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報道(文/張軼群)日前,高通推出宣布推出全球首個5G NR-Light(也稱作RedCap)調制解調器及射頻系統——驍龍X35 5G調制解調器及射頻系統。
這款更低成本的平臺,旨在助力打造復雜度更低、成本高效的NR-Light終端,并能夠滿足中端用例的需求,為終端制造商提供了取代LTE CAT4+終端并向5G遷移的長期解決方案,最終推動5G普及并加速向統一的5G網絡轉型,并將開啟下一波5G擴展浪潮。
驍龍X35是集成了優化的射頻集成電路(RFIC)和電源管理集成電路(PMIC)模組的3GPP Release 17 RedCap調制解調器,為OEM廠商提供面向全新用例打造下一代終端的5G新性能。靈活的精簡架構和高度集成的調制解調器及射頻系統帶來出色的能效和散熱效率,并為緊湊型終端的定制提供小巧的外形尺寸設計。
據了解,驍龍X35支持更多優化的設計并實現了多項突破,驍龍X35可以使(模組、終端的)成本更優,同時它也能降低復雜度,幫助終端廠商的產品更快、更好地上市。此外,NR-Light終端對能效有著更高要求,驍龍X35能夠支持更高能效。從應用來看,RedCap的應用場景非常豐富,包括CPE等大眾市場終端用例、工業物聯網用例,以及消費級物聯網用例,例如XR眼鏡或者智能手表,這類終端需要更小尺寸的模組。驍龍X35支持更緊湊的尺寸,能夠助力打造外形尺寸更小巧的終端。總體而言,驍龍X35能夠助力打造成本更優、復雜度更低、更高能效和更緊湊尺寸的終端。
高通技術公司產品市場總監楊思云表示,希望通過驍龍X35賦能整個5G生態系統的擴展。作為新一代的高通5G解決方案,驍龍X35調制解調器及射頻系統能夠賦能多種類型的終端。
除了支持3GPP Rel-17定義的常規特性外,驍龍X35還支持一系列特別的功能。首先,驍龍X35可以支持5G和4G語音,也就是VoNR和VoLTE;其次,驍龍X35能夠支持精準定位;同時,因為驍龍X35本身是基于5G打造的解決方案,所以具備超低時延特性;此外在峰值速率方面,驍龍X35理論上能夠支持的峰值速率可以達到220Mbps。上述這些卓越性能,可以支持各種不同場景。
此外,據楊思云介紹,驍龍X35還采用了高通先進的調制解調器及射頻技術,包括包絡追蹤技術、Smart Transmit技術、全球頻段支持等。無論是對于降低功耗、提升網絡性能,還是對于中國客戶實現產品出海,都是非常好的選擇。
總結而言,作為高通率先發布的全球首個5G NR-Light調制解調器及射頻系統,驍龍X35具備成本更優、更低復雜度、更高能效和更緊湊的尺寸四項優化設計;能夠支持5G和4G語音、精準定位、超低時延和220Mbps峰值速率這四大卓越性能;以及采用高通包絡追蹤技術、高通Smart Transmit技術和全球頻段支持這三項高通前沿的調制解調器及射頻特性。
作為全新類別的5G技術,NR-Light填補了高速連接的移動寬帶終端與極低帶寬的NB-IoT終端之間的空白。與傳統的移動寬帶終端相比,搭載驍龍X35的NR-Light終端外形更小巧、成本更低、續航更持久。
當前,隨著商用進程的逐步推進,5G正在連接廣泛的智能邊緣終端。除智能手機外,交通、工業、制造、新零售、農業、醫療、公共安全以及智慧城市等,賦能千行百業。
上述領域,也是高通提出統一路線圖戰略,多元化業務布局中積極拓展的領域,并已經在其中部分領域或行業取得了一定進展。
物聯網是高通業務布局中重要的一環。從技術的視角,物聯網包括三種類型:LTE Cat-1bis、LTE Cat-4以及5G NR-Light,后者也就是基于3GPP Rel-17的RedCap方案。
據楊思云介紹,5G NR-Light支持面向未來的全新中端物聯網設計,這類終端支持的帶寬基本在20MHz,而頻率的范圍可以拓展,除了傳統的Sub-3GHz頻段,NR-Light還支持Sub-7GHz頻段。
“目前NR-Light支持的吞吐峰值速率是下行150Mbps或者上行50Mbps,未來有可能實現更高速率。從5G技術演進來講,5G NR-Light會優于LTE Cat-4,同時NR-Light支持的雙工模式和接收鏈路也有更靈活的選擇和配置。”楊思云說。
楊思云指出,3GPP 5G演進路線中,無論是Rel-13、Rel-16到Rel-18以及未來的演進版本,出現了很多不同的技術特性,不同類型的應用對性能需求也有所不同。例如智能手機這類高性能的應用,對移動寬帶的要求較高;工業物聯網或者C-V2X這類應用對關鍵業務和時延的要求很高;海量用戶接入對網絡部署的復雜度要求比較高。此外,NB-IoT以及eMTC也在持續演進。RedCap(Reduced Capability)的出現,為行業帶來了另一種針對中端用例的選擇。
NR-Light,也被3GPP稱作RedCap,它可以在現有的關鍵業務型物聯網和海量物聯網之間提供一種全新選擇,這兩者對性能和復雜度需求有所不同。
例如TSN(時間敏感型網絡)應用,對時延的要求相對嚴苛,即需要很低時延的支持,但對吞吐量會有比較高的要求;而TSN應用對于密度的要求相對低,對復雜度的要求比較高,對電池續航要求比較低,因此TSN屬于高性能業務形態。
對于5G海量物聯網應用,也就是eMTC、NB-IoT這類應用,它其實對時延要求不是非常嚴苛,對吞吐量的要求也比較低;它對網絡部署密度的要求相對很高,對布網復雜度要求比較低,但它通常需要很強的電池續航來解決長期的網絡部署需求。
面對大量5G終端和用例的不同需求,NR-Light(RedCap)對時延、吞吐量、密度、復雜度,包括電池續航提供了一個較為平衡的選擇。在對復雜度、吞吐量有較高要求的終端和現有的eMTC等海量物聯網終端之間,NR-Light能夠起到一個良好的橋梁作用,提供更靈活的5G物聯網性能和復雜度特性組合。
“NR-Light的引入使5G成為面向幾乎所有用例的統一平臺。同時,5G NR-Light能夠支持更高吞吐量、更低時延、更長電池續航以及優化的成本結構。”楊思云說。
憑借在移動連接領域的深厚積累和技術專長,一直以來,高通和行業一起推動3GPP 5G技術標準的持續演進,以及5G的商用和擴展。
隨著5G持續演進和市場需求多樣化,高通也和生態系統內的上下游廠商保持密切溝通與合作。在3GPP Rel-17凍結后,高通率先推出了全球首款5G NR-Light調制解調器及射頻系統——驍龍X35。驍龍X35能夠很好地滿足中端應用的需求,支持打造成本更優、復雜度更低、集成度高的終端,同時驍龍X35還支持更高性能和能效。
在楊思云看來,RedCap代表了5G技術的演進方向之一,與eMBB相比,RedCap的復雜度和速率相對更低,但對于芯片的整體功耗有著更為嚴苛的要求,并且需要支持更多連接數。 此外,RedCap市場規模非常可觀。與eMBB終端相比,RedCap模組和終端更具成本優勢,能夠助力5G擴展到更多垂直行業和用例,例如XR眼鏡、可穿戴設備等。
據楊思云介紹,NR-Light在多樣化的5G部署中持續推動終端生態擴展,支持多種類型的用例:
一是基于傳統大眾市場的寬帶用例,包括固定無線接入CPE、聯網PC、移動路由器和平板電腦,這些用例代表了5G在傳統寬帶市場的需求。
二是工業物聯網,包括工業傳感器、物聯網網關和監控攝像頭,這些是有望大量采用NR-Light技術的產品。
三是消費級物聯網,包括更多以及更抓眼球的全新產品形態,例如高端的可穿戴設備、健康狀況監測設備以及支持云連接的XR眼鏡。
“基于驍龍X35,我們希望加快推動NR-Light生態系統和市場擴展,支持終端更快遷移至統一的5G網絡之下。我們也希望在豐富現有用例的同時,將5G擴展到更多應用和行業,同時擴展和實現更多連接數,從而為消費者帶來更好體驗,幫助運營商更快部署5G,加快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同時,高通正在與全球和中國的頭部廠商合作,不久后將會有采用驍龍X35的產品發布,我們也將和廣泛生態系統共同努力,推動更多采用RedCap技術的新終端和新應用落地。”楊思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