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經中文網1月26日報道,日本半導體企業Rapidus計劃最早在2025年上半年前建立試制2納米生產線,并于2020年代后半期啟動量產工序。據Rapidus社長小池淳義,確立該項技術需要2萬億日元(約合1045億人民幣),籌備量產線需要3萬億日元(約合1567億人民幣)。
據了解,Rapidus在先進制程芯片生產上將與臺積電和三星形成差異化的競爭,將來“僅以量產尖端產品的體制為目標,建立高收益商業模式”。
目前,2納米制程競技場上的巨頭玩家還包括臺積電、三星和英特爾。其中臺積電和三星也將2納米的量產時間定在2025年,而英特爾則將投產2納米的時間目標定在2024年。誰能率先量產,則意味著誰在超級計算機和人工智能等領域方面實現飛躍。
根據公開信息,Rapidus是豐田汽車、索尼、日本電信電話、日本電氣、日本電裝、軟銀、鎧俠和三菱日聯銀行等8家日企合資組成的芯片公司,成立于2022年11月11日。成立之初,Rapidus還獲得了日本政府700億日元(約合36.56億人民幣)的支持。
據悉,Rapidus是拉丁語中“快速”的意思,代表了該公司加快芯片生產過程的意圖,該公司的目標是力爭在2025年至2030年間開始生產“超越2納米”的高端芯片。去年12月,Rapidus與IBM達成合作,雙方將攜手推動2nm節點技術的研發、并導入Rapidus位于日本國內的生產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