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性大動作!ChatGPT官方APP正式登陸美國蘋果商店
5月18日,OpenAI在官網宣布,其在美國推出了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iPhone應用,并承諾未來也將為安卓手機提供相同的服務。這是該軟件首次發布手機版本的應用。官網還附帶了該應用在蘋果App Store上的鏈接,該應用僅支持英語,年齡分級為“12歲以上”。下載應用是免費的,但會提供APP內購買項目,目前購買項目僅有售價19.99美元的“ChatGPT Plus”。不過,同時有消息傳出,稱蘋果已經通過內部文件,限制在公司內使用ChatGPT或其他外部AI工具,并額外強調員工不要使用微軟的GitHub Copilot生成代碼,原因是擔心使用外部程序的員工“會泄露機密數據”。作為替代,蘋果已經正在開發供內部使用的AI技術,從而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
小米玄戒大會是“解散大會”?辟謠:小米對造芯很堅決
集微網消息,5月18日,社交媒體上傳出小米旗下芯片公司玄戒下午將召開全體員工大會的消息。由于一周前哲庫在全員大會上宣布解散,此次玄戒的會議也引來外界諸多猜測,外界擔心哲庫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玄戒步其后塵。但據了解,此次大會主要是內部穩定軍心。小米內部對于造芯一事比較堅決,而且想得比較清楚,目前正常招聘也在進行中,而且會從哲庫離職人員中網羅人才。
Meta正研發首款定制AI芯片:功耗低于英偉達
當地時間周四,Meta宣布,它正在研發首款專門用于運行人工智能模型的定制芯片。這款芯片名為“Meta訓練和推理加速器”(Meta Training and Inference Accelerator,簡稱“MTIA”),功耗僅為25瓦,遠低于英偉達等廠商的芯片功耗。
王小川:10年后機器智慧會超過人類
百川智能創始人兼CEO王小川近日表示,人工智能的奇點大概會在2033年之前到來。此前,科技預言大師雷·庫茲韋爾預測人工智能的奇點(機器智慧超過人類)會發生在2045年,王小川的判斷比這更激進,理由是人工智能技術的迭代周期成倍遞減。專家系統走過了40年,學習系統20年,深度學習10年,接下來,只需要再有5年、2.5年、1.25年、0.625年,轉折點就會到來。4月10日,王小川曾對外宣布成立百川智能,研發通用人工智能模型及應用,并公布了模型迭代計劃:2023年中要發布對標GPT-1的第一代模型;年底發布對標GPT-3.5的模型。
奧創光年為寶潔旗下多個品牌提供AIGC營銷服務
近日,國內領先的AI智能營銷科技服務商奧創光年與知名快消品集團寶潔達成了業務合作。奧創光年將為寶潔集團旗下多個子品牌提供AI智能營銷服務,高效滿足其廣告營銷內容生產、管理及投放效果提升的業務需求。
輕松健康聯合火山引擎推出AIGC醫患交互應用
近日,健康保障科技平臺輕松集團旗下輕松健康,攜手字節跳動旗下云服務平臺火山引擎,推出首個基于AIGC的醫患交互應用,為用戶提供包括早篩視頻報告、健康科普視頻、每日智能用藥提醒等多模態健康關愛內容,貫穿用戶日常診療周期。
華為5倍薪酬再招天才少年
昨日,華為招聘官方再次開啟了“天才少年”的招募,不限學歷、不限學校。華為承諾加入后可以獲得世界級挑戰性課題、大牛導師、全球化平臺和資源以及5倍+薪酬。雖然5倍+薪酬有多少目前暫時還是未知,但在2020年的“天才少年”招聘中,華為給予的薪酬有三檔,最高一檔可達201萬元。在去年6月華為心聲社區發布的任正非與系統工程領域科學家、專家會談紀要中,任正非表示,華為公司的“天才少年”,最重要是看他的破題能力,而不是他的綜合素質。
消息稱格力解散手機核心團隊 或不再出手機新品
據界面報道,格力電器已解散手機核心團隊,目前格力手機官網已無法打開,其官方公眾號“格力手機”在2020年4月16日以后已停止更新。不過格力電器官網上,兩款手機產品大松G5、大松G7仍然在產品目錄中。一位于去年離職的員工向界面爆料稱,格力手機業務最早在珠海組建,于2019年左右將核心團隊搬至深圳。深圳團隊包括開發、測試以及行政人資部門,高峰時期有接近100人。但從去年開始,深圳團隊逐漸解散,到2022年中期還剩40余人,之后“深圳團隊全部解散,后面應該不會再做手機了。”
前高管唱衰:蘋果MR設備將是史上最糟糕的產品之一
近日,關于蘋果MR頭顯設備的消息越來越多,甚至可能在未來幾周間正式公布。曾經負責蘋果市場營銷工作的前任高管Michael Gartenberg表示,蘋果增強現實頭顯可能成為有史以來最糟糕的科技產品之一。Gartenberg認為,蘋果推出頭顯設備有著極高風險,最重要的原因是競爭對手推出的類似產品沒什么市場,甚至連微軟的產品也都銷量平庸。而之所以蘋果要在這樣的市場情況下推出這么一款產品,可能是管理層面臨巨大的內部壓力,即蘋果急需推出“下一個重大創新產品”。
京東工作十年“超級大佬”近6500人
京東近日迎來了第八個“老員工日”。目前,在京東工作超過十年的“超級大佬”,已經達到近6500人,工作五年以上“大佬”,也增長至近6萬人。
菜鳥CEO萬霖發全員信:開啟新創業征程 建設全球領先數智物流集團
在菜鳥啟動IPO計劃和十周年來臨之際,菜鳥集團CEO萬霖發出全員信,希望全體菜鳥員工加快能力建設,開啟新的創業征程,爭取未來十年成為全球領先的綜合數智物流集團。萬霖在菜鳥全體員工信中表示,在外界看來,啟動上市籌備是值得高興的事情。但對菜鳥人來說,這意味著更大的擔當和責任。希望所有菜鳥同學保持冷靜和定力,回歸初心,開啟新的創業征程,并明確提出三點要求:堅持客戶第一、加快能力建設、保持創業精神。
中國移動正式減少5G投資
近日,從中國移動官網獲悉,開始啟動2023年至2024年5G無線主設備2.6GHz/4.9GHz 5G基站以及5G 700MHz宏基站公開招標部分集中采購,其中2.6GHz/4.9GHz 5G基站占6.38萬站,是為自建;而5G 700MHz宏基站占2.3141萬站,應該是與中國廣電共建。按照前期集采價格計算,此次采購兩者的預計總價為100億元左右。然而,無論是從采購數量還是從預計總價上來看,本次中國移動采購的2.6GHz/4.9GHz 5G基站和5G 700MHz 宏基站集采規模均比上一次采購相比均出現大幅縮減。
市場動態
1.昨日,恒指收跌1.4%,恒生科技指數跌2.43%;零售、媒體、軟件板塊跌幅居前,電信、啤酒板塊領漲;阿里巴巴跌超6%,京東集團、百度跌超4%,微博、美團、B站跌超3%;南向資金凈賣出7.78億港元。昨日,A股三大指數收盤漲跌不一,滬指跌0.42%,深成指漲0.12%,創業板指漲0.03%;家電、制藥、半導體芯片板塊領漲,恒爍股份、長光華芯漲停,科沃斯漲超6%;傳媒、建筑、銀行板塊跌幅居前,藍色光標跌超9%,昆侖萬維跌超8%;北向資金凈賣出22.26億元。
2.香港交易所昨日宣布,擬于2023年6月19日市場準備就緒時在香港證券市場推出“港幣-人民幣雙柜臺模式”(雙柜臺模式)及雙柜臺莊家機制。首批雙柜臺證券及莊家名單將會適時公布。該機制將有助推動人民幣計價證券在香港的交易及結算。在雙柜臺模式下,投資者可以互換同一個發行人發行的港幣柜臺證券及人民幣柜臺證券。
3.信息技術服務商世紀恒通昨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代碼為301428,發行價格26.35元/股,發行市盈率為45.55倍。
4.封裝檢測設備研發商中科飛測昨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公司證券代碼為688361,發行價格23.6元/股。
5.業內消息人士稱,包括三星電子、SK海力士在內的NAND閃存芯片制造商正在考慮提高報價。
6.5月19日,百度副總裁、元宇宙產品“希壤”負責人馬杰表已經離開百度。報道指出,元宇宙業務短期內難以看到好的商業模式,盈利能力較差,以及百度轉向AIGC相關業務、不愿意向元宇宙業務投入更多資源,是希壤被邊緣化的主要原因。
7.英國最大電信運營商——英國電信公司表示,將在未來5到7年內最多裁員5.5萬人,占到公司員工總數的約42%。這也是本周以來,第二家宣布裁員的英國電信企業。
財報/投融資
1.據知情人士和公司文件,蔚來已投資一家開發核聚變技術的初創公司。新成立的公司Neo Fusion目標是20年內將可控核聚變用于全球商業用途。據公司注冊文件,Neo Fusion的注冊資本為50億元人民幣,其中蔚來投資9.95億元人民幣、持股19.9%,蔚來資本投資5.05億元人民幣、持股10.1%。
2.系統級驗證EDA解決方案提供商芯華章科技宣布,公司已于近日完成對汽車電子解決方案提供商Optima Design Automation的戰略投資。
3.智能倉儲機器人研發商魔倉機器人完成2000萬元人民幣種子輪融資。
4.CAE仿真軟件開發與應用服務商凌云智擎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
5.英國科學、創新與技術部(DSIT)宣布,英國政府將在未來十年投入10億英鎊加強國內半導體產業和供應鏈。英國政府將首先在2023至2025年投資2億英鎊,在未來十年內將規模增至10億英鎊。
1.美光科技、京瓷和三星電子已承諾斥資數十億美元在日本建造和擴建芯片工廠,富士將斥資1.1億美元在中國臺灣建造工廠。美光表示,日本在汽車、醫療設備、數據中心和5G基礎設施等關鍵行業使用的DRAM中,約有三分之一來自美光。
2.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國務部長表示, 印度在智能手機領域取得“極大成功”,正尋求將成果擴展到其他品類,“蘋果和三星對于在印度擴張和發展的興趣愈發濃厚”。他表示,印度還希望吸引芯片制造和芯片封裝廠落戶印度。
3.俄羅斯大型家電銷售集團MVideoEldorado的最新民調顯示,俄大多數消費者(近80%)認為中國、本國的電子和家電品牌已完全或是部分取代那些退出俄市場或是壓縮在俄市場規模的品牌。1至3月,在俄智能手機銷售排行榜上位居第一的是中國品牌小米,第二名是Realme,傳音名列第三。跟去年相比,對中國手機品牌的需求增長了70%,它們占俄市場的總份額突破了70%。中國品牌海爾的冰箱和洗衣機的單件銷量從第二名躍升到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