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2022年,移動物聯網領域發生了多起事件,對未來多年行業走勢會發生深遠影響。歲末年初,我們不妨再次回顧一下這些事件。
近日,工信部正式發布了《2022年通信業統計公報》,披露了過去一年信息通信業相關數據,信息通信行業在2022年實現了平穩持續增長,作為數字經濟的底座,5G、千兆光網、移動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的融合賦能效應進一步凸顯。其中,移動物聯網作為信息通信領域的一個重點被多次提到,在連接數、收入增速、數字化應用等方面均呈現出亮點。在筆者看來,過去的2022年,移動物聯網領域發生了多起事件,對未來多年行業走勢會發生深遠影響。歲末年初,我們不妨再次回顧一下這些事件。
根據工信部的數據,2022年8月底,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發展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16.98億戶,超過移動電話用戶16.78億戶,我國正式進入“物超人”時代,我國也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首個實現“物超人”的國家。“物超人”是我國物聯網發展中一個里程碑事件,物聯網具有規模經濟的特點,在規模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形成應用的創新。
2015-2022年我國移動物聯網連接數(單位:億)
“物超人”后,我國移動物聯網依然保持高速增長。截至2022年12月底,移動物聯網連接數已達到18.45億,較8月底“物超人”時刻又新增了超過1.47億,2022年全年移動物聯網凈增數4.47億,增速近32%。根據工信部發布的數據,我國移動物聯網連接數已占全球70%,移動物聯網連接中,應用于公共服務、車聯網、智慧零售、智慧家居等領域的規模較大,分別達4.96億、3.75億、2.5億和1.92億。
在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透露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58萬億元,同比增長8%,而其中互聯網數據中心、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2.4%,拉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長5.1個百分點,成為電信業務重要增長極,其中物聯網收入增長24.7%。
2015年,我國移動物聯網連接數首次突破1億,而此后僅僅6年時間就突破了18億,年復合增長率超過62%。過去6年,國內經歷了NB-IoT、Cat.1的大規模發展,以及2G/3G持續減頻退網的過程,并與5G協同,形成低、中、高速率物聯網的網絡基礎設施體系,推動移動物聯網連接數的快速增長。
實際上,此前國內大量城市已實現了“物超人”。2022年11月召開的首屆移動物聯網大會上,中國信通院發布了TOP15“物超人”領先城市,包括深圳、常州、北京、杭州等城市,15個領先城市總人口僅占全國的13%,但移動物聯網連接數達7億,占全國移動物聯網連接數比例超過41%,其中個別城市“物超人”比例超過300%,體現了我國移動物聯網發展的顯著成效。
2022年11月,中國信通院發布了《2022年移動物聯網發展報告》,報告提出了分階段推動移動物聯網邁入百億物聯發展征途的路徑:第一階段為2021-2025年,目標是連接數達到20億以上,從當前發展情況來看,筆者認為這一目標應該會提前實現,甚至在2023年就能夠實現;第二階段為2026-2030年,本階段目標是實現移動物聯網連接數達到40-50億;第三階段為2031-2035年,本階段目標是實現移動物聯網連接數達到100億以上。
2022年,伴隨著5G標準化工作的進展,專門針對移動物聯網的技術標準和演進方向也持續明確,為未來移動物聯網產業發展明確路徑,多個方向是未來10年移動物聯網重點演進的方向。在筆者看來,重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方面是RedCap的標準化工作。RedCap全稱是Reduced Capability,即“降低能力”,相對于eMBB和uRLLC,它可以說是輕量級的5G,但相比NB-IoT這類低功耗廣域網,其性能高一些。2022年6月,R17已完成凍結,標志著5G第二個演進版本標準正式完成,其中一個亮點就是首個RedCap標準問世,這一標準是專為中高速率移動物聯網而生,我們看到業界開始依據標準推動其商用化進程,產業鏈多方進行RedCap的測試驗證和互聯互通實驗成為熱點。在已經啟動的R18研究中,RedCap也是其中一個重點課題,R18將對其進一步進行增強,包括在FR1降低終端帶寬至5MHz、降低終端峰值速率,以及能量效率增強和降低功耗,并推進支持RedCap終端的定位功能。長遠來看,RedCap具備了4G物聯網的大部分功能,能夠在一張網絡中實現不同等級終端的通信接入,在2025年之后開始接棒成為中高速率移動物聯網的主力。
另一方面是無源物聯網的標準化工作。3GPP R18的工作也于2022年啟動,在這一版本中,已將無源物聯網納入R18 RAN-level SI研究,在RAN全會先研究場景和目標,再對候選技術進行標準化。在此前3GPP RAN全會上,多家企業代表認為,無源物聯網將形成千億級連接規模,當前大量行業已明確了需求。在非3GPP陣營大力投入和發展新型無源物聯網技術,滿足大量場景需求的同時,若3GPP陣營對其不重視,尤其是當前3GPP現有技術無法支撐無源物聯網需求,則未來這一領域的市場空間將被非3GPP陣營占據,因此3GPP對無源物聯網的研究應該加速。當前,環境能量采集、反向散射通信等技術已進入3GPP陣營研究范圍中,并面向未來6G的愿景,成為5G Advanced和6G融合的重要候選技術,同時也將成為2030年后移動物聯網覆蓋超低成本、超低功耗和超大連接的主力。
除此之外,2022年3GPP針對移動物聯網標準化工作還表現在車聯網、衛星物聯網等方向的研究成果,這些也構成了未來10年移動物聯網技術標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R17中還包括了NB-IoT/eMTC支持非地面網絡(Non-Terrestrial Networks, NTN)的標準,推動NB-IoT與衛星通信融合,使移動物聯網的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到全球各個角落。
經過長期試點和醞釀,2022年年末工信部發布了《關于中國聯通和優友互聯合作開展移動物聯網業務轉售的批復》,正式啟動了移動物聯網業務轉售工作。在業界看來,這是繼2013年開放移動轉售業務試點以來,工信部持續推進電信業改革、推動移動轉售行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事件。本次批復聚焦于移動物聯網,對于物聯網產業發展來說也具有重大意義。
過去10年間,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發展不溫不火,截至2022年6月底,移動轉售在網用戶規模僅為8007萬戶,較2021年底減少1011萬戶,移動轉售行業收入累計為20.7億元,人與人通信的用戶規模早已見頂,聚焦于這一領域無法獲得新增用戶,因此物聯網作為虛擬運營商新的出路呼聲越來越高。
實際上,早在監管部門推動移動轉售持牌廠商開始物聯網業務之前,這些廠商已經開始了物聯網業務的探索。2017年底,據多家機構統計,已有超過三分之一的虛擬運營商涉足物聯網業務,如小米移動、聯想懂的通信、海航通信、樂語通信、遠特通信、民生通訊、北緯通信等都不同程度進軍物聯網業務,通過物聯網扭轉了單一移動轉售業務的經營困境。此外,還有一些廠商雖然沒有獲得虛擬運營牌照,但聚焦于物聯網通信和其他綜合性服務,實際上長期從事的也是類似于移動物聯網轉售的工作,如量訊物聯、飛貓智聯、仁物科技、中億集團等廠商。這些群體已經在很多領域深入扎根,服務了大量物聯網用戶,形成多個規模化場景。
本次正式啟動移動物聯網的轉售,給持牌的轉售企業提供了一條新的賽道。這些持牌轉售企業本身來自于多個行業,了解自己所在行業客戶的需求,能夠提供更為合適的物聯網接近方案。因此,移動物聯網轉售的啟動,讓更多主體可以參與到移動物聯網的推廣中,能夠在多個細分市場上擴大物聯網連接和應用場景。
市場研究公司Transforma Insights跟蹤了全球175家開展物聯網轉售業務的虛擬運營商,研究發現全球22%的蜂窩物聯網連接由虛擬運營商來支持,且虛擬運營商是蜂窩物聯網領域最具創新的群體,因此其支持的物聯網連接比例仍將上升。相信在移動物聯網轉售業務開放政策的驅動下,國內這一群體也會迅速成長為一股重要力量。
國內移動物聯網連接數占全球70%,意味著海外市場較為分散,規模經濟無法發揮出來。加上近年來各種因素影響,海外移動物聯網市場面臨巨大挑戰。2022年,海外移動物聯網市場發聲多起重大并購重組事件,顯著改變了海外移動物聯網市場格局,同時也對未來幾年國內外市場發展產生影響。
第一個典型的事件是“西方領先的物聯網方案商”組建,即海外知名物聯網模組廠商Telit宣布將收購法國防務、航空、軌道交通和安全供應商Thales旗下的蜂窩物聯網模組業務,并組建新的公司Telit Cinterion。除了中國廠商外,Telit和Thales代表海外蜂窩物聯網模組出貨量最高的兩家廠商,本次Telit收購Thales旗下蜂窩物聯網業務,將實現海外物聯網模組廠商出貨量排名的提升,同時也使海外物聯網模組廠商數量進一步收縮和集中度上升。雙方的聯合新聞稿標題中提到了雙方要組建“西方領先的物聯網方案商”,這一提法耐人尋味,提升應對中國模組廠商競爭力顯然是這次并購的目的之一。眾所周知,中國蜂窩物聯網模組廠商占據了全球市場大部分份額,并在海外開疆拓土,海外廠商抱團取暖來提升競爭力成為一個典型的選擇,成為未來數年全球移動物聯網市場的一個重要關注點。
第二個典型事件是Semtech宣布收購加拿大物聯網模組廠商Sierra Wireless。Semtech是低功耗廣域物聯網技術LoRa的擁有者,目前LoRa已成為全球物聯網事實標準,支持數億低功耗物聯網連接;Sierra Wireless是全球蜂窩物聯網模組領域的老牌廠商,曾經多年保持該領域領頭羊地位。Semtech斥資12億美元現金收購Sierra Wireless,作為其歷史上最大一筆收購,使其擁有了非授權頻譜+授權頻譜物聯網產品的組合,并實現從芯片到云的端到端方案組合。Semtech此前走出了一條LoRa生態的路徑,如今,物聯網產業發展面臨著更加復雜的環境,尤其是蜂窩物聯網領域已有大量具有實力的競爭者,Semtech目標是再造一個類似“LoRa生態”,實現價值轉化。
第三個典型事件是愛立信宣布將其包括IoT Accelerator和Connected Vehicle Cloud的物聯網業務出售給美國物聯網虛擬運營商Aeris公司。這兩個平臺構成了愛立信物聯網業務的核心,交易完成后,Aeris將擁有一個連接全球超過1億臺物聯網設備的平臺,覆蓋190個國家9400家全球客戶,也就是說,Aeris用僅有500萬臺物聯網連接設備和400家企業客戶,但卻收購了擁有9500萬臺物聯網設備和9000家企業客戶的平臺,這是一個典型的“蛇吞象”式收購,使Aeris快速成為物聯網領域具有影響力的一個平臺商。愛立信和Aeris之間的交易,聚焦的仍然是移動物聯網領域,從這一交易中可以看出海外廠商對移動物聯網的規模也非常看重,另外也體現了移動物聯網連接導向快速向價值導向轉移,對于未來全球移動物聯網市場發展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以上四個方面是筆者從過去一年移動物聯網領域發生的各類事件中選出來的典型代表,在筆者看來,這四個方面對于未來市場將產生深遠影響,借工信部發布《2022年通信業統計公報》的契機,與業界探討交流。感謝各位讀者過去一年的支持。2023年,筆者會繼續對物聯網產業市場進行觀察解讀,希望有更多優質內容呈現給讀者,為業界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