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集實時計算、工業通信、工業控制和工業安全等于一體的工業數智底座已成為業內領先企業面對新挑戰、踐行新認識的有力抓手。中科曙光此時推出先進工業數智底座,為工業數智化轉型發展作出了新的寶貴探索。
2023年6月8日,曙光智慧工業戰略暨新品發布會在京舉辦。會上,曙光發布了首個國產工業數字化全棧平臺“曙睿SugonRI”,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以數智底座,加速數實融合進程,賦能新型工業化”的智慧工業戰略。
近年來,我國工業化發展迅猛,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隨著國內復合型專業人才短缺、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核心技術積累薄弱等發展障礙日益突出,我國工業競爭的優勢正在減弱;工業“大而不強、全而不優”的問題還較為突出,淺層次、數量型、粗放化的發展模式問題依然存在,先進制造業的產值貢獻不夠明顯。
在這一背景下,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的重要目標。而中科曙光此時推出先進工業數智底座,為工業數智化轉型發展作出了新的寶貴探索。
新型工業化發展面臨新挑戰
新型工業化是將傳統工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緊密結合,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方向,驅動傳統工業走向高效率、高品質、低碳化的工業化道路,是推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重要支撐,已成為國家及產業的關注焦點。但當前,我國發展新型工業化仍面臨若干亟待突破的障礙。
盡快實現IT和OT融合已成為行業降本增效、數智升級和合規監控的迫切需求,IT和OT融合已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但二者間的融合仍面臨極大挑戰。
自現代制造業開始以來,IT和OT就一直共存,但往往彼此獨立。隨著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推進,制造業的智能化轉型正在讓現實與虛擬世界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帶有IP地址的網絡設備正在快速大面積覆蓋智能化工廠。生產過程和信息的合而為一,呼喚新的運營模式,要求IT和OT進一步深度融合,形成一個貫穿整個制造企業的技術架構。
IT和OT的融合可以使生產過程更自動化和數字化,通過將傳感器和其它物聯網設備與生產系統連接起來,生產過程可更加高效地運行,改善業務系統以及各部門之間的整體的信息流動,并減少人工成本以及廢品和停機時間,降低生產成本,從而提升企業的生產運營效益。同時,IT和OT的融合可以使企業更好地推進數智化升級,高效獲取和分析數據,這些數據可以用于分析和改進生產過程,更好地預測市場需求和優化生產流程。此外,IT和OT的融合可以使合規監控更加容易,通過數智化的生產過程,企業可以更好地跟蹤和記錄產品質量,提升安全性和可追溯性,使企業更容易地遵守相關法規和標準。
不過,當前IT和OT的融合仍面臨較大挑戰。二者的融合高度依賴于IT計算技術和OT工業知識經驗的跨界融合和資源整合,須具備大量的復合型專業人才,但多數工業企業缺乏相應的IT計算技術沉淀,數智化轉型的供需雙方目前也極度缺乏跨界人才和知識積累,IT和OT融合的生態建設和資源整合乏力。
曙光副總裁、曙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劉立
曙光具有信息產業和制造業“雙重屬性”,兼具IT層面的技術優勢與OT層面的深度積淀,曙睿SugonRI封裝了曙光團隊對于IT和OT底層的深刻理解,并把關聯方聚集在一起,使得平臺到業務再到應用等環節形成合力,共同高效解決IT/OT融合過程中的問題。
在已有的工業信息化案例中,數據孤島現象嚴重,信息系統集成度低,常導致企業以高投入換來低效益。
據DZone數據,至2019年仍有高達98%的企業存在數據孤島問題,僅少數企業能夠實現設計、生產、物流、銷售和服務全業務的系統集成。企業往往在不同時期部署不同的IT系統,如企業資源計劃、制造執行和倉庫管理等系統,由此導致單據信息在多個系統重復錄入,同一個數據在不同系統中多頭管理,數據不一致問題嚴重。需求變更難度大,通過整合實現系統間打通的代價高、周期長。
目前,約有95%的中小微制造企業仍采用傳統的信息化建設模式,導致信息化資源利用率低、硬件成本高,業務存在缺乏彈性、擴展慢、上線時間長等弊端,故障恢復周期長,可用性差。
曙光以工業的思路來解決工業的問題,將計算和工業的知識在曙睿SugonRI進行預先封裝,通過簡單的模塊化組合方式,能高效解決應用創新開發等難題。
曙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陳冰冰
新型工業化戰略催生工業數智化發展新認識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的重要目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大背景下,業界和學界對新型工業化內涵要求的認識已有了新的提升:
新型工業化是深度融合信息科技的工業化。新發展格局下的新型工業化必須告別淺層次、數量型、粗放型的工業化模式,走先進技術深度應用的、高技術和復雜加工比比較高的、專精特新的工業化模式。同時,產業本身是融合的、連續的、互動的,特別是信息技術與各產業的融合滲透是最鮮明的時代特征。新型工業化首要之舉是大力促進實時計算、工業通信、工業控制和工業安全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工業領域廣泛滲透和深度應用,加快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和數字化智能工廠,讓智能制造成為工業發展的普遍形態,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拓寬信息技術在改造提升智能制造、交通、礦業、電力、水利和無線電等行業的應用。
新型工業化是構建強大合作生態的工業化。我國的新型工業化要促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廣泛深度合作,鼓勵探索智能化生產、柔性化定制、系統集成總包、全生命周期管理、眾包等制造服務融合新業態、新模式,大力發展研發設計、高端咨詢、檢驗檢測、生產運營智能化全流程和全生命周期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加快培育一批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發展的龍頭企業,發展一批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發展的平臺型公司,打造一批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的平臺載體,促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要建立起擁有數量龐大、質量優良、結構合理、配置有效的科技、人才等優質要素體系和生態融合協同機制,優化要素配置,提升要素效率,能夠源源不斷地吸引各類人才投身工業數智化發展。
曙光通過曙睿SugonRI賦能帶動周邊生態合作伙伴,積極推進產業鏈的協同創新,為客戶提供了集工業計算、工業通信、工業安全、工業控制等于一體的,更加豐富的解決方案。
新挑戰和新認識呼喚工業數智化新解決方案
打造集實時計算、工業通信、工業控制和工業安全等于一體的工業數智底座已成為業內領先企業面對新挑戰、踐行新認識的有力抓手。
數智底座作為一種基于數據驅動的基礎設施,能幫助企業構建高效、智能的數據管理和分析系統。數智底座包括多個模塊,能夠收集、存儲、加工、分析和可視化多種不同格式的數據。此外,還提供智能化服務,包括大數據分析、低代碼開發和智能化控制等技術,能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自身狀況,提升應用創新效率,優化資源配置,并實現持續發展。在工業企業進行數智化轉型的過程中,數智底座具有重要的價值。
一是能提供高效的應用創新賦能。針對廣大工業企業在數智化轉型過程中遇到的信息化建設、知識軟件化、改造成本等方面的共性問題,工業數智底座能以平臺型、通用型的系統級軟件解決行業的共性問題,以服務型、定制型的工業應用解決行業的個性問題。
二是能強化數據管理和維護。隨著企業規模和業務的擴大,數據的體量也不斷增加,處于不同格式和來源的數據還需要不斷地整合。這時候,數智底座可以對企業所擁有的數據進行深度加工和洞察,幫助企業更加把握核心數據、更好實現數據共享,讓數據真正成為企業發展的有利工具。
三是能提高數據處理和分析效率。使用傳統的數據處理和分析方法常常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資源。而數智底座通過實時計算、工業通信、工業控制等技術和各種可視化工具,能夠更加快捷地處理和分析數據,讓企業成員能夠更加容易地理解和利用數據,做出更加科學的決策。
四是能幫助企業不斷優化資源與成本。通過數智底座對各種數據的統計和分析,企業能夠更好地了解各種業務所需要的資源和成本,從而優化管理流程,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這將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贏得更大優勢。
工業數智底座,為工業數智化轉型發展作出新的寶貴探索。
例如,前述的曙光推出先進工業數智底座“曙睿SugonRI”即為鮮活的案例。曙睿SugonRI涵蓋硬件、操作系統、中間件、計算機的體系架構、網絡體系架構和知識組裝平臺等,具有IT和OT深度融合、豐富的工業邏輯和工業知識封裝、模塊化搭建和低代碼開發、廣泛的合作生態等特點,很好地回應了新挑戰和新認識呼喚新的工業數智化解決方案的訴求。
曙睿SugonRI以快速裝配、實時運行、穩定可靠為特色,在曙光自研國產化工業硬件的基礎上,集成滿足工業需求的計算、控制、通信、安全、虛擬化中間件、符合工業研制習慣的圖形化低代碼開發平臺、工業實時操作系統以及使工業軟件可跨平臺運行的RunTime程序,提供支撐數字知識與工業實踐融合轉化的全平臺能力。用戶可通過高可靠的軟件模塊組裝方式,基于曙睿SugonRI工業數智底座高效研制工業控制系統、實時半實物仿真系統、高端測控系統以及工業物聯網的各類網關和邊緣計算設備,從而快速響應市場需求。
結語
曙睿SugonRI的發布,是國內平臺廠商邁出應對IT/OT融合挑戰,破除數據孤島和低效創新藩籬,推進深度融合信息科技和構建強大合作生態的新型工業化發展的重要一步。工業的數智化升級也有望在更多的“破圈”探索中迎來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