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不用像以往一樣重復檢查了,既節約了時間又省下了一筆費用,真是太好了。”近日,家住九龍湖的李先生在區人民醫院醫療集團總院疼痛科就診時,驚喜地發現醫生從電腦里調出了自己半個月前在區里其他醫院做過的胸部CT等檢查記錄,既省時又省錢。
近年來,我區以便民服務為出發點,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互聯網醫療等先進技術賦能醫療服務,在提升患者就醫滿意度的同時實現了醫院診療水平和服務能力的持續優化。
轉院看病重復檢查一直是群眾多年來反映強烈的民生問題,不僅占用了醫療資源,也增加了看病費用和時間,為打通信息孤島,我區持續推進全省醫療機構間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和醫學檢驗結果互認共享工作,目前已實現全區5家二乙以上綜合性醫院的檢查檢驗互認共享。看似簡單的操作背后,解決的卻是并不簡單的民生難題,檢查檢驗互認共享切實減輕了群眾看病就醫負擔,提高醫療資源利用效率,極大改善了患者的就醫體驗。
群眾關注哪里,改革就推進到哪里。近年來,我區始終把數字化轉型作為引領衛健事業發展的“牛鼻子”,全方位推出便民利民舉措,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為群眾看病就醫提供切實便利。現如今,市民無論在哪里只要打開手機,就能通過公眾健康服務平臺輕松實現網上掛號、查閱檢查報告、預約家庭醫生等服務;電子健康卡、電子社保卡和醫保電子憑證的整合,方便患者使用不同類型的二維碼完成就醫;完善“適老化”應用建設,開設老年患者“無健康碼”綠色通道,為老年患者就醫提供便利;借助公安部門人臉賬戶數據庫,打造全流程刷臉就醫服務平臺。
“最多跑一次”改革著力解決看病就醫中的關鍵小事,讓群眾感受到了健康服務的新變化,享受到了改革帶來的便利。今年八月份,區人民醫院醫療集團依托醫共體專科醫療資源、家庭醫生團隊及健康管理人員,在駱駝街道南一社區建成全區首個社區衛生服務站“自助健康服務E站”,市民在這里可以享受到視頻問診、醫生遠程慢病監測、健康教育、在線簽約掛號、自助取藥等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進一步打破時間、空間和資源壁壘,有效解決基層醫療機構缺乏優質醫療資源等問題,提升了基層醫療衛生站點服務能力。此外,“互聯網+醫生”“互聯網+護士”“互聯網+藥品”等互聯網與醫療健康相結合的服務讓患者享受到了在線診療、上門護理、就近取藥的便捷,豐富了“最多跑一次”內涵。改革不止于此。為推動數字化建設,護航健康鎮海行動實施,我區緊抓區域衛生信息化和數字醫共體兩大主線,提升衛生健康系統網絡和信息安全綜合保障能力,積極推進人財物一體化管理,建立區域衛生平臺合理用藥及前置審方系統,實現處方的智能化審查,對接各個醫療機構的HIS系統,實現數據的互通。網絡與信息安全“一把手”負責制,信息安全應急演練,新申報項目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測評等進一步保障了數字賦能信息安全。
信息化貫穿醫療領域改革全程,用數字和科技賦能改革,改變的是人們對傳統看病難、辦事難的印象。下步,我區將繼續完善醫療健康信息化建設,優化服務與管理流程,加快智慧醫療建設的步伐,通過信息手段進一步延伸醫療服務,積極促進互聯網和醫療衛生健康事業融合發展,讓百姓真切感受到嶄新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