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華為發布首款全棧自主數據庫GaussDB:真正屬于中國人自己的數據庫來了
6月7日,在上海舉辦的2023年華為全球智慧金融峰會上,華為正式發布國內首款軟硬協同、全棧自主的分布式數據庫GaussDB。GaussDB數據庫是基于華為20余年的戰略投入所打造的核心代碼100%自主研發的數據庫。從芯片、服務器、存儲、網絡,到操作系統、數據庫,GaussDB是當前國內唯一能夠做到軟硬協同、全棧自主的國產品牌。
掃碼即可下載報告
上海 AI 實驗室發布“書生?浦語”大模型:中文考試超越 ChatGPT
6月7日,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上海 AI 實驗室)、商湯科技聯合香港中文大學、復旦大學及上海交通大學發布千億級參數大語言模型“書生?浦語”。該模型具有 1040 億參數,是在包含 1.6 萬億 token 的多語種高質量數據集上訓練而成,具備很強的綜合能力,在多項中文考試中取得超越 ChatGPT 的成績,其中就包括中國高考各科目的數據集。
科大訊飛:將發布“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V1.5
科大訊飛公告,將在6月9日發布“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的新進展,本次發布會將發布“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V1.5。
首個基于ChatGPT的自然語言開發框架PromptAppGPT
最近,CCF理論計算機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張長旺開發了一個基于低代碼提示語的快速應用開發框架PromptAppGPT,可以實現基于GPT的自然語言快速應用開發,用戶不再需要自己記憶和輸入繁瑣的Prompt咒語,只輸入任務核心必要信息就可以輕松完成任務。
庫克承認自己也在使用ChatGPT:蘋果正密切關注其發展
蘋果首席執行官(CEO)蒂姆·庫克(Tim Cook)最近接受采訪時承認,他也在使用人工智能(AI)聊天機器人ChatGPT,蘋果正在密切關注ChatGPT的發展。雖然庫克在使用ChatGPT,但蘋果公司卻因擔心泄露相關數據而限制員工使用OpenAI旗下的ChatGPT、微軟旗下的GitHub Copilot等其他外部人工智能工具。
Meta旗下社交應用Instagram被曝可能引入AI聊天機器人
據外媒報道,Instagram似乎正在測試一項新功能,允許用戶在聊天中啟用AI聊天機器人,它能夠回答問題并給出建議。這款聊天機器人將擁有30種不同的人物性格,用戶可以從中選擇,以最好地滿足他們的需求。
Zoom推出AI功能,可生成會議紀要
Zoom本周正式發布了AI助手Zoom IQ,包含多項功能,比如會議主持人能使用其生成會議紀要,并通過Zoom內置聊天功能或電郵發送給與會者。此外,用戶亦能使用AI在聊天室里撰寫訊息。該功能由Open AI驅動,會根據聊天內容創建訊息,并允許用戶修改訊息語氣或長度。
澳第一大行禁止員工使用ChatGPT,而是采用自有AI系統
澳大利亞聯邦銀行已禁止員工使用熱門AI聊天機器人ChatGPT,并在內部采用自有AI系統。該行首席數據和分析官Andrew McMullan表示,過去三個月來,該行修訂了集團AI政策,明確規定員工不能在該行設備上使用ChatGPT,也不能將該行未公開的信息輸入外部聊天機器人。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主題和主視覺發布,將于7月6-8日在上海舉辦
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將于7月6-8日在上海舉辦,以“智聯世界 生成未來”為主題。會上將重點圍繞大模型、算力、元宇宙等十大話題展開討論,并確認首發首展芯片、機器人、智能駕駛等領域新品超30款。屆時,微軟、谷歌、英特爾、英偉達、OpenAI等將參會。
估值超過2000億 OpenAI暫無上市計劃 :不想被資本裹挾
6月6日,在阿聯酋一次會議活動上,“ChatGPT之父”、OpenAI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特曼表示,目前公司不會上市。在紀要中山姆表示OpenAI 目前受到 GPU 的嚴重限制,降低成本是目前的首要目標,這也許正印證了山姆所說的OpenAI 有一個利潤上限的規定的奇怪結構。
為Vision Pro做準備?蘋果被曝收購AR初創公司Mira
6月7日,有媒體報道稱,蘋果收購了一家位于洛杉磯的初創公司Mira,該公司主要發力AR(增強現實)頭顯技術,為多家公司提供頭顯設備與相關技術支持。
685人晉級2023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決賽:清北、麻省理工高手云集
6月7日消息,2023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公布決賽名單,全球5萬多報名者僅有685人入圍決賽,占比1.3%。決賽戰事將于6月17日在線進行,他們來自19個國家,既有數學強校林立的歐美國家,更有日益重視數學基礎教育和基礎科研的亞洲國家。人數上中國晉級選手最多,其次為美國、新加坡、英國等。
五菱”奇怪“操作:是重視用戶,還是拿人當“大佐”?
6月7日,五菱繽果車輛的核心安全功能被減配,車主們選擇集體維權。據投訴車主介紹:產品備案顯示整車均配有ESC以及自動駐車功能,作為首批車主,購車時并未告知有這兩項功能,也未接到通知新車會原價增配此兩項功能。
騰訊與萬科開啟戰略合作:以企業微信為起點共創數字管理新范式
6 月 6 日,騰訊公司與萬科集團在深圳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整合各自優勢資源進行全方位戰略合作,以企業微信為起點共創數字管理新范式:提質增效一站式管理協作平臺,提供數字化探索極致服務體驗,助力產業鏈進一步數字化協同。
被迫“通電” ?法拉利電動工廠將于明年完工
近日,法拉利CEO內德托·維尼亞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經過兩年的動工建設,法拉利意大利北部馬拉內羅工廠將于2024年6月完工,屆時品牌將擁有可靈活生產電動汽車和非電動汽車的裝配線。法拉利將在2025年第四季度推出首款純電動汽車,但預計僅占總銷量的5%。
浪潮發布算力網絡操作系統
6月7日消息,浪潮集團研發并推出算力網絡操作系統。據介紹,該系統面向各類算網客戶和算網業務,通過打造算網中樞新體系、構建算網作業新模式,解決傳統分離式作業模式難以匹配端到端的需求場景等問題。
爆料稱Vision Pro不止是MR,還是腦機接口1.0設備
在蘋果擔任過神經技術研究員的Sterling Crispin表示,蘋果新發布的Vision Pro現在呈現的功能只是冰山一角,基于眼動感知、追蹤、反應等技術,它可通過人眼與大腦連接,創造一種粗糙的腦機接口體驗;其腦機預測功能,配合12個攝像頭、5個傳感器、6個麥克風收集的數據信號,可讓設備響應速度大幅提高、人機交互更加流暢。
市場動態
1.6月7日,港股收盤,恒生指數收漲0.8%,恒生科技指數漲2.26%。科網股表現亮眼,電力股延續弱勢,華虹半導體收漲5.5%,長城汽車、快手漲超4%,網易、理想汽車漲超3%,阿里巴巴、微博漲超2%。
2.6月7日,A股三大指數漲跌不一,截至收盤,滬指漲0.08%,深成指跌0.6%,北證50跌0.61%,創業板指跌1.61%。旅游、酒店股午后大漲,CPO概念股再度活躍,英偉達概念股漲幅居前,寧德時代跌超5%;摩根士丹利下調寧德時代評級至低配,目標價下調約16%至180元。
3.摩根士丹利指出,預計短期電池產能依然過剩,價格戰不可避免,今年下半年二線電池制造商可能會采用更加激進的價格戰略以獲得市場份額。受此影響,6月7日,寧德時代市值一度放量大跌逾6%,跌破9000億元。截至11時30分,寧德時代A股股價為206.98元/股,較上一交易日跌5.61%,市值9099億元。
4.6月7日消息,據外媒報道,福特汽車公司即將達成一項出售德國工廠的協議,且有兩個來自中國的汽車制造商是其中的主要競標者,其中一項投標來自比亞迪。初步協議將于6月底達成。
5.長安汽車發布關于網傳《致長安汽車采購部的申訴函》的公開聲明表示,長安汽車從未收到任何供應商發來的“函件”。因原材料價格變動等原因,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每年磋商供應價格,是汽車行業的一貫做法。該函件所述“直扣產值”、“直扣貨款”等內容系不實信息。長安汽車已就該函件涉及的詆毀商譽行為,向公安機關報案。
6.2023 年 4 月 4 日,奇虎 360 公司董事長周鴻祎與胡歡簽訂《離婚協議》,并將其直接持有共計 4.47 億股份(約占公司總股份的 6.25%)分割至胡歡名下,截至三六零昨日收盤約價值68 億元。三六零強調:本次權益變動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不涉及公司控制權變更。
7.6月5日晚間,申通快遞發布公告披露,菜鳥用接近39億元的價格,從阿里巴巴旗下公司上海德峨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手中將申通快遞的股權收入旗下,接下來并不排除“阿里支持菜鳥進一步整合通達的可能”。
財報/投融資
1.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披露的文件,英偉達董事Harvey Jones于6月2日減持70000股,價值2843.3萬美元。
2.近日,江蘇智慧優視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1500萬Pre-A輪融資,由天津信聯智造領投,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充換電和儲能技術的研發。
3.近日,汽車芯片公司“輿芯半導體”獲臨芯資本領投的近億元天使輪融資,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車規級芯片領域的前沿技術開發、產品技術升級以及高端人才儲備等用途。
4.近日,AI數字人解決方案提供商“FOCO”完成數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由創新工場獨家領投,遠識資本擔任長期獨家財務顧問。此次融資將主要用于技術團隊的搭建以及底層技術的研發。
1.2023 年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期間,長三角首個量超協同創新中心由上海超級計算中心與本源量子計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合作成立。本源量子(合肥)實驗室正在為下個月發布的新型量子計算機“悟空”進行最后的調試。
2.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坦言,最近AI訂單需求突然增加,先進封裝產能需求遠大過臺積電現在產能,公司被迫急需增加產能。未來隨著高端芯片需求進一步提升,不排除出現先進封裝產能緊張、海外大廠訂單外溢的狀況,這對具備先進封裝技術與產能儲備的國內廠商而言亦是發展良機。
3.百度IDG(智能駕駛事業群組)首席產品架構師郭陽已經離職,目前內部已無法查到相關信息。此前,郭陽主要負責百度Apollo平臺的自主泊車、行泊一體等智駕產品的落地,向IDG智能汽車事業部總經理儲瑞松匯報。消息人士稱,郭陽的離開,可能跟IDG智能汽車內部想要消弭產品部門墻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