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指導,廣東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聯合主辦的第二屆數字政府建設峰會暨“數字灣區”發展論壇在廣州南沙開幕。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電子政務專家委員會主任王欽敏,中央宣傳部副部長、中央網信辦主任、國家網信辦主任莊榮文,廣東省省長王偉中,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等出席開幕式。
論壇中,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發表了精彩的主題演講,為加強粵港澳三地數字化協同共治、助推大灣區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凝聚共識,擘畫未來。
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懂的通信CEO王帥博士代表聯想上臺發言,闡述對未來AI發展趨勢的思考,提出人類將從數字時代邁入有機智能時代的重要論點,并發表了有機智能時代的三大特征、智能算力物聯網打造有機智能時代神經線等最新觀點。
以下是王帥演講實錄: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大家好。我是王帥,來自聯想。
近百年來,人類發展的最大變量是科技。很難想象,如果沒有科技發展,人類如何穿越戰爭、瘟疫、災難,在這顆小小星球以現代化的生活方式,養活了80億人。
而未來十年,最大的科技變量就是AI。隨著AI持續爆發,社會發展會出現三大趨勢:
第一、供給側從專用AI到普惠AI。未來,會涌現一大批企業致力于給用戶提供普惠、低廉、便利的AI,像供應自來水、供應電一樣,價格實惠,隨時取用,而不是現在少數人的昂貴工具。現在不擁抱AI的企業,就像過去不擁抱互聯網的企業,一定會被時代淘汰。
第二、消費側從特定場景AI到AI無處不在。原來特定場景AI就像是WiFi,只能在特定場景使用。未來AI會和6G、星際通信融合在一起,變得無處不在。每個人能夠隨時隨地,便捷享用智能服務。
第三、在人類與AI關系上,從AI代人到AI助人。出于對未知事物的恐懼,有一種觀點是AI會取代甚至毀滅人類。
我認為,AI會幫助人。就像機器、計算機的推出,并沒有讓人變傻變懶。AI會把人類從繁瑣低效的事務中解放出來,AI創造力也會啟發我們大腦更好開發,幫助人類進化。畢竟在座的各位,大腦開發也僅僅不到10%。設想我們大腦開發到20%,一定會遠高于硅基芯片的智慧。
接下來,數字時代會向智能時代邁進。并進一步邁向更高階段的有機智能時代。有機智能,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智能自我進化和裂變式成長,具備智能助理、混合大模型、智能算力物聯網三個特征。
我曾經表達過5G和AI是孿生兄弟的觀點,我現在也依然堅持有機AI和6G網絡會成為孿生兄弟。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機智能三大特征裂變式重新組合,會衍生出大批像AIPC、AICAR、AIPIN等有機智能新物種。
今年10月,聯想聯合英偉達、微軟、英特爾和AMD發布了全球首款AIPC。
AIPC具備第一交互入口:自然語言交互的個人智能體、終端內嵌個人大模型、終端標配本地混合AI算力、連接開放的AI應用生態與設備級個人數據和隱私安全保護等五大核心特征。據IDC預測,AIPC 2027年在中國市場占比會達到81%,成為PC市場主流。
在智能出行領域,AICAR應運而生。我們的合作車型,蔚來ES8、小鵬G9、極越 01、廣汽埃安昊鉑等也具備AICAR的功能。它們都以自動駕駛、全景感知、自然交互、主動安全為特征,為每個人提供自適應的智能出行助理服務。
未來,各行各業也會生出一批,類似AICAR、AIPIN、AI人形機器人、AI飛行器、AI船等新的AI設備。
總結下來,每個AI新物種特性都不一樣,但是都具備以3A為標配的三大共性:AI(人工智能)、Assistant(助理服務)、AOAC(Always online、Always connect 始終連接)。完美提供無處不在的AI服務。
我相信,在有機智能的加持下,人類去火星移民的進程會大大加快。我知道南沙已經前瞻性布局了好幾家航天探索公司,大家有興趣可以去了解下
我們聯想也很樂意為他們提供普惠智能服務。
按照南沙芯晨大海計劃,接下來南沙或許還會引進一批海洋探索企業,聯想創投也投了一些這樣的企業,我們也會樂于將他們引入南沙,落戶生根。
長期以來,聯想在數字城市建設中積累了豐富經驗。為全球數百個數字城市項目提供服務,比如奧斯陸、底特律、新加坡、迪拜、北京、上海、香港、重慶、杭州、南京等多地多項目。
而聯想懂的通信整合全球近百家運營商資源,通過軟件定義+AI的產品技術,為聯想每年新增的上億臺設備提供智能物聯網服務,還為50多家車廠,全球上千萬車輛提供車聯網服務。
隨著AIPC全面推出,聯想加速推動AI for all,通過端邊云網智全棧式解決方案,以去中心化的思維,幫助數字城市實現到有機智能城市的飛躍,重構新的城市集群生態體。聯想懂的通信通過“感知、連接”疊加“計算、思考”智能算力物聯網,將混合大模型的能力輸送到每個終端,打造有機智能城市的神經線。
雖然現狀是“全云化”城市大腦比較普遍,一分為二的看,全云化當然有合理的成分,但邊緣側的智能其實更重要。比如說,蟻群、蜂群是全云化結構的物種,缺乏可持續性和進化性,雖然到處都是蜂巢螞蟻窩,終究無法統治地球。
人作為自我進化、自我發展的有機智能物種,才是地球的主人。同理,有機智能城市,應該由大量“自主、自衍、自我思考”有機智能設備和系統組成,構建一個去中心化的綠色低碳城市。
接下來,作為南沙企業,聯想懂的通信將為大灣區、為南沙構建智能算力物聯網,通過自研混合大模型管理平臺,幫企業、個人有效調度通用大模型、行業大模型、輕量大模型的資源,服務灣區生態企業,實現南沙的普惠AI,讓南沙AI無處不在,實現AI助人。
聯想將會是全球AIPC最大的廠商,聯想懂的通信也必然成為全球領先的智能算力物聯網服務提供商。
每一個科技時代的跨越,在太平洋東西兩岸的大灣區都會長出科技巨頭。
舊金山灣區出了英偉達、英特爾、Google、Meta、蘋果、特斯拉等,中國大灣區也出了華為、中興、騰訊、比亞迪、廣汽、小鵬等。大家看,比亞迪、廣汽、小鵬VS特斯拉,頗有三英戰呂布的架勢。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些曾經輝煌的企業穿越周期,經受考驗,變得再次輝煌,如蘋果、英偉達。我由衷的祝福華為、中興、騰訊也能夠成為這樣的灣區企業。
在有機智能時代,新的智能科技巨頭在大灣區孕育而生,對岸產生了openAI。Google也剛發布Gemini。
那么,中國灣區的openAI、Gemini會在哪里長出來?只要能長出一家,就足以托起一座城市,一片灣區,甚至撬動地球。
沒有永遠的巔峰。以前,在大家還沒有想到拼多多、頭條估值能超過BAT的時候,互聯網科技企業都紛紛選擇去社區賣菜。如今有了AI和大模型,他們終于放下了你掙我奪的菜籃子,這也不失為一件好事,也讓社區商家們松了一口氣。
然而,我知道有兩家灣區巨頭始終沒有去賣菜,他們就是騰訊和華為……
誕生有機智能科技巨頭的關鍵要素就是開放!微軟盡管持有openAI 49% 的股份,即便經歷風波,目前也沒有派駐董事。對待科技創業企業,我們要有這樣的胸懷和格局。而東西兩大灣區的智能科技企業也需要彼此開放和互相借鑒學習。
南沙這幾年一直堅持的芯晨大海計劃,正是為了給智能科技企業高速成長營造生態環境。我們也非常希望下一個科技巨頭在南沙誕生。
在我看來,張小龍或者他的弟子非常有機會創造中國灣區的"openAI"。
因為他有開放的科技加哲學思維。小程序其實是比微信更偉大的發明:"宛如當地,用完即走"這就是綠色零碳有機智能的科技哲學體現,而且一開始就構建了開放的生態。這樣的第一性原理,再插上高能的翅膀,是非常有機會成長為有機智能巨頭的。所以我說“小程序推動大模型”。
當然,我們非常樂意為這些創新者創業者提供智能算力物聯網服務。未來,我們也會與南沙一起奮斗,讓有機智能灣區率先在南沙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