、合著者調整的 hm 指數、單獨或第一作者的文章引用數等綜合參數,反映科學家的產出量和學術影響力,收錄了來自 22 個學科領域、176 個子學科領域全球排名 2% 的科學家。
騰訊共有張正友、劉威、俞棟、姚建華、鄭冶楓、王玨、郭殿升、唐都鈺 8 名科學家及專家同時入選 “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 (共 195,605 位)和“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共 200,409 位),涵蓋人工智能與圖像處理、信息與通信技術、醫學成像等前沿技術領域。這表明騰訊在基礎研究上已具備較高國際影響力,科學家、專家的技術領先性收獲國際權威認可。
值得關注的是,騰訊首席科學家張正友博士在信息與通信技術、人工智能與圖像處理、網絡與通訊等子領域,世界排名分別為第 36 名,第 30 名,第 30 名,中國排名均進入前三。
近年來,騰訊持續加大在基礎研究方面的投入,2022 上半年研發投入達 304 億元,同比增長 26%。此外,《2021 年騰訊研發大數據報告》數據顯示,2021 年騰訊研發人員數量同比增長 41%,新增研發項目超 6000 個,增量同比 2020 年增長 51%。
從學術成果來看,騰訊在 ICML、CVPR、NeurIPS、ACL 等多個頂級學術會議或期刊累計入選論文超過 285 篇,并在 DSTC 8 等多項競賽奪冠,展現了業界領先的研究能力與技術實力。今年 9 月,騰訊在人工智能、生命科學跨學科應用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基于大規模預訓練語言模型的單細胞轉錄組細胞類型注釋算法》),登上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子刊《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該期刊在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領域期刊中排名第一。
騰訊作為最先投身基礎科學研究的科技公司之一,持續鼓勵科學探索,布局前沿科技。2018 年設立的“科學探索獎”,激勵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青年科技工作者。同時,騰訊豐富的業務場景為前沿的研究成果提供了最佳的“訓練場”。在此基礎上,騰訊充分打磨自身技術能力,通過騰訊云以產品和服務的形式面向金融、政務、醫療、交通、教育等各行業開放,充分發揮基礎研究的應用價值,助力實體經濟的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