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消息,據彭博社報道,蘋果公司近期正規劃自研一項關鍵芯片,目標是在2025年取代博通(Broadcom)公司的相關芯片,這意味著博通未來將會失去蘋果的訂單,這對博通公司來說將會是一大打擊。
彭博社援引述蘋果內部消息人員指出,蘋果除了致力于開發自己的移動通信基帶芯片,取代高通產品之外,目前也在計劃自研藍牙+WiFi的新型芯片,以用在自家產品上,從而取代目前博通的供應商地位。
資料顯示,目前蘋果是博通的最大客戶,2022 年博通有近70億美元營收來自蘋果,蘋果對博通的營收貢獻比高達20%。
根據博通公布的2022財年(2021-10-31至2022-10-30)財報顯示,該財年營收為332.03億美元,同比增長21%。在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博通2022財年的凈利潤為114.95億美元,較上一財年的67.36億美元增加47.59億美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為165.26億美元,較上一財年的125.78億美元也有明顯增加。從近三年的業績表現來看,博通的營收、利潤及利潤率都保持了持續的增長。
從研發投入來看,博通的研發費用近幾年都在接近50億美元左右,但是在占營收當中的占比卻在持續下滑,2022財年已跌至14.8%。
在蘋果計劃2025年采用自研芯片替代博通產品的消息傳出后,博通9日股價應聲重挫4.7%,最終以下跌2%至每股576.89 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博通610億美元收購VMware的交易案目前正面臨歐盟監管機構準備的反壟斷調查,恐將使得這筆交易遭遇挫折。
蘋果對于開發自研芯片以減少對供應商依賴的策略非常堅定,繼自研的A系列手機處理器芯片大獲成功之后,2018 年蘋果又開始迅速將英特爾CPU 產品替換為自研的M系列處理器,現在蘋果也在努力自研以替代高通和博通的產品線。
蘋果自研5G基帶芯片以替代高通基帶芯片的消息早已不是新聞。在蘋果與高通之間的專利訴訟于2019年4月達成和解,7月又宣布以10億美元收購了英特爾“大部分”的手機基帶芯片業務之后,蘋果自研基帶5G芯片的決心也全面顯現。不過,由于自研基帶芯片面臨著較高的技術難度和專利壁壘,蘋果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
根據2020年2月爆發的一份由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公布文件顯示,蘋果至少在2024年前都需要購買高通的5G基帶。該文件當中提到,2020年6月1日到2021年5月31日蘋果將使用驍龍X55基帶,2021年6月1日到2022年5月31日使用驍龍X60,2022年6月1日到2024年5月31日使用驍龍X65或者驍龍X70。這也意味著蘋果最快也要在2024年下半年才會大量采用自研的5G基帶芯片。
在2021年11月的高通投資者日會議上,高通透露向蘋果供應基帶芯片的業務在未來兩年會收縮,2023年大概只有20%的iPhone才會用高通基帶。不過,蘋果的在基帶芯片的研發上似乎遭遇了挫折。
今年6月,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通過Twitter表示,蘋果自研的5G基帶芯片可能已經遭遇“挫折”,因此高通仍是2023下半年新iPhone 5G基帶芯片的獨家供應商。不過郭明錤也表示,相信蘋果會繼續開發5G基帶芯片,但他沒有給出時間表。
從目前的信息來看,預計2024年推出的四款iPhone 15系列機型都將搭載高通驍龍X70基帶芯片。因此,蘋果自研5G芯片可能要2025年才會推出。
資料顯示,高通有近100億美元的營收來自蘋果,營收占比達22%。顯然,如果蘋果5G基帶芯片研發成功,并開始大量部署,也將對高通的業績造成重大打擊。
另外,消息指出,蘋果除了正在開發的基帶芯片和藍牙+WiFi 芯片之外,目前也已有規劃設計出一款芯片將三種功能合而為一。
不過為了謹慎起見,蘋果將和M1 芯片一樣,先將自家設計芯片用在一項產品上,因此新的藍牙+WiFi 和基帶芯片,都可能先用在2024年或2025年的其中一款iPhone 上,以觀察市場反應及產品表現,然后再陸續普及到其他產品。
需要指出的是,在無線芯片方面,蘋果目前擁有W系列和H系列自研芯片。2016年,蘋果第一款自研無線芯片W1與第一代AirPods同時問世;2017年,蘋果為Apple Watch 3 研發支持藍牙的W2芯片;2018年,蘋果推出又推出了W3芯片;2021年,大幅提升了無線連接表現的自研芯片H1問世。
以蘋果目前運用在Airpods系列的H系列芯片和Apple Watch系列上的W系列芯片的成果來看,蘋果在無線芯片的研發上已累積一定實力,不過要完全取代博通和高通,預計還需要五到八年以上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