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工業互聯網為B端發展注入新動能。
11月19日,在湖北武漢舉行的2021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以下簡稱“5G+工業互聯網大會”)開始向我們完整展現5G+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景象:礦山、鋼鐵、智能制造、能源、汽車、醫療……
5G工業互聯網不僅僅突破了從0到1的質變,而且正在走到大規模應用的十字路口,正走向從1到N的延伸。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長王鵬近日在“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中國“5G+工業互聯網”在建項目已超過1800個。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加速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
“十四五”規劃提出,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在重點行業和區域建設若干國際水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近年來,我國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5G+工業互聯網”建設按下加速鍵。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最新發布《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發展白皮書(2021年)》,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達到3.57萬億元,占GDP的比重為3.51%。預計2021年,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將突破4萬億元,成為促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駛入快車道,得益于我國5G技術的高速發展。據工信部最新消息顯示,我國目前已建成5G基站超115萬個,占全球70%以上。技術先進、運行高效、資源集約的高質量5G網絡正加快建成,從而促使我國5G+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不斷提速。這從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上便可窺探出,我國的領先企業正不斷推進 5G 與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在展館里,三大運營商、中信科、長飛光纖、華為、浪潮、奇安信等企業的展臺上,5G+鋼鐵、5G+電力、5G+水泥、5G+化工等一系列應用讓人眼花繚亂。5G+工業互聯網的應用范圍向生產制造核心環節不斷延伸,覆蓋行業和領域日趨廣泛,讓力氣活不再費力,制造變“智”造不再是夢想。
當前,在工業企業、通信運營商等產業各界協同探索下,涌現出一大批“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和創新應用實踐,諸多企業通過技術創新改進生產流程、節約生產成本、提升生產效率。特別是今年以來,在電子設備制造、工程機械、電力、鋼鐵等重點領域,工業互聯網加速落地深耕,釋放出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倍增效應。
例如,武漢地區近日正式試運行了全國首個5G+F5G的智慧工廠項目。中國電信為該項目提供了基于5G的數據采集和視頻監控、機器視覺、5G+MEC等多個5G應用場景,利用雙5G模式確保生產經營數據安全,實現了廠區內部產線的轉型、柔性生產等高智能應用落地,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助力產業數字化升級,打造了雙5G智慧工廠示范標桿;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5G+工業互聯網的賦能下,雅戈爾“未來工廠”重塑生產方式,實現跨地域工廠的可視化、透明化、可預測、自適應;在浙江農村,工業互聯網讓“羊倌”成了“數據分析師”,實現數字化養羊、精細化管理……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范圍向生產制造核心環節不斷延伸,覆蓋行業和領域日趨廣泛。
在當前數字化浪潮下,全球工業互聯網步入發展快車道,但安全問題卻成為影響工業互聯網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5G和工業互聯網的深度融合與滲透,在給工業互聯網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未知的安全風險與挑戰。
如何推進5G+工業互聯網規模推廣?云網基礎設施建設是重要一環。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網絡和信息安全管理部副總經理張侃表示:“隨著云網融合和信息化發展,會有大量的客戶、大量的連接,還有海量的聯合應用,會產生海量數據。與此同時,現在信息基礎設施之間都是通過大型的云設施,以及高速的云間互聯進行連接的,這更加速了數據的流動?!币虼?,云網安一體化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避免的大趨勢。
新基建中5G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發展乘數效應顯著,5G+工業互聯網也將加檔提速,漸行漸近。構建“5G+”安全生態,提升工業互聯網防護水平,產業各方要凝聚共識、堅持共建,在加強5G網絡安全能力建設的同時;也亟需定期開展安全評估、風險監測、合規檢查、應急響應能力。
資訊來源:通信信息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