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遠在他鄉的“養寵人”而言,佳節團圓之際并非一味的開心與幸福,反而會陷入“喜憂參半”的焦慮中——喜的是回家團聚,享受團圓時刻;憂的是寵物無人照應,心中充滿擔憂與不安。
近年來,我國寵物經濟進入快速發展期。自2020年以來,“空巢寵物”生活質量難以保障的問題,成為養寵人最大的“痛點”,但同時也激發出新的機遇與市場。
伴隨著養寵觀念的變化,“科學養寵”“精細化養寵”成為潮流,寵物用品市場迎來迭代發展,智能養寵、科技養寵促使寵物智能用品市場迅速擴大,并逐漸受到資本追捧。
面對寵物經濟的方興未艾,寵物智能用品正游向“藍海”。
“原本回家過年是件開心的事情,可是一想到我的貓,又很犯愁。”長期在青島工作的李女士家里有兩只貓,她告訴記者,因為要回淄博老家過年,寵物貓該如何安置,成了一件頭疼的事情。
“我的兩只貓都比較內向,如果在短期內頻繁更換生活環境,會造成應激反應,影響健康,而且交通方式也很受限。因此,我只能把兩只貓放在家里獨自生活。但是這七天我會非常焦慮,擔心它們會吃不好,喝不好,而且貓砂盆也不能及時清理,生活環境會慢慢變差。”李女士表示。
越來越多養寵人因寵物的存在不再孤單,生活更加豐富。然而,養寵人并非所有時刻都能照顧到自己的愛寵。
在青島安家的王女士養了一只名叫端午的寵物貓,與李女士的情況相似,同樣面臨因出遠門寵物無人照顧的問題,“今年過年,我有兩個周的假期,打算早點回泰安老家過年。如果讓端午獨自在家生活兩個周,這是絕對不可能的,我是絕對不會放心的。”
王女士告訴記者,她也考慮過上門喂養的服務,但會害怕不安全,也擔心喂養不到位。因此,王女士最后選擇開車帶著端午回泰安老家過年,“雖然帶著端午會有些麻煩,但至少我很放心。”
端午成為“春運”一員,與王女士一起開車回泰安過年
根據《2021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城鎮寵物狗和寵物貓總數超過1.12億只,其中寵物狗數量約為5429萬只,寵物貓數量約為5806萬只,增速高達10%。在此基礎上,由于養寵人出遠門而變成“空巢寵物”的寵物數量同樣增長,如何保證“空巢寵物”的生活質量成為養寵人亟待解決的痛點問題。
痛點往往是最好的機遇。隨著養寵觀念的變化,以及寵物生活質量的需求,寵物智能用品順勢而生,成為養寵人的“新寵”,有效解決了“空巢寵物”的喂養問題。
“以前我出遠門,都是我的父母來幫我照看寵物貓,給它們添加貓糧與水。自從我用了智能喂食器和自動飲水機,就不用再麻煩他們了。而且平常也能‘解放雙手’,非常方便。”養有多只寵物貓的徐女士告訴記者。
“近年來,智能養寵的心智正在快速建立,品類也在出現高速增長。”天貓寵物貓狗用品行業負責人商霖表示,養寵人的需求促使寵物智能用品實現從0到1的快速興起。目前,在寵物飲食清潔等日用品領域,智能產品的成交占比已達到30%以上。
“現在,對于寵物而言,智能飲水機、智能廁所、智能喂食器就像我們俗稱的‘三大件’。在健康喂養的基礎上,針對寵物清潔、護理的需求,‘三大件’變成‘四大件’,以烘干箱為代表的清潔和護理類科技產品也進入了尋常百姓家。” 商霖表示。
在技術的加持下,更多的品類伴隨豐富的場景延展。智能儲糧桶,智能環境監控、智能窩等保證寵物友好體驗的商品,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讓我們看到寵物經濟賽道越來越多的機會。
品質是消費者最關注的商品要素,也是行業的生命線。在商霖看來,寵物智能用品的核心在于通過技術不斷發展,不斷驅動,來提升品質和更加多的創新的服務,以同時滿足寵物生命特性和寵物主人理想生活的雙向需求。而這也是吸引養寵人“下單”的“密碼”。
“當初買智能喂食器是看上了定時投喂的功能,用了三年了。最近我在關注相關產品,打算給家里的寵物貓們換一款新的產品,希望能有自動識別寵物貓品種進行喂養或者即時投喂的功能。”徐女士表示。
徐女士家的智能喂食器
“技術是實現人寵‘對話’的語言,每一款寵物智能用品背后都是極高的研發投入。通過消費者的反饋,我們會找到產品迭代升級的方向,只有技術到位才能從人寵‘雙向維度’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小佩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佩寵物”)副總裁、聯合創始人魏瑋表示。
2022年“雙11”,小佩寵物在天貓寵物用品類目的貓狗用品、寵物智能等多個榜單中位列前三位。銷量的背后,是品牌的力量,而這份力量少不了技術的加持。魏瑋告訴記者,公司每年在研發創新方面的投入至少有總營收的8%以上。
寵物數量的迅速增長推動寵物經濟市場進入高速發展期,規模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寵物企業引來資本注入。
德勤咨詢發布的《2022年中國寵物食品行業白皮書》顯示,自2019年起,資本紛紛入局寵物經濟。其中,寵物食品賽道十分搶眼,迎來投資熱潮。2021年,有約30起寵物食品投融資事件,累計融資金額超百億人民幣。2022年1月至7月,寵物食品相關投資金額高達21.5億元。
A股市場給出的反饋的確如此。截至2023年1月16日,我國A股市場共有33家企業與寵物經濟概念有關。其中,有14家為2020年后上市的企業。
從行業領域來看,33家企業主要集中在寵物食品、寵物用品以及寵物藥品領域。其中,有8家與寵物食品相關,占比約24%。
相對的,在33家企業中,寵物智能用品企業的占比較少,僅天元寵物與瑞德智能兩家企業涉及寵物智能用品業務。
“與寵物食品相比,寵物智能用品的復購率相對較低。此外,與寵物食品行業的發展時間相比,寵物智能用品還很‘年輕’,市場占有率與滲透率還有很大空間。而對于消費品的投資,資本相對會更青睞復購率高的產品,所以寵物智能用品賽道目前的上市企業較少。” 上海聯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Catlink”)CMO王敏君表示。
“從垂直賽道來看,寵物智能用品賽道確實沒有那么成熟,但機會還是有的。”魏瑋表示。2021年,小佩寵物拿下由Sofina、鼎暉百孚領投的5000萬美元D輪融資。目前,小佩寵物已獲得超6輪,規模近10億元的融資額。
王敏君告訴記者,2022年的整體形勢比較復雜,但Catlink依舊拿下了天貓618、“雙十一”智能貓砂盆品類的第一名。雖然去年全年的投融資環境都不是很好,公司還是憑成績拿到了融資。
趨勢往往引來資本的追逐。商霖告訴記者,智能化可以說是寵物行業非常具有確定性的發展趨勢,“人寵互動、相互陪伴,這是智能養寵行業的魅力所在。行業的趨勢在于需要更好、更深刻的理解寵物需求,相信智能化等技術將不斷推動整個行業快速發展。”
根據《2021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城鎮寵物狗和寵物貓消費市場規模則達2490億元,較2020年增長20.6%。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寵物經濟產業規模將達4936億元,同比增長25.2%,預計到2025年,這一市場規模將達8114億元。
目前,寵物智能用品正加速奔跑,以Catlink、小佩寵物為代表的頭部品牌的部分單品甚至實現2到3倍的倍增,再加上天貓等電商平臺的助力,這些商家正引領著行業向智能化、多元化發展。趨勢之下,寵物智能用品正游向“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