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在中國AIGC產業峰會上《中國AIGC應用全景報告》發布。量子位智庫針對當下AIGC應用市場繪制了一幅全面立體的應用全景圖。一同亮相的還有2024年值得關注AIGC企業&產品榜單。它們為理解當下中國AIGC應用市場,提供了一個客觀視角。
站在大模型落地元年,是時候喊出“你好,新應用!”。從軟件APP、智能終端乃至具身智能等等,AIGC開始席卷一切。大模型玩家、互聯網巨頭、終端廠商、垂直場景玩家紛紛入場,辦公、創作、營銷、教育、醫療領域相繼被滲透……一個萬億市場,正在醞釀。站在浪潮起點,當下發展究竟如何了?機遇在哪?挑戰如何?
今日在京舉行中國AIGC產業峰會上,量子位創始人兼CEO孟鴻先生正式發布了《中國AIGC應用全景報告》以及2024年值得關注AIGC企業&產品榜單。
核心觀點包括:
今年中國AIGC應用市場規模將達200億,2030年達萬億規模;
B端產品80%實現營收,C端產品近50%以免費為主;
AI原生應用占比高于X+AI,占比接近57%;
多模態是大趨勢,應用產品占比近50%;
場景與技術匹配是產品落地首要因素,技術成熟度決定落地速度;
AIGC產業投資資源向頭部聚集,潛在資本重點看向應用層。
首份應用全景圖譜出爐
首先從現狀來看,投融資上,AIGC產業投資正在呈現方向性轉移:模型層投融資雪球效應明顯,資源向頭部聚集,潛在資本重點看向應用層。落地方面,B端商業模式較為清晰,但80%以上的產品均實現營收。應用類型上,AI原生應用占比高于X+AI,占比接近57%。
回到當下,目前有AIGC應用有七大賽道值得關注。按照技術成熟度劃分,可分為兩類:AIGC應用相對成熟,商業模式清晰且營收不錯:營銷、零售、教育、影視、辦公協同;目前技術尚不成熟,但潛力大:游戲、醫療。
接下來的AIGC應用發展,量子位智庫將商業化進程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24-2027):產品落地
第二階段(2028-2029):商業模式發展成熟
第三階段(2030以后):規模化盈利
3年內,模型層玩家格局基本落定,應用層“AI原生”產品開始出現爆發式增長。B端市場商業模式明確,C端市場從獲客為先轉向盈利為先。
2028年開始,隨著視頻生成和多模態技術成熟,將進一步助力AGI實現。C端商業模式成熟,頭部產品將出現在有自研大模型能力的公司中,腰部產品競爭激烈。
市場規模方面,2024年我國AIGC應用市場規模達到200億。預計到2026年,中國AI市場規模將達千億級別。
到2030年,我國AIGC應用將成為萬億規模市場,五年(2024-2028年)平均復合增長率超過30%。
這樣的趨勢與未來,將會由誰創造?2024年值得關注的AIGC企業&產品榜單還選出了50家AIGC企業和40項AIGC產品。完整名單見量子位微信公眾號。
中國AIGC產業峰會:你好,新應用
由量子位主辦的中國AIGC產業峰會今日在京舉行,聚集了領域內的產學研投代表,分享探討了以生成式AI引領的應用新范式、產業數字化轉型等在內的熱議話題與趨勢。
如果說2023年,大模型用Prompt重構了一個生成式新世界,那么今天我們站在這個新世界所要探索的,正是以大模型為基礎的新應用。
基于這樣的行業洞察,本屆中國AIGC產業峰會以「你好,新應用」為主題,從技術、產業落地、投資、產品等多維度,從應用層、模型層、基礎設施層等產業鏈玩家,以及最前沿技術、產業洞察的主題演講和圓桌討論等形式,全方位探討和分享中國AIGC產業現狀、機遇和未來。
包括美圖、金山、印象筆記、逐際動力、得到等應用層玩家代表,在大會上分享了他們最新AIGC應用實踐。
包括微軟、昆侖萬維、高通、小冰、螞蟻等業內主流模型層玩家。他們推出的大模型或通用或垂直,支撐起了每個AIGC應用。
基礎設施層也同樣不可或缺。商湯大裝置事業群總裁楊帆、亞馬遜云科技中華區產品部技術總監王曉野等企業高管們來到現場分享他們的產業落地進展。
除了站在AIGC產業浪潮的先鋒們,還有來自學界投資界專家們從更宏觀的視角帶來產業洞察,包括中國人民大學高瓴人工智能學院教授盧志武、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助理教授袁粒、硅谷知名投資人張璐。
此次中國AIGC產業峰會中設置了一場圓桌Panel,同樣集結了眾多國內AIGC領域大咖,圍繞AIGC應用的落地和未來趨勢展開激烈的討論,包括阿里云通義大模型業務負責人徐棟、輕松集團技術副總裁高玉石和瀾碼科技創始人兼CEO周健。