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芯片設計領域龍頭企業紫光展銳官方發布了2022年度盤點,其中有不少值得關注的信息。據介紹,2022年,紫光展銳在5G領域成熟商用、揚帆起航,已經在技術、產品與解決方案、終端應用及行業布局上形成了完整的鏈路。同時,紫光展銳的5G芯片也已經完成了系列化:目前,紫光展銳旗下有T820、T770、T760、V516、A7870、P7885等多款5G芯片平臺,其中,紫光展銳的T820 5G芯片還在不久之前獲得了“中國芯”優秀技術創新產品獎。V516榮獲了“中國半導體創新產品和技術”獎。
基于這一系列優秀的產品布局,紫光展銳得以逆市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2022年全年營業收入達到140億元,同比增長20%;其中,5G產品(5G物聯網產品)出貨量同比增長146%。在整體市場面臨著較大壓力的情況下,能夠取得這樣的增長速度,對于該領域的芯片廠商而言實屬不易。
在國內的芯片行業中,紫光展銳還是少有的能夠像高通、聯發科那樣為智能手機廠商提供核心處理器的企業。而近年來,除to C市場以外,從消費電子起家的紫光展銳還在to B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工業電子方向快速崛起,實現了雙翼布局,紫光展銳的工業電子也并不是傳統的電氣化工業器件,而是以萬物智聯為代表特征的新一代工業電子,為不同的行業應用場景提供所需的連接、計算能力,并在5G+AI的加持下,廣泛連接人和物、物和物。
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物聯網領域發生的重大事件之一就是“物超人”時代的正式到來:國內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數首次超過了移動電話用戶數,我國也因此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首個實現“物超人”的國家。這標志著從5G時代開始,移動網絡從過去的服務人和信息消費進一步拓展到服務千行百業,“萬物互聯”的愿景將真正成為現實。
全球物聯網與非物聯網連接對比(單位:十億)
從上圖可以看出,在非物聯網連接還處于絕對優勢的年份,物聯網連接數的占比就在穩步上升。而在傳統的2G/NB-IoT領域持續拓展新客戶的同時,紫光展銳便準確把握中速率物聯網機會,開始全面開拓Cat.1市場,推動LTE Cat.1bis標準在國內落地。在2017年時,當3GPP Cat.1bis標準還在被如火如荼地討論之際,紫光展銳的Cat.1bis芯片就已經提上規劃和設計日程;2018年,展銳Cat.1bis芯片樣片已經開始針對戰略客戶進行推廣、合作與開發;在2019年,紫光展銳率先發布了全球首個LTE Cat.1 bis物聯網芯片平臺——8910DM,可應用于萬物互聯的各個領域。在其他廠商接連推出Cat.1新品的同時,紫光展銳的合作伙伴們已經以更快速度發布了產品和應用。
同樣在2019年,在低速物聯的高增長態勢下,物聯網連接數已經和非物聯網連接數持平,2020年時已經實現了“物超非”。同年5月,工信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開篇就提出要建立NB-IoT、4G(含Cat.1)和5G協同發展的移動物聯網綜合生態體系,使用NB-IoT滿足大部分低速率場景需求,以Cat.1滿足中等速率物聯需求和話音需求,以5G技術滿足更高速率、低時延聯網需求。在技術方面,紫光展銳在工信部指出的這三大物聯網基礎連接技術NB-IOT、Cat.1/1bis、5G方向均有提前布局,通過成熟商用的產品在市場占據了領先地位。
而上圖還預測到2024年時,5G Redcap將會帶動5G物聯網獲得極大發展。作為輕量級的5G技術,由于能以更低的成本滿足中高速物聯場景的需求,從而拓寬5G的應用場景,推動無處不在的萬物互聯,RedCap自誕生以來就備受產業關注,將進一步提升5G應用于垂直行業市場和個人消費市場的服務能力,促進應用場景的豐富和規模推廣。
作為優秀的5G芯片開發商,紫光展銳在5G時代始終保持著領先優勢,早在5G R16標準剛剛凍結之際,展銳就攜手中國聯通投入到5G先進技術的研發中了,雙方共同完成了全球首個基于3GPP R16標準的eMBB+uRLLC+IIoT(增強移動寬帶+超高可靠低時延通信+工業物聯網)的端到端業務驗證,成為全球支持5G eMBB、uRLLC、mMTC全場景的芯片供應商之一。
去年6月9日,隨著3GPP R17標準凍結,標志著5G的第二個演進版本標準正式完成。其中,RedCap聚焦于可穿戴設備、工業傳感器和視頻監控三大核心業務場景,預計到2030年時在全球將達到近百億連接,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而隨著RedCap標準凍結和相關測試順利完成,業界一致預期RedCap將在今年開啟商用階段,紫光展銳在RedCap領域的努力也逐一顯現,不僅基于多年來深耕行業市場的理解進行了詳盡分析,更是深度參與其中。2022年10月時,紫光展銳相繼完成了中國移動首個5G R17 RedCap功能與性能驗證、攜手中興通訊順利完成了5G R17版本的RedCap關鍵技術實驗室驗證和北京懷柔外場性能測試。
不僅如此,當前業界的主流模組廠商也已經基于紫光展銳的5G芯片V510、V516推出多款5G模組,搭載展銳5G芯的5G模組和5G終端,已在全球多個市場進行賦能,借助于紫光展銳此前多年打造的超百個行業終端應用案例,有望今后在RedCap商用落地中繼續發揮出重要價值,5G技術也將進一步加速智慧醫療、智慧物流、智慧電力、智慧采礦、智慧交通、智能制造、智能園區等行業的智能化升級。
根據Statista 數據,全球5G芯片市場將保持快速增長,到2027年有望增至229億美元,2022-2027年的CAGR將達到33%以上。但在智能手機銷量疲軟甚至下滑的背景下,想要達到這樣的復合增長率,物聯網自然成為各大芯片廠商的新目標。
在物聯網等領域,紫光展銳也已經全面布局,形成了完整的產品及解決方案。根據第三方市場研究報告,紫光展銳已成為全球排名前二的蜂窩物聯網芯片和解決方案提供商,并在LTE Cat.1芯片領域的市占率穩居全球第一。
在工信部《關于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指出的物聯網業務三大場景(5G、4G(含LTE-Cat.1)、NB-IoT)中,紫光展銳均有成熟商用的產品組合,且已演進到全新一代。同時,紫光展銳已悄然成為行業背后的芯片隱形冠軍。例如,紫光展銳在智能POS終端芯片領域的市占率全球第一,在智能OTT機頂盒Wi-Fi芯片領域市占率國內第一。不僅如此,隨著技術發展帶來的新市場和新需求,紫光展銳還在諸多典型垂直行業中實現了精準的技術路徑和產品布局:
在廣域物聯網領域,紫光展銳推出了業界首款5G R16 Ready芯片平臺V516、國內首款支持寬溫的LTE Cat.4/WCDMA/GSM四模物聯網芯片V8310、全球首款LTE Cat.1bis物聯網芯片8910DM等
在汽車電子領域,紫光展銳推出了首款5G智能座艙芯片平臺A7870以及4G高性能車機芯片解決方案等
在局域物聯網領域,紫光展銳推出了高性能Wi-Fi 5數傳芯片組合
在智能顯示領域,紫光展銳推出了輕智能云電視解決方案M512和高競爭力無線投屏解決方案6710W
此前,紫光展銳在對外演講中提到要“利用3-5年的時間在消費電子、物聯網、汽車電子、智能顯示及元宇宙等信息領域擁有自己的話語權”。而這一系列成果的背后,都展現了紫光展銳其對與技術代際和市場機遇的深刻洞察和戰略布局,為新一波數字經濟浪潮提供基石技術支撐。
在toB領域,5G的確擁有巨大的前景和價值,而這片新藍海不僅將是驅動整個社會數字新經濟的新增長引擎之一,也將繼續成為驅動紫光展銳業績騰飛的第二增長曲線和新的增長極,使其領航垂直行業“芯”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