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引擎迎來新時代,人工智能將重塑每一款軟件。
昨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宣布將推出名為“Bard”的AI聊天機器人服務以及更多的人工智能項目,百度緊接著宣布將推出類似ChatGPT的產品“文心一言”,將在三月份完成內測,面向公眾開放。這兩條新聞的熱度還沒有完全過去,微軟也放出了自家的大招。
今日凌晨,微軟于華盛頓州雷德蒙德總部舉行發布會,宣布推出新版必應(Bing)搜索引擎(https://www.bing.com/new)和 Edge 瀏覽器,集成了 OpenAI 開發的近期大熱的 ChatGPT 技術,向老對手谷歌發起新挑戰。據微軟介紹,新版必應搜索引擎最大的升級是,除了傳統搜索展示的網頁鏈接列表外,還會在網頁右側直接給出答案,類似于 ChatGPT 的方式來回答具有上下文的問題,如對比產品優劣、制定旅行計劃、定制聚會菜單等,從而大大優化搜索體驗。
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表示,新必應搜索采用GPT 3.5的升級版的語言模型“普羅米修斯”,比 ChatGPT 使用的GPT 3.5更強大,能夠使用最新信息和注釋答案更好地回答搜索查詢,可以切進或切出聊天模式,它的搜索查詢框最多可以接收1000個字符。此外,目前的ChatGPT僅支持2021年以前的數據,但必應的新版本更進一步,可以處理與更近期事件相關的查詢。在演示中,搜索引擎甚至能夠回答關于自己的版本發布問題,引用官方網站過去一小時內剛剛披露的消息。
不過,雖然新版必應已于今天上線,但現在大概率體驗不到新版必應,因為“桌面受限預覽”的體驗人數有限,已經擠不進去了。另外,用戶可以申請加入等待列表,未來在開放完全訪問權限后將可注冊體驗。公司預計在未來幾周內推出移動版本,并將可使用人數擴展到數百萬人。同時,新版必應并不會完全顛覆舊的、以鏈接為中心的必應,二者還會共存,AI的能力更多體現在為搜索進行“賦能”。
就在剛剛過去的周末,集成ChatGPT的新版必應曾短暫上線,部分幸運用戶已經體驗到了其強大的能力。今天,除了新版必應搜索引擎之外,微軟還在 Edge 瀏覽器上推出了兩項新的 AI 增強功能:聊天和撰寫,二者也將被直接嵌入 Edge 的側邊欄內。其中,“聊天”功能允許用戶總結目前正在瀏覽的網頁或文檔,并就內容提出問題;“撰寫”則是充當寫作助手,根據起始提示生成電子郵件、社交媒體帖子等常用文本。
據悉,微軟早已是ChatGPT的開發商OpenAI的主要投資者之一,其旗下的Azure也是OpenAI的獨家云計算供應商。多年來對人工智能技術傾注百億美元、陪跑多年的微軟,如今終于等來了收獲的時刻,ChatGPT的意外爆紅,讓微軟在常年被壓一頭的搜索業務上有了挑戰谷歌的底氣。
微軟CEO納德拉更是在發布會上高調宣稱,“搜索引擎的技術大戰,始于今日”。
他對媒體表示,科技行業的生存之道在于必須足夠敏銳地看到變革的浪潮,然后重新調整技術和商業模式,微軟經歷了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錯過了前一個,抓住了后一個。自十五年前的云計算浪潮之后,AI是少有的能讓他如此興奮的新技術。并且,搜索引擎是一項非常有利可圖的業務,AI技術確保了微軟能在這一領域繼續進擊。
事實上,在二十多年前,谷歌之所以一開始就能夠取得成功,是因為它重新構思了搜索領域可以做些什么,才靠此打敗了當年紅極一時的雅虎。時至今日,全球每天有大約100億次搜索查詢,有一半左右的提問都沒有得到準確答案,搜索引擎非常適合查找網站,但對于更復雜的問題或任務來說,它往往不夠用。當前,搜索領域出現的可能的范式轉變則是微軟等企業迎來的絕佳機會,如果做對了選擇和方向,或許當年谷歌和雅虎的情況還會再次上演。
也就是說,這場由OpenAI開頭,谷歌、微軟、百度等企業加入的“軍備競賽”,才剛剛開始。
有知情人士稱,除了新版必應和Edge外,微軟還將向企業提供定制版ChatGPT,幫助大公司使用ChatGPT技術推出自己的聊天機器人,并允許公司創建自己的ChatGPT自定義版本,即在發布時可刪除微軟或OpenAI品牌。這位知情人士說,微軟設想用這項新技術幫助客戶推出新的聊天機器人,或改進現有的聊天機器人,它可以為客服在服務對話中提供回答建議。
昨日,谷歌CEO皮查伊宣布推出谷歌下一代 AI 對話系統Bard,以此應對ChatGPT;百度也于昨日下午宣布將推出類似ChatGPT的產品——文心一言(英文名 ERNIE Bot),將在三月份完成內測并面向公眾開放。
除百度外,國內的科技巨頭近日也都有大動作,多家知名互聯網公司也紛紛公布人機對話相關專利。其中,騰訊公司申請的“人機對話方法、裝置、設備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專利可實現人機順暢溝通;阿里巴巴達摩院申請的“人機對話及預訓練語言模型訓練方法、系統及電子設備”專利可提升問答交互的準確性;華為公司申請的“人機對話方法以及對話系統”專利可識別用戶異常行為進行回復;三六零也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的人工智能研究院從2020年開始一直在包括類ChatGPT技術在內的AIGC技術上有持續性的投入,但截至目前僅作為內部業務自用的生產力工具使用,公司有計劃盡快推出類ChatGPT技術的demo版產品。
真的有那么好用嗎?
提到搜索引擎,用戶吐槽最多的想必就是排名廣告了,針對這一點,微軟的聲明類似于“改了,但沒完全改”。據悉,對于一些查詢,包括有關購物的查詢,新版必應的聊天功能同樣將顯示廣告。不過,與谷歌不同,微軟沒有一個巨大的廣告帝國需要保護,因此該公司可能愿意放棄一些收入,以從谷歌手中奪取搜索的市場份額。
此外,微軟還聯合了OpenAI來專門實施保護措施,抵御有害內容,努力解決錯誤信息和虛假信息、內容攔截、數據安全等問題,并根據自己的原則阻止那些宣傳有害或歧視性的內容。微軟也將繼續運用自身負責任AI生態系統的全部力量,來開發新方法以降低風險。
同時,作為一個人工智能產品,其自然也存在出錯的可能性,畢竟不少人就指責ChatGPT會自己編造一些答案。在官網中,微軟在常見問題解答一欄稱,必應嘗試讓答案保持有趣和真實,但鑒于這是早期預覽版,它仍可根據匯總的Web內容顯示意外或不準確的結果,可以通過詢問“你在哪里獲得該信息?”來了解詳細信息或為自己檢查原始的信息來源。
此前,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表示,他對ChatGPT以及去年人工智能領域的進步感到非常興奮,這種技術出現的重大歷史意義,不亞于互聯網和個人電腦的誕生。在2月6日公布的最新采訪中,蓋茨罕見地再次表示,人工智能將被廣泛議論,成為“2023年最熱門的話題”,并在未來改變就業市場。不過,蓋茨警告,人工智能存在失控或走向錯誤的風險,在引發討論的同時勢必也會帶來大量爭議。
一個月之前,OpenAI的知名度也還僅限于科技圈內,但伴隨著ChatGPT的爆火,OpenAI的網站訪問量快速攀升,目前已躋身全球TOP50網站。去年11月時,OpenAI網站的月訪問量為1830萬,主要訪問人群來自技術社區,而在今年1月份,該網站的訪問量已經突破了6.72億,增長了3572%,這也意味著OpenAI的網站訪問量超越了AOL、Zoom和AT&T等巨頭。
面對這樣全球性的熱點,A股自然也不會放過炒作和投機的機會。截至2023年2月,ChatGPT概念股已有24只股票,相關ChatGPT概念股“漲聲”一片。Wind數據顯示,春節開市以來截止2月8日,Wind熱門概念“ChatGPT”指數累計上漲超60%,海天瑞聲、云從科技等累計漲幅已經翻倍。由于股價的異常波動,部分概念股公司已經收到關注函,現在聞訊入場的投資者,很可能會面臨虧損的結果,請大家務必冷靜對待。
同樣,東北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付鵬也表示,他對此類項目保持謹慎態度,“我不是一個IT男,沒法從技術層面去評價。但是一旦一個新生事物突然之間告訴我融資融了多少錢的時候,我會超級謹慎,可能會認為它虛的東西多于實的東西”。付鵬認為,就像這幾年大火的元宇宙一樣,每當有一個新的熱點,國內就會掀起一輪熱潮,但是熱潮過后并沒有幾個想項目是真正能夠走下去的,“我們所有的人都在等一個突破,但是恰恰所有東西都無法形成突破,導致這種熱點式的項目頻發,但真正的突破點卻遲遲沒有產生”。
寫在最后
筆者認為,ChatGPT是首次在產品層面讓用戶進行了打分,并非是純技術的突破,對于中文環境來說,雖然國內企業已經具有了大模型的研發和訓練實力,但由于中文語料相比英文語料在數量上少太多,同時語料質量參差不齊,想要做出媲美或者超越ChatGPT的產品,想必還有一段路要走,最終這顆“掌上明珠”花落誰家更是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