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IBM在日本宣布與東京大學、芝加哥大學合作,開展一項為期10年、耗資1億美元的計劃,以開發由10萬個量子比特提供支持的量子計算機。
以量子為中心的超級計算是一個全新的、到目前為止尚未實現的高性能計算時代。一個10萬量子比特的系統將成為解決世界上一些最緊迫問題的基礎,即使是當今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也可能永遠無法解決這些問題。
例如,強大的量子計算系統可以對化學反應和分子過程動力學進行全新理解;可以讓研究人員通過建模更好的碳捕獲方法來幫助研究氣候變化;發現制造電動汽車電池和電網的材料,以實現更清潔和更可持續的目標;發現更有效、更節能的肥料。
這臺量子計算機預計將涉及計算堆棧所有級別的創新,包括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領域的融合,以及通過混合云將量子工作流和經典工作流無縫集成。
因為這種計算機以前從未制造過,所以第一步是設計藍圖。這項設計必須將經典計算機和量子計算機集成在一起,這是迄今為止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同時還必須在量子通信和計算技術方面開辟新天地。
IBM表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公司希望到2033年實現10萬比特的系統。到2023年底,IBM將推出這一架構的三個基石:
1、133量子比特“IBM Heron”處理器;
2、IBM Quantum System Two,該系統的目標是在2023年底之前上線;
3、引入量子中間件,這是一組在經典處理器和量子處理器上運行工作負載的工具。
IBM打算擴大這些合作伙伴關系,包括阿貢國家實驗室和費米實驗室,這兩個實驗室都是芝加哥量子交易所的成員,并分別擁有兩個能源部量子中心。重要的是,這兩個實驗室提供的能力和專業知識,可以促進交付構建量子計算機競賽中設想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