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個月之前,扎克伯格曾說過,裁員是最后的手段。而就在昨日,Meta啟動了史上最大規模裁員,“寒氣”已然傳遞到大洋彼岸的硅谷頂級科技公司。
昨日,Meta公司宣布將裁員1.1萬人,這是Meta成立18年以來首次大規模裁員,也是科技行業今年規模最大的一次。自2004年創立以來,Meta的員工數量一直在穩步增加,截至今年9月底,其員工數量已經達到87314人,此次裁員人數占員工總數的13%。不僅如此,Meta公司還宣布將削減可自由支配的開支,并將招聘凍結期延長至2023年第一季度,以成為一個更精簡、更高效的公司。
在具體細節方面,被裁的員工將獲得16周的基本工資作為遣散費,并在此基礎上,工作每滿一年將額外獲得2周的基本工資,上不封頂;此外,公司還將為員工及家人額外支付六個月的醫療保健費用,有薪假期將獲得支付;被裁員工的限制性股票將于11月15日支付;對于非美國員工,公司將給予通知期和簽證寬恕期。
曾經,能夠進入Meta工作是很多名校學子的愿望,而如今,夢想破碎的聲音回響在硅谷和Meta位于全球多地的分部里。這家以社交媒體起家、轉型以元宇宙為未來支柱性業務的公司,也經歷了難以忘卻的噩夢:在過去一個月里,公司股價崩盤,承受著巨大的輿論壓力和來自股東的壓力,最終傳聞成真,被迫進行殘酷的裁員“割肉”。
在公司的內部信中,扎克伯格主動承認裁員是由于自己的判斷失誤造成的,他表示:“對這些決定以及我們如何走到這一步,我錯了,我對此負責。我知道這對每個人來說都很艱難,我特別對那些受影響的人感到抱歉”。此外,扎克伯格還表示,公司未來將專注于少數“高度優先”的領域,包括人工智能、廣告和元宇宙。
從年初至今,Meta就受到了來自內外部因素的雙重打擊,包括經濟放緩、來自TikTok的競爭以及蘋果隱私政策的變化,使得廣告這一常年占據公司95%以上營收的核心業務,開始出現明顯的下滑。早在今年2月,Meta公布的財報數據就顯示去年第四季度廣告收入同比僅增長20%,比此前八個季度的平均值還要低10個百分點,并且日活用戶數首次出現下降,這一消息也讓Meta在次日就損失了超過四分之一的市值。
從6月開始,Meta就已經在通過各種動作來削減運營成本,包括推遲招聘、提高“末位淘汰”的人員比例、施行“工位輪用制度”等。如果說之前的Meta還略顯“羞澀”、顧及自己科技巨頭的顏面,那么在三季報發布后,其元宇宙核心項目Reality Labs的巨額虧損已經讓它已經沒有任何選擇的余地。根據三季度的財報數據,Meta公司的成本和支出同比增長19%,但凈利潤同比暴跌52%,連續4個季度出現下滑,而且和兩年前的同期相比,Meta的收入僅僅增加約30%,但研發支出和日常支出卻分別近乎增長100%。這份讓人失望的財報,也導致該公司在次日交易時段股價再度大跌24%。在最后的業績展望中,Meta還預計Reality Labs在2023年的運營虧損“將同比大幅增長”。
自從在2021年下半年公布從社交網絡向元宇宙轉型的戰略以來,Meta的資本信任度大跌,質疑的聲音更是此起彼伏。在宣布“All in”元宇宙前,Meta的每股股價最高曾超過380美元,之后便開始一路下滑,今年的股價更是下跌約70%,市值已從超過10000億美元跌落至當前的3000多億美元水平。
隨著股價跌至新低, Meta也成為今年標普500指數中表現最差的成分股。截至今年10月,負責元宇宙業務的Reality Labs已經虧損了94億美元,去年虧損超過100億美元,而自2019年扎克伯格確定元宇宙的戰略至今,Meta已經在Reality Labs業務部門燒掉了300億美元,根據扎克伯格的設想,Meta將搭建一個完整的生態閉環,包括現象級的硬件設備、不斷更新的優質內容、持續有效的平臺運營,以及良好的開發者生態,但目前的表現顯然與這一預期相差甚遠。
另外,據《華爾街日報》報道,Meta多份內部文件顯示其元宇宙旗艦產品Horizon Worlds也未能達到內部預期。最初,Meta的目標是Horizon Worlds到今年底實現50萬月活,但截至目前這一數字還不到20萬,且大部分用戶在使用Horizon Worlds一個月后就不再返回該平臺,用戶數量自春季以來一直在穩步下降。最近幾周,Meta甚至已經將這一目標降為28萬。
除此之外,在硬件端,雖然Meta擁有全球最龐大的用戶群體,Quest 2自推出以來也已售出1480萬臺,但Meta在10月初剛剛發布的價值1500美元的Quest Pro頭顯,因為過于高昂的價格和有限的用途,并沒有激起太多浪花。
但即便如此,扎克伯格還在為大力投資發展元宇宙辯護,“我們顯然在做一些領先的工作,那將為下一個重大的計算平臺做鋪墊工作。”在三季報的展望中,Meta也表示2023年之后將繼續加快對這一業務的投資步伐,明年全年的總支出將在960億美元至1010億美元之間,高于今年的850億美元至870億美元,以便能夠實現長期增加分公司整體營業利潤的目標。與此相對應的是,在此次裁員中,負責元宇宙相關業務的部門似乎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在疫情初期,雖然全球經濟受到重挫,但科技公司的股價卻表現得非常好,蘋果、亞馬遜、微軟、Meta等科技巨頭的市值都曾突破萬億美元大關。與其他科技巨頭一樣,Meta在此期間一直在持續招聘,在疫情最開始的兩年,總共招聘了27000多名員工,今年新增的員工數甚至超過了此次裁員的人數,達到了15344人。而如今,幾乎每一家科技公司都感受到了“寒意”,亞馬遜更在近日創下了全球首家市值蒸發1萬億美元的紀錄。微軟、谷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也刷新了近年來營收增速的下限,同時凈利潤也紛紛大跌。
都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在這樣的市場表現下,大部分企業的日子都不好過,很多科技公司都在承受著全球經濟動蕩帶來的陣痛,業務收縮或關閉、裁員、凍結招聘等操作愈發常見。早在今年上半年,美國多家科技公司就啟動了不同程度的裁員或放緩招聘:5月時,微軟放緩了招聘速度,7月時,表示將裁員約1%的員工,規模涉及約1800人;本月初,在線支付公司Stripe以及出行共享公司Lyft的裁員幅度分別為14%和13%;而僅僅一周前,剛剛收購推特的馬斯克就宣布裁員50%,僅加州辦公室就有近千名員工被裁,整個公司將有3700人被迫離職。同樣地,蘋果、亞馬遜也先后對外宣稱,將會放緩甚至停止招聘。
根據某人力資源機構的統計,僅僅在10月,美國科技行業就裁員9587人,成為自2020年11月以來裁員人數最多的月份。截至11月10日,今年已有763家科技企業共計宣布裁員逾10.6萬人,寒意似乎正在加速蔓延至全球科技行業。
寫在最后
當年,Facebook從PC端轉向移動端的英明決策使其在移動互聯網的浪潮中始終占據著主導地位,而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潮水褪去,切換到元宇宙賽道的Meta還沒有形成足夠大的用戶規模作支撐,而在此基礎上,疊加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周期,Meta想要在短期內重現往日的輝煌更是難上加難,如果小扎繼續一意孤行,恐怕未來還會有更多的人為他的元宇宙夢想“買單”。
經濟“寒冬”對全球互聯網公司造成的影響不容忽視,同屬科技行業的物聯網企業如何渡過此輪危機,明年又會有怎樣的機會需要把握,歡迎報名參加“2022中國AIoT產業年會”,會上將會為您一一解答。
12月7日 深圳
“2022中國AIoT產業年會”再度與您相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