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萬臺、100余種智能傳感器7*24小時不斷監測著主城區568公里燃氣管網及地下相鄰空間、482公里供熱管網、278公里排水管線……截止到10月,“青島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已有效處置燃氣泄漏6處,發現供水管網壓力不足47處,排水管網檢查井可燃氣體濃度異常24處...…...目前,通過“青島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青島已基本實現主城區城市生命線、公共安全、生產安全和自然災害等領域監測預警全覆蓋,對風險事件“能監測、會預警、快處置”,讓城市更安全更有韌性。
全場景綜合監管平臺,構建城市安全“智慧大腦”。當前,大城市在發展中,各種風險源、風險點相互交織、相互作用。如果防范不及、應對不力,就會傳導、疊加、演變、升級,使小的矛盾風險挑戰發展成大的矛盾風險挑戰,局部的矛盾風險挑戰發展成系統的風險挑戰。“青島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由青島市應急管理局聯合海納云共同打造,作為數字城市專注于安全應急的物聯科技公司,海納云針對青島“山、海、灣”城市特點和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與潛在的疊加風險,秉承頂層設計、利舊及共享、標準統一、全生命周期管理四大原則,為燃氣、供排水、道路橋梁、電梯、綜合管廊等9大場景提供實時監測、精準預警和快速聯動處置。
面對管理對象多元且復雜的城市安全應急場景,平臺采用頂層設計先行,先建設城市級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再逐步細分到行業的做法,以此來避免各部門底層能力重復建設。目前,平臺整合住建局、水務局、城管局、大數據局等9個委辦局多套數字化系統,利舊近7000套智能硬件,能夠實現“橫跨部門、縱跨場景”的聯動預警,讓多元主體同頻共振,以科技為推動力保證城市本質安全。
安全風險全托管,監測預警機制更完善。海納云承建的“青島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利用大數據、物聯網和數字孿生等為平臺提供底層泛在技術支撐。面臨風險的傳導和疊加,構建起國內首個“跨行業城市級風險耦合AI大模型”,對安全應急災害預警中可能會產生的集聚疊加及傳導性的事件進行綜合預警。該模型通過梳理170類目城市安全應急大數據進行多元數據融合,通過自主研發多種AI算法進行智能技術融合,通過梳理9大場景及內部系統流程再造進行復雜場景整合融合,推動平臺與可調度資源進行高度關聯,做到了“五個自動”,即自動判定預警級別、自動推算影響范圍、自動確定響應范圍、自動匹配處置建議、自動派發任務并跟蹤反饋。
除了用科技守護青島安全、高質量發展外,海納云圍繞城市生命線、公共安全、生產安全和自然災害4大領域,還在全國近10余個省、20余個城市、20余個部門的數字城市建設項目,將青島應急安全管理的試點經驗在山東濟南、山東德州、安徽合肥、河南鶴壁、重慶、內蒙古等城市實現復制,打造了“合肥經開區智慧排水項目”“鶴壁市防汛輔助決策平臺項目”“重慶鐵山坪森林防火項目”等優秀樣板。
安全感是獲得感、幸福感的底線,而讓每個市民都擁有安全感是城市的承諾。未來海納云將聯合更多城市及部門提供全生命周期、全場景的城市安全風險綜合預警解決方案,為全國城市應急管理體系與能力現代化賦智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