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歲的副部級領導甘霖出任國家反壟斷局局長,這則近日由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公布的人事消息,意味著國家反壟斷局已正式成立。
據人社部網站消息,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任命甘霖(女)為國家反壟斷局局長。
11月18日上午,國家反壟斷局在北京三里河東路8號正式掛牌。封面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國家反壟斷局與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牌子分別懸掛于辦公大樓兩側。
記者注意到,11月16日,第七屆金磚國家國際競爭大會開幕大會上,甘霖作為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國家反壟斷局局長、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秘書長,與金磚國家競爭機構負責人共同簽署《成都聯合聲明》。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顯示,甘霖現任致公黨中央副主席、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國家反壟斷局局長。
新機構的設立以及近來多個途徑釋放的反壟斷機構擴容信號,在持續強化的反壟斷背景下,讓各界對我國反壟斷執法格局調整抱以更大關注。
有分析指出,國家反壟斷局“脫胎”于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反壟斷局為總局下設司局級單位,官網顯示,主要職責為擬訂反壟斷制度措施和指南,組織實施反壟斷執法工作,承擔指導企業在國外的反壟斷應訴工作;組織指導公平競爭審查工作;承擔反壟斷執法國際合作與交流工作;承辦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日常工作。
國家反壟斷局正式掛牌成立(封面新聞記者代睿攝影)
作為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的甘霖此前便分管反壟斷工作,主要分管執法稽查局、反壟斷局、價格監督檢查和反不正當競爭局。此次任命后,市場監管總局官網顯示,甘霖分管的單位為執法稽查局、競爭政策協調司、反壟斷執法一司、反壟斷執法二司、價格監督檢查和反不正當競爭局(規范直銷與打擊傳銷辦公室)。
同濟大學知識產權與競爭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旭對封面新聞記者表示,此次調整說明反壟斷工作地位的提升,“不過負責人沒變,說明在領導風格等方面應該沒有太大變化?!?/p>
值得注意的是,三個新設反壟斷司局也幾乎同時亮相。記者梳理第七屆金磚國家國際競爭大會議程發現,吳振國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執法一司司長身份參加分論壇,而2018年機構改革以來,吳振國一直擔任總局反壟斷局局長。同時,以總局反壟斷執法一司副司長身份亮相的俞路,自2019年5月起任總局綜合規劃司副司長。
此外,競爭政策協調司和反壟斷執法二司相關負責人也出現在大會分論壇上,即競爭政策協調司副司長周智高、反壟斷執法二司副司長徐樂夫,兩人此前都是總局反壟斷局副局長。
不過目前,關于國家反壟斷局和相關新設司局的具體信息,包括人事安排、如何運作等,還未見官方公布。
記者同時注意到,國家反壟斷機構“招兵買馬”其實已有信號。202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信息顯示,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擬招錄33名公務員,其中反壟斷司局18人,占比過半。
人員編制提升,決心充實執法力量,在劉旭看來是反壟斷執法領域一系列動作釋放的最直接信號,“現在的反壟斷局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框架下,40多人,已經是一個很大的單位,要想進一步擴大編制比較困難。單獨成立后,顯然會對執法編制的增加、充實執法力量提供較好的基礎條件?!?/p>
據了解,如今的反壟斷局來源于2018年機構改革時的“三合一”。2018年之前,反壟斷執法分別由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司(2011年更名為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商務部反壟斷局、國家工商總局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局分工負責,三家機構之上還有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2018年起,總局反壟斷局成為專門負責反壟斷執法的機構。
劉旭認為,“三合一”調整后,最積極的變化體現在配套規則上,《反壟斷法》的配套規則在2018年機構整合之后,出現了一波集中修訂,以前是三個部委頒布配套規則,后統一由市場監管總局頒布,基本上主要的配套規則都進行了重新修訂和更名,對統一執法尺度會有幫助。并為后續強化反壟斷創造條件,提高落實政策的效率。
但劉旭也指出,“三合一”后也帶來人員編制減少、反壟斷執法力量不足的問題。劉旭梳理發現,2018年機構改革后,反壟斷執法工作編制數量遠少于歐美國家,2019-2021年數量并未增加。
與此同時,對擴充反壟斷執法力量的呼聲一直不絕于耳。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咨詢組成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競爭法中心主任黃勇今年2月接受《財經國家周刊》專訪時提到,我國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目前編制不足50人,在應對跨國集團、平臺企業時,執法資源明顯不足。相比之下,歐盟、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多為獨立部門,人員編制規模達千人以上。
“今年開始增加了編制,我覺得是個積極進步?!眲⑿裾J為,國家反壟斷局的成立也意味著執法力量將擴容,但后續會以什么形式、怎樣的力度來擴展,目前還不太清楚。除了招募新公務員,通過各部委或市場監管總局內部協調一些中青年骨干參與反壟斷執法,也可能是充實執法隊伍的一種途徑。
近來,從頂層政策到行業案例,強化反壟斷的信號持續加強。
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今年3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再次強調優化監管框架,實現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監管,充實反壟斷監管力量。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關于強化反壟斷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的意見》,要求加大反壟斷監管力度。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反壟斷工作會議也提出,2021年是反壟斷工作“大年”。
具體到行業上,監管動作也頻頻出手。今年以來,市場監管總局查處阿里巴巴“二選一”案、騰訊音樂獨家版權案、虎牙斗魚經營者集中案等頭部平臺企業壟斷案件,并加強對社區團購低價傾銷、價格欺詐等不正當競爭行為監管執法。
業界認為,未來互聯網行業仍是反壟斷工作重點之一。在劉旭看來,互聯網行業的反壟斷監管在全球都非常受重視,“我國互聯網行業的并購在過去10年很常見,但以前基本上沒有對這些并購進行反壟斷審查,現在大量互聯網行業未依法申報的經營者集中需要事后審查,監管壓力是很大的?!?/p>
劉旭認為,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是當下反壟斷工作中一個較大的瓶頸,“每年大概有400多個案件,審查工作壓力是比較大的,以前只有大概15個編制來負責處理這些案件的審查,而且限定期限是90個自然日,這就意味著更大的文件審查強度,所以這方面肯定需要更多編制?!蓖瑫r,在保證效率之外,經營者集中審查還需要保證專業性,“尤其涉及到互聯網行業時,需要相關專業人才?!贝送?,還應強化對壟斷協議和濫用支配地位的調查。
此外,劉旭觀察發現,自2008年《反壟斷法》施行至今,全國各地的反壟斷執法案件數量差別較大,地方對反壟斷工作的重視有待提高,“隨著國家反壟斷局成立,或許省級反壟斷局陸續也會成立,這樣也可以擴大執法編制,地方的工作應該說理論上可以更好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