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18日上午消息,據報道,或許是因為立法壓力越來越大的緣故,原本堅定反對“維修權”的蘋果公司周三宣布,將允許用戶自行維修iPhone。
如果你的iPhone出故障了,你會怎么做?通常都會拿到蘋果旗艦店,讓員工幫你搞定。但維修價格可能很貴,或者你身邊沒有蘋果旗艦店,又或者你當地的維修人員能夠提供很大的折扣。
直到最近,iPhone用戶使用第三方維修服務時都會遭遇很大的障礙,更不用說是想要自己維修了。以蘋果為首的大型科技公司在這方面下了很大力氣,就是為了限制第三方獲得必要的配件和設備手冊,讓消費者無法通過第三方維修來延長硬件使用壽命。
但在周三,蘋果調整了政策:從2022年初開始,該公司將允許用戶自行維修iPhone。該項目首先從美國開始,最初覆蓋iPhone 12和13,但明年還有望將M1版Mac和其他地區(qū)納入進來。
用戶想要獲取配件,需要首先閱讀蘋果的維修手冊,然后通過蘋果的自助服務維修在線商店下單購買必要的工具。
蘋果尚未對此置評。
iFixit CEO猜測:或因立法壓力大
此舉與蘋果一貫堅持的政策出現(xiàn)了極大的轉向,該公司向來是用戶“維修權”的堅定反對者。他們曾經表示,授權第三方獲取蘋果維修工具會對消費者的安全構成破壞。
在這一問題上,蘋果向來以低調防守著稱,他們還支持了TechNet等貿易組織,后者在美國多州就反對“維修權”立法展開游說。
但無論是在美國聯(lián)邦還是各州政府層面,“維修權”運動都取得了進展。在美國聯(lián)邦貿易委員會(FTC)的報告發(fā)現(xiàn)限制維修權的措施“缺乏證據”后,該委員會于7月投票反對這些限制,在一個面臨兩黨分歧和僵局的機構內顯示出難得的合作態(tài)度。
美國總統(tǒng)拜登在今年7月出臺的關于科技與競爭事宜的行政命令中,也提到了降低第三方維修門檻的事宜。紐約州參議院今年同樣通過了一項“維修權”立法。蘋果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史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也曾公開支持這項運動。
對于支持“維修權”的人來說,這條新聞令人既震驚又興奮。“我們18年來一直在全力以赴地與蘋果斗爭。”美國電子產品維修機構iFixit CEO凱勒·韋恩斯(Kyle Wiens)說,“這真是重大的反轉。”
不過,之前已經出現(xiàn)了蘋果可能接受第三方維修的跡象。例如,iFixit在11月早些時候發(fā)現(xiàn),通過第三方維修過屏幕的iPhone 13上的Face ID功能遭到蘋果禁用。蘋果5天后回應稱,將會對禁用Face ID的軟件進行更新。
蘋果還在2019年推出了“獨立維修提供商”項目,擴大了蘋果零件的供應渠道。在此之前,獨立維修人員必須要付費成為“授權服務提供商”才能獲得正品的蘋果配件。周三的舉措更為重大,因為這直接向公眾開放了維修信息。
至于蘋果的態(tài)度為何突然轉向,韋恩斯認為是該公司面臨立法機構越來越大的壓力所致。美國有27個州出臺了“維修權”法案,而且全部基于維修協(xié)會的立法模板。“他們面臨的威脅迫在眉睫。”韋恩斯說,“如果維修權獲得通過,那就別無選擇,只能遵守法律,無法凌駕于法律之上。”
FTC罕見地一致反對設備廠商的舉動也表明,蘋果無法在美國聯(lián)邦政府層面獲得回旋余地。即便是共和黨最終在未來的政府中重新奪回FTC的控制權,也不例外。
蘋果表示,資助項目是為“具備電子產品維修知識和經驗的個人技術員”準備的,而不是普通用戶。韋恩斯對這種觀點持有異議,他認為:“如果你的產品設計得當,任何人都可以修理。”在他看來,如果無論是年輕的技術愛好者還是毫無經驗的老奶奶都能修理你的產品,才說明你做對了。
韋恩斯創(chuàng)辦iFixit的初衷就是認為修理手冊不應當成為秘密,而應當是基本人權。“如果我們要在全球變暖和二氧化碳大量排放的背景下推出產品,并投入生產,那就需要制定一份計劃,讓這些產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他說。
目前還不清楚蘋果的這項聲明是否會對其他公司產生影響,但壓力顯然會增加。微軟已經顯示出一些端倪,他們在今年10月屈服于股東的要求,降低了設備的維修難度。雖然科技巨頭并未全面推行這類措施,但如果當前的立法提案獲得通過,企業(yè)也只能就范。
來源:新浪蘋果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