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稱華為有望年底重返 5G 手機市場
7月12日,路透社援引三家技術研究公司信息稱,華為正計劃于今年年底重返5G手機市場。相關公司進一步稱,華為可以利用其在半導體設計工具方面的先進技術,以及中芯國際制造能力,在國內獲取5G芯片。值得一提的是,一家研究公司指出,相關制造工藝下,芯片良率有可能低于50%。
ChatGPT 的新競爭對手 Claude 2 推出公開 Beta 測試
本周二,Anthropic推出了Claude 2。這是一個類似于ChatGPT的大型語言模型(LLM),可以編寫代碼、分析文本和撰寫文章。Anthropic表示,“Claude新版本解決了前一型號用戶的反饋,不太可能產生有害的輸出,而且記憶力更長”,該機構表示Claude 2三個關鍵領域有進步:編碼、數學和推理。同時,Claude 2增強了其擴展的輸入和輸出長度。這使得人工智能模型能夠分析創建技術指南或整本書等長文檔。(arstechnica)
Transformer八子谷歌一個也沒留住
Transformer協作者Llion Jones將于本月底離開谷歌。目前他本人在谷歌日本任職,提到離開原因,他本人表示:"離開谷歌并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但考慮到 AI 的發展勢頭,是時候嘗試一些不同的東西了",根據報道,他本人計劃先休息一段時間,然后創辦一家公司。(量子位)
圖片平臺Shutterstock與OpenAI合作,允許DALL-E用圖庫作品訓練模型
圖庫網站 Shutterstock 日前宣布,將與 OpenAI 的合作伙伴關系繼續延長六年,允許OpenAI在此期間使用Shutterstock平臺內的圖片、視頻、音樂來訓練 AI 模型。Shutterstock 在去年推出了“Contributor Fund”計劃,藝術家作品被用于訓練 OpenAI 的模型時,將可以獲得一定的補償。(IT之家)
物聯網將占 5G 漫游連接的四分之一以上
Juniper Research 預測,到2027年,物聯網漫游連接的數量將從今年的1500萬,增加到 1.42億,物聯網將占所有5G漫游連接的27%。該機構聲稱,預測期內的增長,動力來自于5G獨立網絡部署的增加。同時,為稍微降低預期,該機構提醒,“將5G用于物聯網并不是絕對必要的,而是漸進的,大多數連接的傳感器和設備將停留在LTE-M和NB-IoT網絡上。”(telecoms)
英特爾正式于中國市場推出第二代Gaudi深度學習加速器——Habana Gaudi 2
7月12日,英特爾正式于中國市場推出第二代Gaudi深度學習加速器——Habana Gaudi 2。該加速器具備:24個可編程Tensor處理器核心(TPCs)、21個100Gbps(RoCEv2)以太網接口、96GB HBM2E內存容量、2.4TB/秒的總內存帶寬、48MB片上SRAM、集成多媒體處理引擎。該Gaudi2深度學習加速器暨Gaudi2夾層卡HL-225B為英特爾從云到端產品組合的重要組成。其以第一代Gaudi高性能架構為基礎,以多方位性能與能效比提升,加速高性能大語言模型運行。(英特爾)
歐洲議會通過法案大幅提高自產芯片供應量
7月12日,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正式批準“大幅增加歐盟自制半導體供應量”的計劃。其目標為在2030年之前,將芯片產量提升4倍,讓歐盟芯片在全球的比重達到20%,以此減少對亞洲的依賴。近數十年來,全球化和亞洲制造業崛起,芯片市場主要由中國臺灣和韓國主宰,全球最先進芯片有9成都在中國臺灣生產。(愛集微)
ABI Research:5G NTN市場規模到2031年將達180億美元
7月11日下午消息,ABI Research預測,到2031年,非地面網絡(NTN)與5G領域的融合可能創造一個價值180億美元的市場,擁有至多2億個連接。ABI Research衛星通信研究分析師Victor Xu指出,來自終端設備方面的牽引力增加,該行業有望成為主流。同時他表示,衛星服務提供商與移動運營商之間的交易越來越多,包括“蘋果、高通、摩托羅拉、聯發科、華為和中興”在內的“主要消費智能手機制造商和芯片組制造商”都在提供具有衛星功能的移動設備。(C114通信網)
WSJ曝出:AT&T、Verizon含鉛電纜威脅公眾健康
華爾街日報近日曝出一項調查報告,其內容顯示,AT&T、Verizon 和其他電信巨頭的電纜網絡正在威脅公眾健康。據稱,含鉛的龐大電纜網絡遍布美國各地,包括水下、土壤中和電線桿上。隨著時間推移,這些鉛最終會出現在美國人生活、工作和娛樂場所。該媒體對約130個水下電纜站點的樣本進行測試,在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河、密歇根州的底特律河、俄勒岡州威拉米特河和新澤西州帕賽克河的河岸上,都發現了鉛。
靠智能手表數據預測帕金森病,可提前7年發現相關跡象
威爾士卡迪夫大學的科學家,通過分析智能手表提供的運動數據,在臨床癥狀出現前幾年就準確預測出了帕金森病的發生。他們訓練了一個機器學習模型,通過加速度測量數據、基因篩查、血液化學等一系列測量,來預測帕金森病的風險。他們稱,分析表明,在所有數據源上訓練的邏輯回歸模型在預測帕金森氏癥時非常準確。(IEEE Spectrum)
破曉時刻!液氧甲烷火箭全球成功首飛
7月12日9時許,中國民營航天企業藍箭航天的朱雀二號遙二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成為世界上首款成功將載荷送入預定軌道的液氧甲烷火箭。據公開資料顯示,我國藍箭航天、九州云箭、星際榮耀、宇航推進等多家民營航天企業正在開展液氧甲烷火箭及發動機的開發工作,陸續取得了比較可觀的成果,其中進展最快的就是藍箭航天。(中國航天報)
谷歌AR團隊負責人離職:公司對AR的承諾和愿景飄忽不定
谷歌增強現實(AR)操作系統團隊負責人馬克·盧科夫斯基(Mark Lucovsky)7月11日宣布離職,主要因為谷歌在AR方面的承諾飄忽不定。今年6月,有報道稱谷歌已經放棄了開發代號為“Project Iris”的AR頭顯項目,同時谷歌眼鏡企業版也已停產。據稱,谷歌將放棄AR硬件,轉而為AR產品開發軟件。該公司正在開發一個“微XR”平臺,并計劃將該平臺出售給其他頭顯制造商。(新浪科技)
李開復創業聯創名單已現:百度馬杰+阿里谷雪梅+滴滴李先剛
近日,科技媒體雷峰網綜合此前披露信息以及公開資料推定,李開復AI創業公司「零一萬物」聯創組合包括以下成員:馬杰,百度前安全總經理,副總裁;谷雪梅,花名康朵,阿里前副總裁,菜鳥網絡前CTO;李先剛,百度最高獎得主/滴滴前首席算法工程師;祁瑞峰,微軟前副總裁;最后一位谷歌中國前高管或是汪華。此外,「零一萬物」還啟動了 2023 DeeCamp AI 人才項目,參與六大前沿熱門的大語言模型研發課題。
Meta高管:元宇宙已過炒作期,下半年帶來全身Avatar
在日前由《財富》舉行的活動中,威沙爾·夏評價道:“我認為圍繞元宇宙的炒作已經消逝。我們不是為了炒作而投資,我們在這個領域投資了非常長的時間。”他認為,元宇宙已經開始進入穩定爬升的光明期。目前已有超過10億人創建了自己的Avatar,而且Meta即將在今年下半年為Avatar帶來大家期待已久的下半身。目前,行業正開始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Meta的下一代VR+MR頭顯Quest 3將于今年秋天上市。(映維網Nweon)
IBM 考慮在新的云服務中使用自家 AI 芯片以降低成本
7月12日消息,IBM 正在考慮使用其內部設計的人工智能芯片,以降低云計算服務的成本。該公司總經理庫瑪?卡雷在舊金山半導體會議上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公司正考慮將一種名為“人工智能單元”的芯片作為其新推出的“沃森 X(watsonx)”云服務的一部分。其相較第一款人工智能系統可以更好地學習人類的文本和語言方案,并解決成本高昂的問題。
特斯拉充電標準 NACS 推廣受阻,美國得州強制使用卻遭運營商集體抵制
7月12日消息,據路透社報道,三位消息人士透露,一些充電公司反對將特斯拉充電標準 NACS 納入充電站。報道稱,得克薩斯州要求電動汽車充電公司同時采用特斯拉的充電標準 NACS 和美國標準聯合充電系統 CCS,部分電動汽車充電器制造商和運營商對該此進行了反擊,稱他們需要時間測試特斯拉轉換器與 CCS 標準的互操作性。
馬斯克涉嫌濫用公司資金造個人住宅而面臨特斯拉公司調查
7月12日消息,華爾街日報報道,馬斯克涉嫌挪用公司資金,在美國在奧斯汀地區超級工廠附近建造個人住宅“Project 42”。其設計為獨特的“扭曲六邊形”,類似于蘋果標志性的第五大道商店的玻璃立方體;包含臥室、浴室和廚房等個人空間,表明這是一個私人住宅。該公司規定,任何涉及首席執行官等關聯方的費用超過 12 萬美元,必須經過董事會委員會的審計審查。
“ChatGPT之父”進軍能源領域
當地時間7月11日,核裂變初創公司Oklo Inc.在官網宣布,其已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AltC Acquisition Corp.達成最終的業務合并協議。聲明稱,Oklo與AltC合并的交易預計將于2023年末或2024年初完成,合并后的實體將以Oklo的名義運營,預計將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有望為估值8.5億美元的Oklo籌集5億多美元。OpenAI創始人、“ChatGPT之父”、Oklo公司董事長山姆·阿爾特曼表示,核能在滿足電力需求方面是最有可能、而且是最好的方式。(一財)
臺灣聯電宣布耗資48.58億人民幣完成收購廈門聯芯
(南山)臺灣晶圓代工廠聯電7月10日宣布,公司共斥資48.58億元人民幣,完成了對廈門聯芯的收購,使之成為全資子公司。其中,以41.16億元向廈門金圓產業發展公司取得其對聯芯的出資。以7.42億元向福建省電子信息產業創業投資合伙企業取得其對聯芯的出資。(C114通信網)
芯晟捷創完成數千萬元B輪融資,希揚資本領投
近日,芯晟捷創光電科技(常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晟捷創”)獲得由希揚資本領投的數千萬元B輪融資。芯晟捷創成立于2017年,專注于光電芯片,信號處理ASIC及相關探測器模組的研發、設計和制造,其中X射線成像應用產品線已廣泛應用于醫療螺旋CT、工業智能分選和安檢CT等領域。該公司稱,他們打破了該類光電探測器由日本濱松、芬蘭DT等壟斷的局面,特別是填補了國產醫療CT光電探測器空白。
健身平臺Keep在港上市
創業9年的Keep在兩次提交招股書后,7月12日,在香港聯交所正式IPO敲鐘上市,股份代號為3650。此次上市,Keep最終發售價定在每股28.92港元,全球發售所得款項凈額約為1.92億港元。招股書提到,按2022年的月活躍用戶及用戶完成的鍛煉次數計算,Keep已經是中國最大的健身平臺。招股書顯示,2019到2022年,Keep經調整的虧損凈額分別為3.66億元、1.06億元、8.27億元、6.67億元,4年時間虧損凈總額達到了19.66億元。(donews)
靈動科技完成2億元C+輪融資
7月12日,移動機器人企業,靈動科技ForwardX Robotics宣布完成2億元C+輪融資,投資方為安徽國控投資、合肥高投、合肥產投資本。“我們C輪系列融資金額累計超過6.5億元。”靈動科技創始人兼CEO齊歐表示,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新產品研發、海外市場拓展、商業化交付及供應鏈部署。(投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